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原文

阁日微阴不碍晴,杖藜小倦且须行。
湖山有意留侬款,约束疏锺未要声。

诗词问答

问:《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微阴

(1).谓阴气初生。《后汉书·和帝纪》:“有司奏,以为夏至则微阴起,靡草死,可以决小事。” 李贤 注:“五月一阴爻生,可以言微阴。”《后汉书·鲁恭传》:“言君以夏至之日,施命令止四方行者,所以助微阴。” 李贤 注:“五月阴气始生,故曰微阴。”

(2).稀薄的阴云;轻微的阴凉。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宋 秦观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诗:“凉飈动爽籟,薄雨生微阴。” 谢无量 《西湖旅兴寄怀伯兄五十韵》:“僻径缠藤蔓,微阴度涧瀍。”

不碍

无妨碍;没关系

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老舍《骆驼祥子》

杖藜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小倦

微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丞相 招 祖约 夜语,至晓不眠。明旦有客,公头鬢不理,亦小倦。” 宋 陆游 《晚步湖上》诗:“小倦聊扶策,新晴旋减衣。” 清 吴雯 《偶笔效飞卿》诗:“闭门间出太怱怱,小倦归来意倍慵。”

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约束

(1) 束缠

(2) 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围

他约束自己不向父亲求援

(3) 盟约,规约

坚明约束。——《战国策·燕策》

遵上之约束。——清· 洪亮吉《治平篇》

诗文赏析


【原题】:
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四绝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