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挽词三首

作者:傅察 朝代:宋代

又挽词三首原文

萧叶蟠根大,于门结驷新。
鵷行尊几杖,鹤骨离风尘。
追挽倾朝绂,褒荣动帝宸。
唯应两河道,犹想锦衣春。

诗词问答

问:又挽词三首的作者是谁?答:傅察
问:又挽词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傅察的名句有哪些?答:傅察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蟠根

(1).谓根脚盘曲深固。 唐 杜甫 《白盐山》诗:“卓立羣峰外,蟠根积水边。” 清 魏源 《四明山中峡》诗之一:“山古蟠根厚,水远知源盛。”

(2).指盘曲的根。 宋 叶适 《<石庵藏书目>序》:“时菴傍有石,冒土而奋,如蟠根丛萌,欲发而尚鬱者。”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蟠根百尺穿地肺,直干十丈遮天光。”

结驷

(1).一车并驾四马。《楚辞·招魂》:“青驪结駟兮齐千乘,悬火延起兮玄颜烝。” 王逸 注:“结,连也。四马为駟。”《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不脱扃,结駟方蘄。” 薛综 注:“结驾駟马,方行而入也。”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过桥亭雕簷峻宇,出没云霞,上可结駟,下可方舟。”

(2).用以指乘驷马高车之显贵。 晋 陶潜 《扇上画赞》:“至矣 於陵 ,养气浩然,蔑彼结駟,甘此灌园。” 宋 刘克庄 《凤凰阁》词:“对牀句,子真佳作。安用羡伊结駟,难儂罗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子自塾中归,见结駟於门,审所自来,骇奔告母。”

几杖

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者之物,亦用以借指老人。《礼记·曲礼上》:“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元朔 三年,上赐 淮南王 几杖,不朝。” 唐 杜甫 《回棹》诗:“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 明 张煌言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君子正非务之以表异於物也。其铭之几杖,与於此悟迪同焉;其勒之桮棬,与於此宏式训焉。”

鹤骨

(1).修道者的骨相。 唐 孟郊 《石淙》诗之五:“飘飘鹤骨仙,飞动鼇背庭。” 宋 苏轼 《寿星院寒碧轩》诗:“道人絶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2).伶仃瘦骨。 五代 齐己 《戊辰岁湘中寄郑谷郎中》诗:“瘦应成鹤骨,閒想似禪心。” 金 元好问 《工部赵侍郎下世日作》诗:“鹤骨翛然卧石牀,情知合眼即仙乡。” 清 周亮工 《哭陈开仲》诗:“鹤骨难支萧寺雨,鶻魂彳亍故园心。”

(3).鹤骨笛。 清 石同福 《探春慢·小庚先生以孤山探梅词见示继声奉教》词:“鹤骨频吹,梅魂未醒。都入客怀凄怨。”

风尘

(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追挽

追赶挽留。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众闻之,无不赧然,如芒在背,多有逃席而去者,亦不追挽。”

倾朝

(1).满朝。指所有的朝臣。《南史·何尚之传》:“﹝ 尚之 ﹞告休定省,倾朝送别於 冶渚 。” 明 李梦阳 《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内府盘螭缕金织,赐出倾朝皆动色。”

(2).超过全部朝臣。 明 屠隆 《綵毫记·宫禁生谗》:“门多将吏,富贵倾朝;身近龙颜,威权在手。”

(3).倾覆朝廷。《西游补》第九回:“一样是卖国倾朝……他待宰相到身,以为揽政事之地,以为制天子之地,以为恣刑赏之地。”

帝宸

帝王的宫殿。 唐 李商隐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诗:“沦謫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识 蕊珠 人。”

河道

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

锦衣

(1).精美华丽的衣服。旧指显贵者的服装。《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毛 传:“锦衣,采色也。” 孔颖达 疏:“锦者,杂采为文,故云采衣也。” 唐 李白 《越中览古》诗:“ 越王 句践 破 吴 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行仪卫》:“象七头,各以文锦被其身……锦衣人跨其颈。”

(2).指禁卫军士卒。《前汉书平话》卷上:“黄罗旗盖下,见三千个锦衣簇拥,二百员战将遮护。”

(3).指锦衣卫。亦指锦衣卫的官员。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周新异政》:“公在 浙 多异政,时锦衣纪纲擅宠,使千户往 浙 辑事,作威受赂, 新 捕治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定生 大为锦衣 冯可宗 所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听説要拿廵按 黄澍 、督抚 袁继咸 、大锦衣 张薇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