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

作者:释师范 朝代:宋代

偈颂七十六首原文

杨岐设忌,做尽鬼怪。
径山设忌,一无所解。
随分淡淡薄薄,点一杯茶,烧一炷香,谩礼三拜。
若谓报德酬恩,兔子吃牛奶。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七十六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师范
问:偈颂七十六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师范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师范名句大全

释师范偈颂七十六首书法欣赏

释师范偈颂七十六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七十六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杨岐

谓歧途。喻错误的道路。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出:“兄弟也,我替你磨穿 墨 踵,你为人莫守 杨 岐。”参见“ 杨朱泣岐 ”。

鬼怪

鬼魅妖怪。比喻恶人或小人

扫除一切妖魔鬼怪

无所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随分

(1).依据本性;按照本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鎔裁》:“谓繁与略,随分所好。” 周振甫 注:“随分所好,跟着作者性分的爱好。分,性分,天性,个性。”《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唐 孔颖达 疏:“言君子者,亦包公卿诸侯之等;但厚德载物,随分多少,非如至圣载物之极也。” 明 刘基 《摸鱼儿》词:“荣名几许?随分莫求多。” 郭沫若 《女神·地球,我的母亲》:“他们自由地,自主地,随分地,健康地,享受着他们的赋生。”

(2).安分;守本分。 唐 李端 《长门怨》诗:“随分独眠秋殿里,遥闻笑语自天来。” 金 王若虚 《自笑》诗:“何须豪逸攀时杰,我自世间随分人。”

(3).照样;依旧。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七:“勿言小大异,随分有风波。” 金 王若虚 《生日自祝》诗:“初我未免俗,随分略修饰。”《水浒传》第四五回:“叔叔今后并不要疑心,只顾随分且过。”

(4).随便;就便。 唐 姚合 《武功县中作》诗之八:“只应随分过,已是错弥深。”《水浒传》第四回:“老儿吩咐道:‘我儿倍侍恩人坐一坐,我去安排饭来。’ 鲁达 道:‘不消多事,随分便好。’”《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不论事体大小,略触着他的性子,便连声喝駡……随分掣着一件家伙,没头没脑乱打。”

(5).随意;任意。 唐 王绩 《独坐》诗:“百年随分了,未羡陟 方壶 。” 宋 李清照 《鹧鸪天》词:“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一折:“两个小厮,随分拣一个去。”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他不是一团火,却像冬天的太阳,宜于人们在街头巷尾,随分取暖。”

(6).到处;随时。 宋 陆游 《蓦山溪·游三荣龙洞》词:“啸臺龙岫,随分有云山。”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不须赊酒饮,随分有驴骑。”

(7).谓依例送一份(礼钱或礼品)。《红楼梦》第二二回:“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日,便自己捐资二十两。次日,先送过衣服玩物去, 王夫人 、 凤姐 、 黛玉 等诸人皆有随分的。”

淡薄

(1) 不浓厚

雾逐渐淡薄了

(2) 因淡忘而印象模糊

印象淡薄了

(3) 清贫

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红楼梦》

(4) 冷淡,不亲密

感情淡薄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一炷香

(1).一枝香或一束香。 唐 李中 《赠念法华经绶上人》诗:“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 宋 王禹偁 《书斋》诗:“屏山独卧千峯雪,御札时开一炷香。” 宋 陆游 《夜香》诗:“清夜一炷香,实与天心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此一炷香,愿化去死人,早生天界。此一炷香,愿堂中老母,身安无事。”

(2). 明 清 时俗称下官见上司时投递的手本。因其楷书工整,细字直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清 翟灏 《通俗编·手本》:“今手本单书官衔姓名,俗号一炷香者,长刺也。”

三拜

长跪后两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为拜。重复三次,谓之三拜。(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左传·僖公十五年》:“ 秦 获 晋侯 以归…… 晋 大夫三拜稽首。” 北周 宣帝 时,始改三拜为常礼。《周书·宣帝纪》:“﹝ 宣政 元年九月﹞詔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 赵翼 《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 郑玄 注:“三拜,示徧也。” 贾公彦 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3)佛教以三拜表示身、口、意三业归敬。 宋 道诚 《释氏要览·礼数》:“今释氏以三拜首,盖表三业归敬也。《智论》云:内式礼拜,大约身口业也。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故三拜为礼数也。”

报德

对别人给的好处予以报答

酬恩

谓报答恩德。 唐 罗隐 《青山庙》诗:“市簫声咽跡崎嶇,雪耻酬恩此丈夫。” 宋 沉括 《谢进守令图赐绢表》:“生负素志,不能效力於当年;没而有知,尚期酬恩於瞑目。” 明 汤显祖 《紫钗记·杏园题名》:“青云已是酬恩处,莫惜芳时醉锦袍。”

兔子

(1).兔的通称。 宋 梅尧臣 《和永叔内翰戏答》诗:“固胜兔子固胜鹤,四蹄扑握长啄啄。”

(2).詈词。《红楼梦》第七五回:“你们这起兔子,真是些没良心的忘八羔子!”

牛奶

母牛的乳腺分泌出的白色或略带黄色的流汁,用来哺育它们的幼畜,其中含有成为悬浮状的各种不同比例的脂肪、蛋白质、糖和无机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