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

作者:裴夷直 朝代:唐代

秋日原文

六眸龟北凉应早,三足乌南日正长。
常记京关怨摇落,如今目断满林霜。

诗词问答

问:秋日的作者是谁?答:裴夷直
问:秋日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秋日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裴夷直的名句有哪些?答:裴夷直名句大全

裴夷直秋日书法欣赏

裴夷直秋日书法作品欣赏
秋日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13-46

参考注释

六眸

谓六目龟。古人视为神灵之物。《文选·郭璞<江赋>》:“有鳖三足,有龟六眸。”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今 吴兴郡 阳羡县 山上有池,池中出三足鳖,又有六眼龟。” 唐 刘禹锡 《楚望赋》:“虽三趾与六眸,时或加乎一目。”

三足乌

(1).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为 西王母 取食之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 张守节 正义引 张楫 曰:“三足乌,青鸟也,主为 西王母 取食。”

(2).古代传说中的神鸟。祥瑞之鸟。《东观汉记·章帝纪》:“三足乌集 沛国 ,白鹿、白兔、九尾狐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湿水》:“又按《瑞应图》有三足乌、赤乌、白乌之名。”《周书·明帝纪》:“丙申, 顺阳 献三足乌。八月甲子,羣臣上表称庆。”亦省作“ 三足 ”。《后汉书·班固传》:“甘露宵零於丰草,三足轩翥於茂树。” 李贤 注引《古今注》:“ 元和 二年,甘露降 河东 ,三足乌集 沛国 。” 晋 成公绥 《乌赋》:“若乃三足德灵,国有道则见,国无道则隐。”

(3).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日中之三足鸟。 汉 王充 《论衡·说日》:“儒者曰: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艺文类聚》卷一百引《黄帝占书》:“日中三足乌见者,大旱赤地。”后因以指日。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莲花交响共命鸟,金牓双廻三足乌。” 仇兆鳌 注引 黄生 曰:“金榜廻乌,犹云日射黄金牓。三足乌,即日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无端三足乌,团团光烁烁。安得 后羿 弓,射此一轮落。”亦省作“ 三足 ”。 唐 柳宗元 《跂乌词》诗:“无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妬尔令尔疾。”

正长

(1).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时,復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穀梁传·僖公十九年》:“上无正长之治,大臣背叛,反为寇盗。”《周书·苏绰传》:“非直州郡之官,宜须善人,爰至党族閭里正长之职,皆当审择。” 宋 曾巩 《正长各举属官诰》:“然存於《书》,二帝所命者 羲和 九官十二牧皆官之正长也,至於属官则未有二帝尝命之者。”

(2).古代指塾师。《逸周书·大聚》:“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卹死,立大葬以正同。” 朱右曾 校释:“正长,若书传所言,卿大夫致仕而归,居门侧之塾,以教子弟是也。”

京关

京都。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故函夏以为宝饰,京关以为戎储。”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北苑研膏,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宣和遗事》前集:“向晚出京关,细雨微风拂面寒。”

摇落

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之一:“客心摇落傍孤笳,步屧随时向酒家。”

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目断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 丘为 《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 广陵 西。” 宋 晏殊 《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王季思 校注:“目断,犹云望断。” 清 陈维崧 《望湘人·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词:“枉目断瑶堦,难递 飞琼 音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