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再柬羽甫兄并书所感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苦雨再柬羽甫兄并书所感原文

雨歇还复注,园庐恒暝阴。

空阶行药遍,芳草闭门深。

计口权留鹤,算囊欲卖琴。

生涯随分过,不羡披裘金。

诗词问答

问:苦雨再柬羽甫兄并书所感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苦雨再柬羽甫兄并书所感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苦雨再柬羽甫兄并书所感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参考注释

还复

(1).返回,复归。《汉书·赵充国传》:“豪 靡忘 使人来言:‘愿得还復故地。’”《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復民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楚子 使 薳射 城 州屈 ,復 茄 人焉” 晋 杜预 注:“还復 茄 人於 州屈 。”

(2).回复;恢复。《后汉书·献帝纪》:“詔除 光熹 、 昭寧 、 永汉 三号,还復 中平 六年。” 晋 王嘉 《拾遗记·周》:“使发其国之时并童稚,至京师鬚皆白。及还至 燃丘 ,容貌还復少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蓝摩国》:“太子解其上服,授与猎人。猎人得已,还復天身,持所得衣,凌虚而去。”

(3).反复,接连。《荀子·宥坐》:“ 子贡 观於 鲁 庙之北堂,出而问於 孔子 曰:‘乡者, 赐 观於太庙之北堂,吾亦未輟,还復瞻被,九盖皆继;被有説邪?匠过絶邪?’”《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所过发奔命兵,移檄边部,共击 邯郸 ,郡县还復响应。”

(4).仍然。《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 潜, ,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復著之。” 隋 薛道衡 《豫章行》:“偏讶思君无限极,欲罢欲忘还復忆。” 明 刘基 《遣兴》诗之四:“飞蚊何营营,绕鬢鸣相煎。拍之不胜多,挥去还復前。”

(5).用在问句里,表示选择。犹还是。《朱子语类》卷三:“不知 魏公 是有此梦,还復一时用兵托为此説?”

园庐

田园与庐舍。 汉 张衡 《南都赋》:“於其宫室,则有园庐旧宅,隆崇崔嵬。” 唐 杜甫 《无家别》诗:“寂寞 天宝 后,园庐但蒿藜。”《宋史·郎简传》:“即 钱塘 城北治园庐,自号 武林居士 。”

暝阴

犹阴暗。 宋 宋祁 《拟杜子美峡中意》诗:“惊风借壑为寒籟,落日容云作暝阴。”

行药

(1).常行之药,普遍有效的药物。《墨子·非攻中》:“万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 孙诒让 间诂:“ 苏 云:‘食者多而利者少,则非常行之药。’”

(2). 魏 晋 南北朝 士大夫喜服一种烈 * (五石散)以养生,服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谓之“行药”。延至 唐 代,馀风犹存。《北史·邢峦传》:“ 孝文 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 峦 宅,谓 峦 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 唐 钱起 《蓝田溪杂咏》诗之二:“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3).泛指服养生药后散步以散发药性。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秋日田园杂兴》诗之一:“斜日低山片月高,睡餘行药绕江郊。” 清 金农 《樊口西郊行药》诗:“谁识地隐人,时来一行药。”参见“ 行散 ”。

(4).因病服药之后,漫步以散发药性。《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 刘良 题注:“ 照 因疾服药,行而宣导之。” 唐 元稹 《春病》诗:“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诗之四一:“行药每于参礼后,安禪只在墓田中。”

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计口

计算人数。《后汉书·蔡茂传》:“ 融 欲以为 张掖 太守,固辞不就;每所餉给,计口取足而已。” 唐 韩愈 《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公既至,则计口受俸钱,委其餘於官。” 清 钱以垲 《隰州杂诗》:“人丁分上下,有丁苦无田;算緡但计口,不问陌与阡。”

算囊

即算袋。贮放物品的袋子。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礪之类。”参见“ 算袋 ”。

生涯

(1) 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从石磊沟回来以后, 黄老妈妈就重又过起了讨饭生涯。——《党员登记表》

(2) 指赖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财物

生涯罄尽

分过

分担过失、过错。《新五代史·宦者传·张承业》:“ 庄宗 性至孝,闻太后召,甚惧,乃酌两巵谢 承业 曰:‘吾杯酒之失,且得罪太后。愿公饮此,为吾分过。’” 宋 洪迈 《容斋随笔·王卫尉》:“ 卫尉 曰:‘ 秦 以不闻其过亡天下, 李斯 之分过,又何足法哉!’” 清 卢文弨 《<履斋示儿编>跋》:“若更以我所校益之,惧将为之分过。”

不羡

不过分。《淮南子·精神训》:“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 高诱 注:“羡,过;和,适也。”

披裘

(1). 汉 严光 少时与 刘秀 同游学,有高名。及 刘秀 称帝,隐居不出。 刘秀 思其贤,令以物色访之。后 齐国 有人报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刘秀 估计他就是 严光 ,三次派人才把他请到京师。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披裘”指归隐。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俾其解组官庭,还车故里,披裘散髮,逍遥垂尽之年;凿井耕田,歌咏太平之乐。” 清 赵翼 《严滩》诗:“披裘跡近衒,加腹气非傲,特恃故人恩,巧立高士操。” 胡怀琛 《海上雪》诗:“披裘独往为何事,赢得诗添 长吉 囊。”

(2).见“ 披裘负薪 ”。

标签: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