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原文

罢郡饶山兴,村家不惜过。
官情随日薄,诗思入秋多。
野兽眠低草,池禽浴动荷。
眼前余政在,不似有干戈。
快活田翁辈,常言化育时。
纵饶稽岁月,犹说向孙儿。
茅屋梁和节,茶盘果带枝。
相传终不忘,何必立生祠。

诗词问答

问: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杜荀鹤
问: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杜荀鹤的名句有哪些?答:杜荀鹤名句大全

杜荀鹤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书法欣赏

杜荀鹤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91-124

参考注释

村家

农家。 唐 白居易 《麴生访宿》诗:“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 元 张可久 《人月圆·山中书事》曲:“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萧红 《生死场》一:“村家在早晨趁着气候的凉爽,各自在田间忙。”

不惜

(1)

不顾惜

不惜工本

(2)

舍得

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官情

官场中的关系人情。 明 刘基 《官箴》卷中:“我欲是求,我利是趋,摩揣官情,以逞覬覦。”

日薄

(1).类似日蚀的一种现象。古谓日光为阴气所掩蔽。《宋书·五行志五》:“ 晋孝怀帝 永嘉 元年十一月乙亥黄黑气掩日,所炤皆黄。案《河图》占曰:‘日薄也。’其説曰:‘凡日蚀皆於晦朔,有不於晦朔者,为日薄。虽非日月同宿,时阴气盛,掩薄日光也。占类蚀。’”

(2).日色暗淡。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诗:“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簷。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鎌。” 钱仲联 集释引 朱熹 考异:“‘薄’,或作‘落’。今详语势,但如 白乐天 所谓‘旌旗无光日色薄’耳。” 宋 欧阳修 《黄杨树子赋》:“日薄云昏,烟霏露滴,负劲节以谁赏,抱孤心而谁识!” 明 邵璨 《香囊记·设祭》:“你看那战场风景,真个好悽惨,只见日薄风悲,草枯蓬断。”

(3).傍晚,天色将黑之时。《新唐书·王琚传》:“帝於 琚 眷委特异,豫大政事,时号‘内宰相’。每见閤中,视日薄乃得出。”

(4).日益浇薄。《宋史·选举志二》:“ 宝祐 二年,监察御史 陈大方 言:‘士风日薄,文场多弊。’”

诗思

做诗的思路、情致。 唐 韦应物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诗:“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清 王夫之 《乍开梅》诗:“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诗思在些些。”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谈》:“先只听得一片鼓钹和铁索声,我正想做‘超现实主义’的语录体诗,这么一来,诗思被闹跑了。”

野兽

家畜以外的兽类,天性凶猛,尤指食肉的野生哺乳动物

眼前

(1)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农舍

(2) 目前,当前或面临

眼前的问题

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快活

高兴,快乐

他是一个很快活的孩子

田翁

老农夫。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唐 杜荀鹤 《题田翁家》诗:“田翁真快活,婚嫁不离村。”

常言

习惯上常说的谚语、格言一类的话,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化育

(1).化生长育。《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孔子家语·本命解》:“羣生闭藏乎阴而为化育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 宋 苏轼 《御试重巽申命论》:“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之者。”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絪緼而出。” 郁达夫 《沉沦》四:“草木虫鱼都化育起来。他的从始祖结束的苦闷也一日一日的增长起来。”

(2).教化培育。 唐 欧阳詹 《二公亭记》:“ 席公 今日之化育,吾徒是以寧。” 宋 叶适 《谢皇太子笺》:“猥以凋残,蒙兹化育。” 明 宋濂 《琅琊山游记》:“非惟 濂 等获沾化育之恩,而山中一泉一石亦免震惊之患。”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我只望你的遗风长存,化育无数后继之英材。”

纵饶

纵令,即使。 唐 杜荀鹤 《下第投所知》诗:“纵饶生白髮,岂敢怨明时。”《朱子语类》卷 * :“不必泥此等处,道理不在这样处,便纵饶有道理,宁有几何?”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油污衣诗》:“纵饶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孙儿

儿子的儿子。常为祖父母对孙子的称呼或孙子对祖父母的自称。 唐 牛僧孺 《乐天梦得有岁夜诗聊以奉和》:“惜岁岁今尽,少年应不知。凄凉数流辈,欢喜见孙儿。” 宋 朱熹 《寄题浏阳李氏遗经阁》诗之一:“老翁无物与孙儿,楼上牙籤满架垂。”《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孙儿,我不容易看养你到而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孙儿 惠禄 ,请祖爷爷的金安。”

茅屋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和节

(1).协调;合适。《荀子·修身》:“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 王先谦 集解:“和节,犹和适也。” 汉 焦赣 《易林·涣之乾》:“弃古退思,失其和节。”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维匡调娱,不失其正,中於和节,不为声章。”

(2).犹调节。《淮南子·本经训》:“夫人相乐,无所发貺,故圣人为之作乐,以和节之。”

(3).温和的节令。 汉 陈琳 《神女赋》:“感仲春之和节,叹鸣雁之嗈嗈。” 汉 应瑒 《杨柳赋》:“赴阳春之和节,植纤柳以承凉。”

相传

(1) 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

相传这事发生在北方

(2) 递相传授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生祠

旧时指为还活着的人修建祠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