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作者:宋白 朝代:宋代

宫词原文

里头宫女浅妆梳,选入昭阳奉玉舆。
一曲新声春称旨,赐绯教赐小金鱼。

诗词问答

问:宫词的作者是谁?答:宋白
问:宫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白的名句有哪些?答:宋白名句大全

宋白宫词书法欣赏

宋白宫词书法作品欣赏
宫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里头

指事物的内部;旧称宫内

屋子里头坐满了人

炉子里头的煤已经烧得很红了

宫女

在皇宫中服役的女子

妆梳

(1).梳妆打扮。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他粧梳的异样儿新,眉分八字真,口吐樱桃,眼转秋波,鬢挽乌云。” 元 卢挚 《朱履曲·雪中黎正卿招饮赋此五章》曲:“虽不至撏绵扯絮,是谁教剪玉跳珠?是谁把溪山粉粧梳?”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鼠狼》:“禁之不令粧梳,即欲自縊投井。”

(2).梳妆打扮的款式。 唐 白居易 《时世粧》诗:“ 元和 粧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他则待人前卖弄些好粧梳,扮一个峩冠士大夫。”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更几箇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粧梳。”

梳妆打扮。 唐 王昌龄 《殿前曲》诗之一:“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容华本南国,妆梳学 西京 。”

昭阳

(1).岁时名。十干中癸的别称,用于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淮南子·天文训》:“亥在癸曰昭阳。” 高诱 注:“在癸,言阳气始萌,万物合生,故曰昭阳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岁次昭阳,月在大梁。”

(2). 汉 宫殿名。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三辅黄图·未央宫》:“ 武帝 时,后宫八区,有 昭阳 ……等殿。” 汉 班固 《西都赋》:“ 昭阳 特盛,隆乎 孝成 。” 唐 王昌龄 《长信怨》诗:“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 昭阳 日影来。” 清 叶永年 《燕》诗:“閒向主家谈故事, 昭阳 臺榭已凝尘。”

玉舆

亦作“ 玉轝 ”。1.玉饰的车。多指帝王的车。《庄子·让王》:“﹝ 越 人﹞求 王子搜 ,不得,从之丹穴。 王子搜 不肯出, 越 人薰之以艾,乘以玉舆。”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王乃乘玉舆,駟仓螭,垂旈旌,斾合谐。”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金盖玉轝、豹服鼉鼓。”

(2).借指帝王。《宋史·文苑传二·夏侯嘉正》:“元夕,上御 乾元门 观灯, 嘉正 献五言十韵诗,其末句云:‘两制诚堪羡,青云侍玉舆。’” 明 李梦阳 《谒陵》诗:“一自玉舆回朔漠,遂令金殿锁秋峰。”

一曲

(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

(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上》:“人虽得乎全,其间则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于一曲。”

(4).犹一缕。 唐 张泌 《题华严寺木塔》诗:“一曲晚烟浮 渭水 ,半桥斜日照 咸阳 。”

一首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盃,弹琴一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词:“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嬈。” 艾青 《向太阳》诗:“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新声

(1).新作的乐曲;新颖美妙的乐音。《国语·晋语八》:“ 平公 説新声。” 晋 陶潜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诗:“清歌散新声,緑酒开芳颜。” 唐 孟郊 《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握中有新声, 楚 竹人未闻。” 元 王士熙 《李宫人琵琶引》:“新声不用黄金拨,玉指萧萧弄晚凉。” 章炳麟 《辨诗》:“ 李延年 復依西域《摩訶兜勒》之曲,以造新声二十八解。”

(2).指新乐府辞或其他不能入乐的诗歌。 姚华 《论文后编》:“诗本乐章,自古辞不入今乐,则变为新声,及其递变,新声又不入乐, 宋 元 而后,悉为徒诗矣。”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诗:“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 欧 亚 造新声。”

称旨

符合上意。《汉书·孔光传》:“奉使称旨,由是知名。”《陈书·赵知礼传》:“ 知礼 为文赡速,每占授军书,下笔便就,率皆称旨。”《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战士重伤者,赏不过帛数端,今优人一谈一笑称旨,往往赐束帛、万钱、锦袍、银带,彼战士见之,能不觖望。”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康熙 某年,詔宣 青浦 沉文恪公 荃 入内廷赋诗,称旨,赏貂裘一袭。 沉 绘‘殿廷槖笔’、‘閤门赐貂’二图,以纪荣遇。”

赐绯

(1).赐给绯色的官服。 唐 代五品、四品官服绯,后世服绯品级不尽相同。 唐 元稹 《同州刺史谢上表》:“不料陛下天听过卑,朱书授臣制誥, 延英 召臣赐緋。”《新五代史·周臣传·扈载》:“迁翰林学士,赐緋,而 载 已病,不能朝谢。”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 太宗 方奬拔文士,闻其( 王禹偁 )名,召拜右拾遗,直史馆,赐緋。”

(2).指 唐玄宗 把骰子的四点饰以朱色之事。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上与妃采戏,将北,唯重四转败为胜。连叱之,骰子宛转而成重四,遂命 高力士 赐緋,风俗因而不易。” 元 谢宗可 《双陆》诗:“彩骰清响押盘飞,曾记 唐 宫为赐緋。”

金鱼

鲫鱼经过人工培养而成的变种,有金黄、红、白、黑、蓝等颜色,形体多样,供观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