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采菖蒲者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嵩山采菖蒲者原文

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诗词问答

问:嵩山采菖蒲者的作者是谁?答:李白
问:嵩山采菖蒲者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嵩山采菖蒲者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李白嵩山采菖蒲者书法欣赏

李白嵩山采菖蒲者书法作品欣赏
嵩山采菖蒲者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184_20

参考注释

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古貌

古朴的形貌。 唐 韩愈 《孟生》诗:“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宋 苏轼 《渔樵闲话录》下篇:“﹝ 马拯 ﹞见一老僧,古貌庞眉,体甚魁梧。” 明 周筼 《哭然公》诗:“古貌世莫见,高风予夙闻。”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南州逸事》:“同朝 京江 张相国 玉书 ,古貌清臞。”

下垂

(1) 器官部分(如腹腔脏器的一部分)的下垂或脱垂

肾下垂

(2) ;特指上睑下垂(如由于动眼神经麻痹者)

嵩岳

即 嵩山 。《后汉书·马融传》:“右矕 三涂 ,左概 嵩岳 。面据 衡 阴,箕背 王屋 。” 明 谢榛 《送王侍御按河南》诗:“天连 嵩岳 寒云尽,马渡 黄河 春草生。”

汉武

汉武帝 刘彻 的省称。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六:“ 燕昭 无灵气, 汉武 非仙才。” 唐 李白 《大猎赋》:“虽 秦皇 与 汉武 兮,復何足以争雄?” 鲁迅 《坟·看镜有感》:“ 汉武 通 大宛 、 安息 。”

九疑

亦作“ 九嶷 ”。1.山名。在 湖南 宁远县 南。《山海经·海内经》:“南方 苍梧 之丘, 苍梧 之渊,其中有 九嶷山 , 舜 之所葬,在 长沙 零陵 界中。” 郭璞 注:“其山九谿皆相似,故云‘九疑’。”《史记·五帝本纪》:“﹝ 舜 ﹞葬於 江 南 九疑 ,是为 零陵 。” 唐 李涉 《寄荆娘写真》诗:“ 苍梧 九疑 在何处,斑斑竹泪连 瀟湘 。” 金 元好问 《湘夫人咏》:“ 九疑山 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突围到 章贡 ,埋伏到 九嶷 。”

(2).指 九疑山 之神。《楚辞·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繽其并迎。” 王逸 注:“言 巫咸 得己椒糈,则将百神蔽日来下, 舜 又使 九疑 之神,纷然来迎。”

菖蒲

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有香气,地下有根茎,可作香料,又可作健胃药,具长叶和辛辣味的主茎

服食

(1).衣着食物。《书·旅獒》:“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

(2).服用丹药。道家养生术之一。《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呼吸吐纳,服食养身。”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长安 风俗,自 贞元 侈于游宴……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各有所蔽也。” 清 黄景仁 《池阳写望》诗:“服食未能遂,名理亮可穷。” 龚尔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不至》诗:“昏人累尘想,服食不长生。”

延年

(1).延长寿命。《楚辞·天问》:“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五五:“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西湖佳话·葛岭仙迹》:“纵能于天地之气吐吞收放,亦不过稍稍延年。”

(2).犹迎年。谓祈祷以求丰年。《汉书·郊祀志下》:“登 之罘 ,浮大海,用事八神延年。” 颜师古 注:“延年,即上所谓迎年者。”

(3).指 西汉 协律都尉 李延年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延年 以曼声协律, 朱 马 以骚体製歌。” 唐 骆宾王 《帝京篇》诗:“ 延年 女弟双凤入, 罗敷 使君千骑归。”

(4). 南朝 宋 文学家 颜延之 的字。 唐 李商隐 《漫成三首》之二:“ 沉约 怜 何逊 , 延年 毁 谢庄 。”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云烟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

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终归

到底;毕竟

他们终归还是决定从陆路走

茂陵

(1).古县名。治在今 陕西省 兴平县 东北。 汉 初为 茂乡 ,属 槐里县 。 武帝 筑 茂陵 ,置为县,属 右扶风 。见《汉书·地理志上》。

(2).陵墓名。(1) 汉武帝 刘彻 的陵墓。在今 陕西省 兴平县 东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汉书·武帝纪》:“﹝ 后元 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 五柞宫 ,入殯于 未央宫 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 茂陵 在 长安 西北八十里也。”(2) 明宪宗 朱见深 的陵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北 天寿山 。见《明史·宪宗纪》。

(3). 汉 司马相如 病免后家居 茂陵 ,后因用以指代 相如 。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 茂陵 体犹瘠, 淮阳 疾未祛。” 唐 李贺 《昌谷园新笋》诗之四:“古竹老梢惹碧云, 茂陵 归卧叹清贫。” 清 蒋纲 《舟次书感》诗:“不及 茂陵 归有壁,翻同 杜老 别无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