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岳阳)

作者:杨.泽.民 朝代:宋代

西河(岳阳)原文

形势地。
岳阳事见图记。
因山峭拔耸孤城,画楼涌起。
楚吴巨泽坼东南,惊涛浮动空际。
半天楼栏翠倚。
记人凤舸难系。
空馀细草没章华,但存故垒。
二妃祠宇隔黄陵,精魂遥接云水。
蟹鱼橘柚渐上市。
是当年屈宋乡里。
别有老仙高世。
袖青蛇屡入,都无人对。
唯有枯松城南里。

诗词问答

问:西河(岳阳)的作者是谁?答:
问:西河(岳阳)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西河(岳阳)是什么体裁?答:词

西河(岳阳)书法欣赏

西河(岳阳)书法作品欣赏
西河(岳阳)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形势

在其周围环境中所处的情形或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形的相对的或综合的境况

阳事

(1).外治,宫廷以外的政事;国内政事。《礼记·昏义》:“男教不修,阳事不得,适见於天,日为之食。”

(2).指阳气助成万物生长之事。《国语·周语下》“五閒南吕,赞阳秀也” 三国 吴 韦昭 注:“荣而不实,曰秀。南,任也。阴任阳事,助成万物。”

(3).指男子性机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补骨脂》:“补骨脂……兴阳事,明耳目。治肾泄,通命门,煖丹田,歛精神。”

图记

(1).方志。 唐 韩愈 《黄陵庙碑》:“庭有石碑,断裂分散在地,其文剥缺,考图记,言 汉 荆州 刘表 景昇 之立。” 宋 欧阳修 《丰乐亭记》:“ 修 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2).印章的一种。《清会典·礼部九·铸印局》:“凡印之别有五:一曰寳,二曰印,三曰关防,四曰图记,五曰条记。”按, 清 代图记,铜质直纽方形,为领队大臣、八旗佐领等官所用。私人印于书籍帐册之章,亦称图记。但不拘形式,不限于铜铸。

(3).犹图谶。 清 顾炎武 《春半》诗:“ 汉 道昔中微, 白水 应图记。”

(4).标志。 续范亭 《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这个图记是我们由十九军被俘的军官手里得来的,约有一寸宽、五寸长。”

峭拔

(1) 形容笔力雄健

行笔劲峻,峭拔而秀,绚丽而雅。——夏文彦《图绘宝鉴》

好峭拔的隶书

(2) 挺拔,山高而陡,险峭

峭拔的山峰

孤城

(1).孤立无援的城。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然 即墨 大夫以孤城独守,六年不下。” 晋 潘岳 《马汧督诔》:“ 敦 固守孤城,独当羣寇,以少御众,载离寒暑。”《旧唐书·忠义传下·张巡》:“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折寇》:“嘆孤城此日,危如卵纍。” 茅盾 《子夜》十四:“打仗的事神妙不可测;有时一道防线,一个孤城能支持半年六个月。”

(2).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四:“ 青海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玉门关 。”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过广陵吊张才叔谏议》诗:“春风疋马过孤城,欲弔先贤泪已倾。” 毛 * 《临江仙》词:“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画楼

雕饰华丽的楼房。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诗:“聚靄笼仙阁,连霏绕画楼。” 宋 李清照 《浪淘沙·闺情》词:“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红楼梦》第二八回:“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惊涛

令人惊恐的波涛

惊涛拍岸。——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浮动

(1) 漂移

河心有条死鱼向这边浮动

(2) 非固定

浮动工资

空际

天空

空际满是灰色的尘埃

半天

(1) 白天的一半

(2) 好长一会儿

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3) 空气中不直接毗连地面或它下面的其他固体或液体的任一地点或区域

楼栏

楼的栏杆。 宋 范成大 《福胜阁》诗:“翬飞五级半空翔,指点楼栏説 太皇 。”

记人

指为《礼经》作记的人。《仪礼·士冠礼》“死而謚,今也” 唐 贾公彦 疏:“记人记此者,欲见自上所陈冠礼以士为本者,由无生而贵,皆从士贱者而升也。”

凤舸

雕绘华美的大船。 前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夹岸緑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幸琼林苑》:“柳锁虹桥,花縈凤舸。”

细草

(1).小草。《后汉书·崔寔传》:“ 五原 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南朝 梁 丘迟 《侍宴乐游苑送徐州应诏诗》:“轻荑承玉輦,细草藉龙骑。”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

(2).远志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远志》。

章华

即 章华台 。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楚灵王 起 章华 之臺而 楚 人散。”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鉴 章华 之召灾,悟 阿房 之速祸。”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八:“昔日 章华 宴, 荆王 乐荒淫。” 明 何景明 《岳阳》诗:“明朝又下 章华 路,江月湖烟綰别愁。”参见“ 章华臺 ”。

故垒

古代的堡垒;旧堡垒。《晋书·李矩传》:“ 刘聪 遣从弟 畅 步骑三万讨 矩 ,屯於 韩王 故垒。”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清 方文 《赠马嘉甫》诗:“故垒那能巢玉燕,明珠犹自握灵蛇。”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过渡时代之中国》:“其一老朽者流,死守故垒,为过渡之大敌。”

二妃

(1).次妃。《左传·文公十四年》:“﹝ 邾文公 ﹞二妃 晋姬 生 捷菑 。”

(2).指传说中 舜 之妻 娥皇 女英 。死后成为 湘水 之神。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 有虞 二妃者, 帝尧 之二女也。长 娥皇 ,次 女英 …… 舜 既嗣位升为天子, 娥皇 为后, 女英 为妃,封 象 於 有庳 ,事 瞽叟 犹若初焉,天下称二妃。”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以清酌之奠,敢昭告于 湘君 湘夫人 二妃之神。” 明 何景明 《咏怀》诗之六:“扬舲泝烟沚,遥瞻二妃宫。”

祠宇

祠堂;神庙。《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徘徊路寝,见先生之遗像;逍遥城郭,观先生之祠宇。” 张铣 注:“祠宇,亦庙也。” 清 顾炎武 《劳山歌》:“八神祠宇在其内,往往棊置生金铜。” 清 沉钦圻 《生祠》诗:“谁为建祠宇,惟留后人思。” 黄钧 《锦城纪游》诗:“ 杜公 祠宇春容老,堂上槐阴一尺深。”

黄陵

轩辕黄帝陵墓的略称。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因而亦称“桥陵”。陵前有黄帝庙和汉武帝所修的祈仙台,周围有数以万计的千年古柏。黄帝庙中残存北宋以来的碑刻50多块

精魂

(1) 灵魂

(2) 精神

云水

(1).云与水。 唐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 台州 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这堝里云水林峦,甚么去处。”

(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 唐 黄滔 《寄湘中郑明府》诗:“莫耽云水兴,疲俗待君痊。” 明 高启 《太湖》诗:“我性好游观,夙负云水债。” 清 施峻 《中途见雁》诗:“云水家何在,风尘味已諳。”

(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 唐 项斯 《日东病僧》诗:“云水絶归路,来时风送船。”《宋史·方技传下·莎衣道人》:“帝岁命内侍即其居设千道斋,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载·寻亲诚感》:“ 原 邑 赵孝子 名 威晋 ,其父好黄冠术,遇全真云水,无不以礼下之。”

(4).河流名。在今 广东省 乐昌县 南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林水 自源西注于 瀧水 ,又与 云水 合。”

上市

(1) 指货物开始在市场上出售

西红柿大量上市

(2) 到市场去

一清早他就上市买菜去了

是当

的当;切当。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韩十八 初贬之制, 席十八 舍人为之词,曰:‘早登科第,亦有声名。’ 席 既物故…… 韩 曰:‘ 席十八 喫不洁太迟。’人问曰:‘何也?’曰:‘出语不是当。’盖忿其责词云‘亦有声名’耳。”《朱子语类》卷二一:“为学之道,只要就人伦上做得是当。今既能如此,虽或以为未学,我必以为已学。”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且如事亲,如何而为温凊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须求个是当,方是至善。”

屈宋

战国 时 楚 辞赋家 屈原 、 宋玉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屈 宋 逸步,莫之能追。” 唐 李阳冰 《<草堂集>序》:“驰驱 屈 宋 ,鞭挞 扬 马 ,千载独步,唯公一人。” 清 赵翼 《翰林苑有土地祠相传祀韩昌黎》诗:“ 屈 宋 詎称衙官职, 欒 却 翻充皂隶户。”

乡里

(1) 家乡(指小城镇或农村)

(2) 同一城镇或乡村的人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3) 又

乡里皆谓已死。

高世

(1).高超卓绝,超越世俗。《战国策·赵策二》:“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 宋 王安石 《答吴子经书》:“ 子经 诚欲以文辞高世,则无为见问矣。” 许地山 《集外·女国士》:“夫有高世材,要须遇时乃发。”

(2).出尘离世,清高脱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王右军 与 谢太傅 共登 冶城 。 谢 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 王 谓 谢 曰:‘ 夏禹 勤王,手足胼胝; 文王 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3).指出尘离世的所在。 宋 苏辙 《游景仁东园》诗:“人散众嚣絶,庭空星斗垂。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4).指上古时代。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谈者咸知高世之敦朴,而薄季俗之浇散。”

青蛇

(1).青色的蛇。《山海经·大荒北经》:“有 大人之国 , 釐 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元史·刘秉直传》:“有青蛇蜿蜒而出,观者异之,辞神而还,行及数里,雷雨大至。”

(2).古宝剑名。亦泛指剑。 唐 白居易 《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彼戮鲸鯢与截犀兕,未若我提青蛇而斩白蛇。”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则是这袖里青蛇胆气粗,怕甚么妖精物。”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观潮》:“青虵袖里藏,白鹤云中放,乾坤一壶春自广。”

都无

倘无,若无。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送之》词:“晚岁躬耕不怨贫,隻鸡斗酒聚比隣。都无 晋 宋 之间事,自是 羲皇 以上人。” 邓广铭 笺注:“‘都无’当作‘倘无’解。 陶渊明 生於 东晋 末年,卒於 刘宋 初年。其时内多篡弑之祸,而北方则先后分处於 十六国 统治下……故 稼轩 作此设词,以为若无 晋 宋 之间事,则彼自是 羲皇 上人耳。”

枯松

(1).枯槁的老松。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絶壁。” 唐 皇甫曾 《送著公归越》诗:“石牀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宋 黄庭坚 《次韵陈荣绪见寄之作》:“青草无风浪,枯松半死心。”

(2).形容遒劲有力如老松。 宋 范成大 《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之二:“交情尺素勤双鲤,笔力枯松挽万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