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短吟

作者:邵雍 朝代:宋代

落花短吟原文

满园桃李正离披,更被狂风作意吹。
长是忧愁初谢处,却须思念未开时。
奈何红艳易消歇,不似青阴少改移。
九十日春都去尽,樽前安忍更颦眉。

诗词问答

问:落花短吟的作者是谁?答:邵雍
问:落花短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邵雍的名句有哪些?答:邵雍名句大全

邵雍落花短吟书法欣赏

邵雍落花短吟书法作品欣赏
落花短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离披

亦作“ 离翍 ”。1.分散下垂貌;纷纷下落貌。《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朱熹 集注:“离披,分散貌。” 宋 王禹偁 《弊帷诗》:“骏骨欲埋金价直,的颅犹爱雪离披。” 明 徐霖 《绣襦记·父子萍逢》:“论山鸡离披毛羽,配文鸳固难为对。” 清 何绍基 《山雨》诗:“马上衣巾任沾溼,村边瓜豆也离披。” 庞树柏 《鹣鹣行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南方有鶼鶼,锦翼何离翍。”

(2).盛貌;多貌。《西京杂记》卷六引 汉 刘胜 《文木赋》:“丽木离披,生彼高崖。拂天河而布叶,横日路而擢枝。”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阴雾离翍,灵驭摇裔。”一本作“ 离披 ”。 元 耶律楚材 《和黄山张敏之拟黄庭词韵》:“自甘贫困元知微,篱边 * 香离披。” 清 金人瑞 《效李义山绝句》之七:“六曲屏风画竹枝, 湘江 风雨夜离披。”

(3).参差错杂貌。 清 姚鼐 《杂诗》之一:“谁植高原树,花叶相离披。” 清 沉廉 《自彝陵州发棹至黄牛峡》诗:“疾风捲水水欲立,纷红骇緑相离披。”《红楼梦》第六七回:“那时已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緑离披。”

(4).衰残貌;凋敝貌。 南朝 梁 萧子晖 《冬草赋》:“有閒居之蔓草,独幽隐而罗生;对离披之苦节,反蕤葳而有情。” 唐 白居易 《湓浦早冬》诗:“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 宋 史正志 《史老圃菊谱》:“花瓣扶疏者落;盛开之后,渐觉离披,遇风雨撼之,则飘散满地矣。”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坊厢始末》:“维时父老间陈民瘼,而狐鼠实繁,旋行旋沮。庠生 赵善继 者,不忍家难离披,邦国固弊,畴咨同类,从者如水。” 清 姚莹 《游榄山记》:“内河方议备具,贼已扬帆至矣,仓卒故以不制。不然,胡离披至此哉!”

(5).分离貌。 唐 贾至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我有同怀友,各在天一方,离披不相见,浩荡隔两乡。”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苏狱》:“苦背却姑亲慈恃,两下离披。” 康有为 《胶旅割后》诗:“八表离披割痛伤,羣贤保国走徬徨。从知天下为公产,应合民权救我疆。”

(6).摇荡貌,晃动貌。 唐 李德裕 《牡丹赋》:“逮乎的皪含景,离披向风,铅华春而思荡,兰泽晚而光融。” 唐 陆龟蒙 《鹤媒歌》:“媒懽舞跃势离披,似諂功能邀弩儿。”《朱子语类》卷七三:“这便是 康节 所谓‘酩酊离披时候’,如何不忧危谨畏!” 清 纳兰性德 《疏影·芭蕉》词:“ 湘 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再生缘》第二回:“香风飘渺人心爽,桂影离披夜景新。”

狂风

(1) 气象术语中指速度为每小时88到108公里的风

(2) 猛烈的风。比喻破坏性的力量或影响

战争的狂风摧毁了他的家

作意

(1).着意;加意。 唐 陆龟蒙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诗:“月中若有閒田地,为劝 嫦娥 作意栽。”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2).指故意、特意。 唐 杜甫 《江头五咏花鸭》诗:“稻粱霑汝在,作意莫先鸣。”《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昨日又承他送些小菜来看我,作意备些薄礼,来日到他府中作谢。” 清 王士禛 《寄陈伯玑金陵》诗:“东风作意吹杨柳,緑到 芜城 第几桥?”

(3).注意。 唐 蒋防 《玄都楼桃》诗:“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 方朔 施偷将。”《新唐书·李绛传》:“帝每閲视,顾左右曰:‘而等宜作意,勿为如此事。’”

(4).起意;决意。 唐 张籍 《寄昭应王中丞》诗:“春风 石瓮寺 ,作意共君游。”

(5).著作的本意。《汉书·艺文志》:“﹝《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郭沫若 《孔雀胆·后记》:“在写作时当然也加上了一层作意,现代人所说的主题。”

长是

时常;老是。 宋 欧阳修 《望江南》词:“纔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墻,长是为花忙。” 宋 姜夔 《清波引》词:“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那秀才在大人家处馆读书,长是半年不回来。”

忧愁

忧虑愁苦

忧愁满面

思念

(1) 思虑,怀念

他们时常变得想家,时常思念故旧

(2) 纪念

与你们做个思念。——《醒世姻缘传》

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红艳

红而艳丽

消歇

消失;止歇。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容华坐消歇,端为谁苦辛?” 唐 孟郊 《读<张碧集>》诗:“ 天宝 太白 殁,六义已消歇。” 宋 文同 《露香亭》诗:“宿露濛晓花,婀娜清香发。随风入怀袖,累日不消歇。” 鲁迅 《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晋 朝的清言,早和它的朝代一同消歇了。”

青阴

(1).绿色的树荫。 唐 姚合 《杏溪》诗之一:“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寂寂青阴里,幽人举步迟。” 唐 戴叔伦 《梧桐》诗:“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 宋 张先 《转声虞美人·霅上送唐彦猷》词:“犹有东城烟柳,青阴长依旧。”

(2).指树的影子。 五代 齐己 《灵松歌》:“先秋瑟瑟生谷风,青阴倒卓寒潭中。”

改移

更改;改变

我们这家人,说了就不能改移。——《山地回忆》

九十

(1).泛指多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郑玄 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诗·小雅·无羊》:“九十其犉。” 郑玄 笺:“今乃犉者九十头,言其多矣。”

(2).指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九十携锄傴僂翁,小园幽事尽能通。”

(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陈陶 《春归去》诗:“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九十春光一梦醒,江南无数乱峯青。”

安忍

安于做残忍的事;残忍。《左传·隐公四年》:“夫 州吁 ,阻兵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孔颖达 疏:“安忍,行虐事刑杀过度也。”《魏书·酷吏传·崔暹》:“贪暴安忍,民庶患之。”《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夫绞以致毙,斩则殊形,除恶之体,於斯已极。梟首、轘身,义无所取,不益惩肃之理,徒表安忍之怀。” 胡三省 注:“忍,残忍也。安忍,安於为残忍之事。”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宋太师彦筠奉佛》:“然性安忍,所幸婢妾有小过,鞭捶备至。”

颦眉

皱眉。 晋 戴逵 《放达为非道论》:“是犹美 西施 而学其顰眉,慕有道而折其巾角。” 宋 晏殊 《更漏子》词:“纔送目,又顰眉,此情谁得知。” 明 张景 《飞丸记·卺合飞丸》:“佳期喜到,日上纱窗晓,镜里顰眉欲扫,愁怀指日冰消。”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我提笔的时候,总有她的颦眉或笑脸涌现在我的眼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