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训狐

作者:方回 朝代:宋代

夜闻训狐原文

十载离乡邑,言归理旧锄。
仅怜空宅在,半骇近邻无。
古庙丛枯木,寒宵吠训狐。
兵余有乖气,春色亦荒芜。

诗词问答

问:夜闻训狐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夜闻训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方回夜闻训狐书法欣赏

方回夜闻训狐书法作品欣赏
夜闻训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乡邑

(1).上古指乡遂的城邑。犹乡里。《周礼·地官·乡师》:“以司徒之大旗,致众庶而陈之,以旗物辨乡邑,而治其政令刑禁。” 郑玄 注:“邑犹里也。” 孙诒让 正义:“此乡邑亦犹言乡里。凡六乡五比为閭,则聚居为城邑,犹之里宰。六遂之邑为五邻聚居。《小司徒》都鄙之邑为四井聚居也。然则辨乡邑者谓即六乡之众而辨其某乡某邑耳。”《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慈惠而有理者,使是掌乡邑而治父子。” 卢辩 注:“乡,乡遂。邑,公邑。”

(2). 秦 汉 以后多指县以下的小镇。《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噲 以相国击 卢綰 ,破其丞相 抵蓟 南,定 燕 地凡县十八,乡邑五十一。” 汉 张衡 《西京赋》:“郊甸之内,乡邑殷賑。” 梁启超 《新史学·史学之界说》:“夫欲求人类进化之真相,必当合人类全体而比较之,通古今文野之界而观察之,内自乡邑之法团,外至五洲之全局……何一而非客观所当取材者?”

(3).家乡,故里。《墨子·号令》:“发候,必使乡邑忠信善重士。有亲戚妻子,厚奉资之。”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唐 韩愈 《桃源图》诗:“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清 方苞 《读经解》:“而承其学者,復以教於乡邑,各自为方,不能相通。”

(4).同乡。《周书·冯迁传》:“﹝ 迁 ﹞唯以谦恭接待乡邑,人无怨者。”《南史·王懿传》:“北土重同姓,并谓之骨肉,有远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若有一人不至者,以为不义,不为乡邑所容。” 明 李东阳 《贞则堂诗》:“忆昔归夫君,君家妾乡邑。”

归理

归置整理

他刚到,行李还没来得及归理

近邻

位置紧靠的邻居

远亲不如近邻

枯木

(1).老树;枯树。《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復生,人君亡子。”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如因荣木变为枯木,枯木之质,寧是荣木之体!” 唐 卢照邻 《行路难》诗:“君不见 长安 城北 渭 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新唐书·五行志一》:“ 武德 四年, 亳州 老子祠 枯树復生枝叶……占曰:‘枯木復生,权臣执政。’”

(2).比喻颓丧之心或老朽之人。 北周 庾信 《小园赋》:“心则 歷陵 枯木,髮则 睢阳 乱丝。” 宋 范成大 《与时叙现老纳凉池上》诗:“笑我两枯木,独与三冬期。”

(3).指刑具。 唐 高彦休 《唐阙史·秦中子得先人书》:“富室少年列状始末,诉於县官,詰问伏罪,遂寘枯木。” 宋 陶穀 《清异录·肉雷》:“ 来绍 ,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禀鷙忍……每肆枯木之威,则百囚俱断,轰响震动一邑,时呼肉雷。”

(4).指神主;棺材。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今兵士之徒无罪,乃驱之行阵之间,委之锋鏑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木以摧心。” 宋 黄庭坚 《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陈氏十娘文》:“惟女面目,永隔枯木。呜呼昊天,忍此荼毒。”

寒宵

寒夜。 唐 杜甫 《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唐 于武陵 《客中》诗:“异国久为客,寒宵频梦归。”

训狐

鸮的别名。俗称猫头鹰。 宋 黄庭坚 《演雅》诗:“训狐啄屋真行怪,蠨蛸报喜太多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四·鸮》:“梟,训狐其声也。” 清 吴省钦 《慰忠祠》诗:“肉为飢鸟衔,骨为训狐擸。”

乖气

* 之气;不祥之气。《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晋书·五行志上》:“君违其道,小人在位,众庶失常,则乖气应,咎徵效,国以亡。” 清 杜甫 《前殿中侍御史柳公紫微仙阁画太一天尊图文》:“自 黄帝 已下,干戈峥嶸,流血不乾,骨蔽平原,乖气横放,湻风不返。” 宋 苏轼 《贺时宰启》:“欢声格於九天,乖气消於万汇。”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荒芜

因无人管理田地杂草丛生;无人耕种

由于缺乏劳力,大片土地荒芜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