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归兴

作者:胡仲弓 朝代:宋代

舟中归兴原文

舟胶回短棹,岸曲抱溪斜。
香篆迷1一1烟草,灯光闪浪花。
归心随舴艋,遗响托琵琶。
明月如留客,犹笼浅渡沙。

诗词问答

问:舟中归兴的作者是谁?答:胡仲弓
问:舟中归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仲弓的名句有哪些?答:胡仲弓名句大全

胡仲弓舟中归兴书法欣赏

胡仲弓舟中归兴书法作品欣赏
舟中归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短棹

亦作“ 短櫂 ”。 1.划船用的小桨。 五代 阎选 《定风波》词:“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 宋 朱敦儒 《好事近·渔父》词:“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 元 张宪 《赋松江渔者》:“短櫂轻舟白髮翁,往来常在 泖 西东。” 清 侯方域 《与阮光禄书》:“僕今已遭乱无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

(2).指小船。 唐 戴叔伦 《泛舟》诗:“孤尊秋露滑,短櫂晚烟迷。” 宋 无名氏 《水调歌头·建炎庚戌题吴江》词:“平生 太湖 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

香篆

(1).香名,形似篆文。 宋 洪刍 《香谱·香篆》:“﹝香篆,﹞鏤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於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宋 洪刍 《香谱·百刻香》:“﹝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準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已。” 宋 张孝祥 《蓦山溪》词:“绣工慵,围棋倦,香篆频销印。”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词:“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

(2).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因其曲折似篆文,故称。 宋 范成大 《社日独坐》诗:“香篆结云深院静,去年今日燕来时。” 金 萧贡 《拟回文》诗之三:“风幌半縈香篆细,碧窗斜影月笼纱。” 清 汪懋麟 《三月晦日漫兴》诗之四:“静看香篆低帘影,默听飞虫绕鬢丝。”

烟草

一种高而直立的一年生南美洲的草本植物(Nitotiana tobacum),具有卵圆形倒披针形叶片和由管状白色粉红花组成的圆锥花序

灯光

灯的光度

灯光显得亮了些

浪花

(1) 波浪互相冲击或拍击在别的东西上激起的水点和泡沫

(2) 比喻生活中的特殊片段或现象

(3) 随意乱花

归心

(1) 回家的念头。即归思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晋· 王讚《杂诗》

(2) 真心归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

舴艋

小船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词

遗响

(1).犹馀音。 汉 王褒 《洞箫赋》:“吟气遗响,联緜漂撇,生微风兮。” 宋 苏辙 《真兴寺阁》诗:“萧然倚楹啸,遗响入云霄。”《花月痕》第五回:“瑟弹 湘女 ,落遗响於三秋;环认 韦郎 ,结相思於再世。”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二章第二节:“《九歌》、《天问》等篇,盖犹胚胎时代之遗响焉。”

(2).指前人作品的气韵风格。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木兰歌》是 晋 人拟古乐府……尚协 东京 遗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 义山 之诗,乃诗人之绪音, 屈 宋 之遗响,盖得 子美 之深而变出之者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费鹿峰诗笺》:“泛然酬应之作,犹是七子遗响。”

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留客

(1).使人留连忘返。《楚辞·大招》:“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王逸 注:“言美女工舞,揄其长袖,周旋屈折,拂拭人面,芬香流衍,众客喜乐,留不能去也。”

(2).挽留客人;招待客人。《史记·滑稽列传》:“ 豹 曰:‘廷掾起矣。状 河伯 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陈遵投辖》:“ 陈遵 閒尝因醉中留客不住,遂取客车辖投井中,史家记此一事,以见 遵 平时好留客如此。” 元 倪瓒 《送张天民》诗:“湖鱼入饌常留客,沙鸟缘阶不畏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