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吟示铉

作者:彭龟年 朝代:宋代

读书吟示铉原文

吾闻读书人,惜气胜惜金。
累累如贯珠,其声和且平。
忽然低复昂,似绝反可听。
有时静以默,想见紬绎深。
心潜与理会,不觉咏叹淫。
昨夕汝读书,历响惊四邻。
方其气盛时,声能乱狂霖。
倏忽气已竭,口亦遂绝吟。
体疲神自昏,思虑那得清。
定能更隽永,温故而知新。
永歌诗有味,三复意转精。
勉汝讽诵余,且学思深湛。

诗词问答

问:读书吟示铉的作者是谁?答:彭龟年
问:读书吟示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彭龟年的名句有哪些?答:彭龟年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读书人

(1) 被指定给别人朗读的人(如被指定在吃饭时间高声朗读的人)

(2) 知识分子;士人(你们都是读书人,知道得多)

惜气

古代养生法之一。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保护人体中的元气。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宜少服药,专於惜气养和,此大概养生之説也。” 明 刘若愚 《酌中志·正监蒙难纪略》:“监颇效其哑,盖拘於惜气养生之术。”

累累

(1) 多次

(2) 数目多得无法计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叠,重积;另联贯成串,众多的样子

贯珠

(1).成串的珍珠。《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鉤,纍纍乎端如贯珠。” 孔颖达 疏:“言声之状,纍纍乎感动人心,端正其状,如贯於珠,言声音感动於人,令人心想形状如此。”《初学记》卷一引《易纬坤灵图》:“至德之朝,五星若贯珠。” 明 王世懋 《闽部疏》:“尤重元宵,十三日始放灯,数步一立表,一表輒数灯,家联户缀,灿若贯珠。” 清 俞蛟 《梦厂杂著·临清寇略》:“礮声如贯珠,纍纍不断。”

(2).比喻珠圆玉润的诗文、声韵。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诗序:“适 白翰林 又以百韵见赠,余因次酬本韵,以答贯珠之赠焉。” 唐 钱珝 《史馆王相公进和诗表》:“但思参列辅臣,安敢首违圣旨,輒同击壤,仰和贯珠。” 前蜀 魏承班 《玉楼春》词:“春风筵上贯珠匀,艷色韶颜娇旎旖。” 金 元好问 《赠莺》诗:“山城无与乐,好鸟亦求侣;时将贯珠来,有唱当和汝。”

(3).念珠。 唐 无名氏 《玉泉子·翁彦枢》:“手持贯珠,闭目以诵经,非寝食未尝輟也。” 宋 范浚 《赠清鉴上人》诗:“尚看秀色带峨眉,墨玉贯珠常在把。”

(4).穿戴珠宝。《周书·异域传下·吐谷浑》:“妇人皆贯珠束髮,以多为贵。”

(5).犹贯通。 唐 李华 《著作郎壁记》:“ 胡諭德 游刃诗骚, 韦庶子 贯珠今古。”参见“ 贯通 ”。

忽然

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

可听

(1).可以听从。《三国志·魏志·田畴传》:“﹝ 太祖 ﹞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议。世子以 畴 同於 子文 辞禄, 申胥 逃赏,宜勿夺以优其节,尚书令 荀彧 、司隶校尉 钟繇 亦以为可听。”

(2).好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心头小人》:“唱崑曲,音节殊可听。”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想见

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

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紬绎

理出头绪。也作“抽绎”

理会

(1) 明白;理解

这段话的意思不难理会

(2) 注意(多用于否定)

人家求了半天,他也不理会

(3) 关心;在意

儿子死了,他会一点不理会

(4) 评理

和你官司里去理会。——《水浒传》

明日与他理会

(5) 料理;处置

你去理会一下

(6) 办法

慌做一堆,正没理会

(7) 应付

他如今来这里理会差遣

不觉

(1)

(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3)

想不到,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4)

不禁,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咏叹

长声吟叹

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四邻

周围的邻居;左邻右舍

街坊四邻

盛时

(1).犹盛世。《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 周 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无贤不肖皆乐立名於世。而 伯通 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 宋 梅尧臣 《题老人泉寄苏明允》诗:“去为 仲尼 嘆,出为盛时祥。” 明 陈子龙 《对酒》诗:“对酒歌盛时,天下方大治。”

(2).犹盛年。 三国 魏 曹植 《箜篌引》:“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声能

媒质的总能量与无声波存在时的能量之差;声波所具有的能量

狂霖

接连不断的暴雨;连下几天的大雨。 唐 皮日休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狂霖昏悲吟,瘦桂对病卧。” 前蜀 韦庄 《暴雨》诗:“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间

思虑

(1) 思索考虑

思虑周详

(2) 仔细考虑

那得

1.怎得;怎会;怎能。

隽永

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通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首,号曰《隽永》。——《汉书·蒯通传》

语颇隽永,耐人寻味

温故

复习学过的知识。《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曹爽 等诛,乃觉寤云”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夙夜研几,孳孳温故。” 宋 欧阳修 《读书》诗:“古人重温故,官事幸有閒,乃知读书勤,其乐固无限。”参见“ 温故知新 ”。

歌诗

(1).咏唱诗篇。《左传·襄公十六年》:“ 晋侯 与诸侯宴于 温 ,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 杜预 注:“歌古诗,当使各从义类。”《墨子·公孟》:“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孙诒让 间诂:“《周礼·小师》注云:歌,依咏诗也。”

(2).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 汉 世所谓歌诗者,有声音曲折,可以弦歌,如《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謡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是也。故《三侯》、《天马》诸篇, 太史公 悉称诗。盖《乐府》外无称歌诗者。”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这些歌诗决不是徒歌,一因其中有‘曲折’(即乐谱),二因它们都在《乐府》。”

(3).泛指诗歌。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 明帝 为太子,乐人作歌诗四章,以赞太子之德。” 前蜀 韦庄 《乞彩笺歌》:“我有歌诗一千首,磨礱山岳罗星斗。” 宋 范仲淹 《即席呈太傅相公》诗:“ 白傅 歌诗传海外, 晋公 桃李满人间。” 清 莫友芝 《<巢经巢诗抄>序》:“论吾子平生著述,经训第一,文笔第二,歌诗第三。”

有味

(1) 指食物滋味好

这菜真有味,我爱吃

(2) 食物变质而馊臭

饭有味了,吃了会闹肚子的

(3) 有情趣

这幅小品画很有味儿

三复

犹言三遍。《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读书不过三復,终身不忘。”

谓反复诵读。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序:“三復来貺,欲罢不能。” 唐 李白 《任城寺大钟铭》:“天书褒荣,辉之简牘,稽首三復,子孙其传。” 金 宇文虚中 《姑苏滕惇礼榜所居阁曰斋心》诗:“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復《南华》第四篇。” * 《我国抗战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两句古语,值得政府当局三复的。”参见“ 三復白圭 ”。

讽诵

(1).背诵。《周礼·春官·瞽蒙》:“讽诵诗,世奠繫。” 郑玄 注:“讽诵诗,谓闇读之不依咏也。”《汉书·艺文志》:“ 孔子 纯取 周 诗,上采 殷 ,下取 鲁 ,凡三百五篇。遭 秦 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南史·文学传·任孝恭》:“精力勤学,家贫无书,常崎嶇从人假借,每读一遍,讽诵略无所遗。”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古之言文章者,不专在竹帛讽诵之间。”

(2).朗读;诵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田鹏鸞 ﹞年十四五,初为閽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 明 海瑞 《兴革条例·礼属》:“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覆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大札与《人间世》两本,顷同时拜领,讽诵一过,诚令人有萧然出尘之想。”

深湛

精湛

深湛的著作

技艺深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