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作者:方回 朝代:宋代

偶书原文

忽明诗眼一萤飞,夜读楼头暑暂微。
多醉少醒忘世故,易消难长察天机。
郭中令考书廛隐,公冶长篇过古稀。
正尔山林可投老,果何所恋不思归。

诗词问答

问:偶书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偶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诗眼

(1).诗人的赏鉴能力、观察力。 宋 苏轼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 金 元好问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之四:“ 愚轩 具诗眼,论文贵天然。” 明 袁宏道 《与伯修书》:“近来诗学大进,诗集大饶,诗肠大宽,诗眼大阔。”

(2).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亦指一篇诗的眼目,即体现全诗主旨的精采诗句。《朱子语类》卷二三:“只用他这一説,便瞎却一部诗眼矣。”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五律须讲鍊字法, 荆公 所谓诗眼也。” 秦牧 《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那个‘诗眼’一点上去,就像画龙点睛似的,通篇诗都突然光采焕发了。”

楼头

(1).楼上。 唐 王昌龄 《青楼曲》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 建章 。”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 南游子。”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猛虎在圈中,成羣相聚处……楼头观者人如堵。”

(2). 宋 时对欺诈者的鄙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言人虚伪不检者曰楼头。盖 宋 时 何 家楼下多亡赖,以滥恶物欺人,其时有‘ 何 楼’之号。楼头者,盖 何 楼之恶魁也。”

世故

(1) 通达人情,富有待人接物的处世经验

老于世故

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琐忆》

(2) 应酬;敷衍

他也世故了几句

(3) 生计

不治世故

(4) 世事变故

世故尚未夷

(5) 世交

世故相逢各未闲

天机

(1) 上天的机密

(2) 泛指秘密

一语道破天机

(3) 天赋的灵机,即灵性

中令

(1).中书令的省称。 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王献之 为中令。 献之 少而标迈,不寻常贯,为一时风流之冠。 献之 卒,以 王珉 为中书令。世谓之 大王令 、 小王令 也。” 唐 许浑 《出永通门经李氏庄》诗:“力保山河家又庆,祗应中令敌 汾阳 。” 宋 王禹偁 《三月二十七日偶作简仲咸》诗:“请看富贵 赵中令 ( 赵普 ),已作 北邙 山下尘。”

(2). 金 职官名。正七品。参阅《金史·选举志二》。

公冶长

孔子 学生。名 长 字 子长 。或云字 子芝 。 春秋 齐 人,一说 鲁 人。 孔子 谓其贤,以女妻之。传说能通鸟语。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世传 公冶长 通鸟语,不见於书。惟 沉佺期 《燕》诗云:‘不如黄雀语,能免 冶长 灾。’ 白乐天 《鸟赠雀答诗序》云:‘余非 冶长 ,不能通其意。’似实有其事。或在亡逸书中,如《衝波传》、《鲁定公记》之类,今无所考耳。”《红楼梦》第五八回:“ 宝玉 又发了呆性,心下想到:‘这雀儿必定是杏花正开时他曾来过,今见无花空有叶,故他乱啼。这声韵必是啼哭之声--可恨 公冶长 不在眼前,不能问他。’”参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古稀

称人年七十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古稀之年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投老

(1).垂老;临老。《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於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 夷 投老以长饥, 回 早夭而又贫。” 宋 杨万里 《周子及监簿挽诗》:“投老欣相得,论心恨轻迟。”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十韵》:“急喉 何居士 ,投老乐湛湛。”

(2).告老。 晋 王羲之 《十七帖》:“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 唐 牟融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行游》:“投老归湖,皇恩浩荡,閒身得伴鱼竿。”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诗孙投老 吴下 ,巖壑把名鎸。”

何所

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思归

(1).想望回故乡。 汉 张衡 《思玄赋》:“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晋 石崇 《思归引》序:“困於人閒烦黷,常思归而永叹。”

(2).鸟名。即子规,一名杜鹃。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姊规》:“子规,人但知其为催春归去之鸟,盖因其声曰归去了,故又名思归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