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会诗

作者:张焘 朝代:宋代

耆英会诗原文

洛城今昔衣冠盛。
韩国园林景物全。
功在三朝尊二相,数逾九老萃群贤。
当时乡社为高会,此日居留许款延。
多幸不才陪履舄,更惭七十是新年。

诗词问答

问:耆英会诗的作者是谁?答:张焘
问:耆英会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焘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焘名句大全

张焘耆英会诗书法欣赏

张焘耆英会诗书法作品欣赏
耆英会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今昔

现在和过去

不知今昔是何年

今昔对比

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韩国

(1).相传为 齐国 善于相狗的人。《文选·曹植<求自试表>》:“卢狗悲号, 韩国 知其才。” 刘良 注:“ 齐 人 韩国 相狗於市,遂有狗号鸣而 国 知其善。”

(2).指 北宋 大臣 富弼 。 弼 曾任宰相,进封 韩国公 ,故称。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富枢密》词:“ 韩国 殊勋, 洛都 西内,名园甲第相连。”

园林

专供人游玩休息的种植了花草树木的地方

园林艺术

景物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在三

《国语·晋语一》:“‘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 韦昭 注:“三,君、父、师也。”后以“在三”为礼敬君、父、师的典故。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亦有秉心矫迹,以敦在三之节。”《北齐书·徐之才传》:“既为汝师,又为汝公,在三之义,顿居其两。”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诗序:“尊道成德,严师其难哉。故在三之礼,极乎君亲,而师也参焉。” 清 纳兰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夫师岂易言哉!古人重在三之谊,并之於君、亲。”

九老

指 唐 白居易 、 胡杲 等九人。 宋 范仲淹 《依韵酬太傅张相公见赠》:“ 卧龙 乡曲多贤达,愿预逍遥九老中。”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诗之二:“頽然如九老,白髮连苍髯。” 明 方孝孺 《万寿堂记》:“昔之以年称者如 商山 之四皓, 洛 之九老。”详“ 九老图 ”。

群贤

众多的德才兼备的人。 汉 班固 《 * 通·谏诤》:“虽无道不失天下,仗羣贤也。”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羣贤毕至,少长咸集。”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岑参》:“说者以为 杜 诗最雄壮,‘其气魄力量自足压倒群贤,雄视千古。’”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乡社

(1).犹乡里,故乡。 宋 张先 《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词:“暂 武林 分閫,东南外翰;锦衣乡社,未满瓜时。” 金 元好问 《聚仙台夜饮》诗:“乡社情亲旧,仙台姓字新。” 清 蒲松龄 《重阳前一日作》诗:“腊底春前当何似?于今乡社已流离。”

(2).同乡士子会文的结社。 清 彭定求 《五人墓》诗:“重看俎豆登乡社,尚想干掫捍 * 。” 清 魏源 《<书古微>例言中》:“乡会之程墨,乡社之房稿,定待闲在之选本,皆至於汗牛充栋而不可极。”

高会

(1).盛大宴会。《战国策·秦策三》:“於是使 唐雎 载音乐,予之五千金,居 武安 ,高会相与饮。” 鲍彪 注:“《高纪》注,大会也。”《新五代史·杂传八·王晏球》:“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高会。” 徐珂 《清稗类钞·狱讼·岳锺琪被冤》:“已率众避寒山谷间,日置酒高会为乐。”

(2).泛指大规模地聚会。 晋 左思 《吴都赋》:“昔者 夏后氏 朝羣臣於兹土,而执玉帛者以万国,盖亦先王之所高会,而四方之所轨则。”《新唐书·王忠嗣传》:“ 天宝 元年,北讨 奚奴皆 ,战 桑乾河 ,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会而还。”

(3).称与人会面的客气话。 宋 范仲淹 《答赵元昊书》:“某与大王虽未尝高会,嚮者同事朝廷。”

居留

继续呆在某地

在居留乡下期间

款延

款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公子盛服而至,仪容秀美。 葛 大悦,款延优渥。”

多幸

(1).犹侥幸。《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宋书·沉庆之传》:“上逼令作诗…… 庆之 口授之曰:‘微命值多幸,得逢时运昌。朽老筋力尽,徒步还南岗。辞荣此圣世,何媿 张子房 。’” 南朝 梁 丘迟 《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小臣信多幸,投生岂酬义。”

(2).犹庆幸。客套话。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缘昨到来,未获参謁,儻能暂垂见过,实为多幸。”《水浒传》第二二回:“ 柴大官人 见了 宋江 ,拜在地下,口称道:‘端的想杀 柴进 ,天幸今日甚风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多幸!’”

(3).多所偏爱。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将失》:“廿曰,多幸,众怠,可败也。”整理小组注:“幸,偏爱。”

不才

没有才能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不才往常见人读佛经,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无理之口头禅,常觉得头昏脑闷。——《老残游记》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新年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旧按农历,今亦按公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