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玉女

作者:袁綯 朝代:宋代

传言玉女原文

眉黛轻分,惯学玉真梳掠。
艳容可画,那精神怎貌。
鲛绡映玉,钿带双穿缨络。
歌音清丽,舞腰柔弱。
宴罢瑶池,御风跨皓鹤。
凤凰台上,有萧郎共约。
一面笑开,向月斜褰珠箔。
东园无限,好花羞落。

诗词问答

问:传言玉女的作者是谁?答:袁綯
问:传言玉女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传言玉女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袁綯的名句有哪些?答:袁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眉黛

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所以称眉为眉黛。黛,青黑色的颜料

玉真

(1).谓仙人。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玉清 三元宫 ……右位, 太上玉真保皇道君 。” 唐 张籍 《灵都观李道士》诗:“泥灶煮灵液,扫坛朝 玉真 。”

(2).特指仙女。 唐 曹唐 《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诗:“再到 天台 访 玉真 ,青苔白石已成尘。” 清 吴伟业 《楚云》诗之一:“十二峰头降 玉真 , 楚 宫祓禊采兰辰。”

(3).指 杨贵妃 。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 玉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按,一本作“ 太真 ”。 清 吴伟业 《古意》诗之五:“君王自有他生约,此去惟应礼 玉真 。”

(4).泛指美人。 宋 晏殊 《玉楼春》词:“池塘水緑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錚深,入破舞腰红乱旋。” 宋 晏几道 《玉楼春》词:“玉真能唱朱帘静,忆上双莲池上听;百分蕉叶醉如泥,却向断肠声里醒。”

(5).花名。瑞圣花的一种。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瑞圣花》:“﹝瑞圣花﹞白者名玉真。 成都 人竞移蒔园中。”

梳掠

梳理;梳妆。 唐 白居易 《嗟发落》诗:“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 宋 范成大 《秦楼月》词:“窗纱薄,日穿红幔催梳掠。”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譬如说,假定她此刻在这里……发将怎样梳掠,口脂将怎样点抹。”

容可

(1).谓态度随和,不固执己见。《新唐书·庾敬休传》:“ 敬休 夷澹,多容可,不饮酒食肉,不邇声色。”

(2).犹岂可;怎能。《后汉书·杨秉传》:“昔 懿公 刑 邴歜 之父,夺 阎职 之妻,而使二人参乘,卒有竹中之难,《春秋》书之,以为至戒。盖 郑詹 来而乱国,四佞放而众服。以此观之,容可近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九月,进军渡 渭 ”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或疑于时九月,水未应冻。臣 松之 按《魏书》:‘公军八月至 潼关 ,闰月北渡 河 。则其年闰八月也,至此容可大寒邪!’”《新唐书·杨汉公传》:“ 汉公 既以墨败,陛下容可举剧部私贪人?”

(3).犹尚可。《旧唐书·窦建德传》:“往在泊中共为小盗,容可恣意 * ,今欲安百姓以定天下,何得害忠良乎?”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鲛绡

亦作“ 鮫鮹 ”。1.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亦借指薄绢、轻纱。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南海出鮫綃纱,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餘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唐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曲》:“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鮫鮹破春碧。” 明 高东嘉 《泣颜回·春游》套曲:“见游人往来,贪欢笑,舞鮫鮹,闹咳咳笑高。”《镜花缘》第九四回:“﹝车﹞係用柳木如窗欞式做成,极其轻巧;周围俱用鮫綃为幔;车内四面安着指南针。”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阳光从紫云中穿着淡黄纱浪进来,清脆的鸟声在中间流啭,屋子的一切,便好似蒙在鮫鮹之中的那般波动,软艳!”

(2).指毛帕、丝巾。 宋 陆游 《钗头凤》词:“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鮫綃透。” 明 梁少白 《月云高·纪情》套曲:“黄花羞对,也只为君,金樽慵倒,也只为君,泪珠暗把鮫鮹揾。”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恨在心苗,愁在眉梢,洗了胭脂,涴了鮫綃。”

缨络

(1) 同“璎珞”

金叶钮,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西游记》

(2) 缨穗

(3) 缠绕;束缚。比喻世俗的缠绕

清丽

(1).清新华美。 晋 陆机 《文赋》:“或藻思綺合,清丽千眠,炳若縟绣,悽若繁絃。”《旧唐书·文苑传下·吴通玄》:“ 通玄 应文词清丽,登乙第。”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 陈 隋 靡习, 太宗 已以清丽振之矣。” 吕骥 《学习和继承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那些或者是雄浑的、或者是清丽的、或者是嘹亮的、或者是高亢的曲调……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乐观情绪。”

(2).犹清亮。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又听音乐嘈杂,亦甚清丽。” 宋 柳永 《少年游》词之五:“文谈閒雅,歌喉清丽,举措好精神。”

(3).清秀美丽。《北齐书·文苑传·祖鸿勋》:“其处闲远,水石清丽。” 宋 苏轼 《与杨元素书》之一:“人物丰盛,池舘清丽,足供啸咏之乐。” 清 龚自珍 《湘月·壬申夏》词:“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茅盾 《子夜》二:“这样清丽秀媚的‘ 吴少奶奶 ’,在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柔弱

(1) 常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身体柔弱)

(2) 容易受疾病或其它灾祸影响的

瑶池

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宫苑中的池

御风

(1).乘风飞行。《庄子·逍遥游》:“ 列子 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有时朝发 白帝 ,暮到 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粤诗》:“ 南越 轻綃似碧云,裁为 飞燕 御风裙。”

(2).借指仙家。 宋 苏轼 《和陶郭主簿》诗之二:“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丈夫贵出世,功名岂人杰。”

凤凰台

(1).古台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南面。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 凤凰臺 上凤凰游,凤去臺空 江 自流。” 王琦 注:“《江南通志》: 凤凰臺 ,在 江寧 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 宋 元嘉 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羣附,时人谓之凤凰。起臺于山,谓之 凤凰臺 。山曰 凤臺山 ,里曰 凤凰里 。” 宋 刘过 《题润州多景楼》诗:“一朝放浪 金陵 去, 凤凰臺 上望 长安 。”

(2).古台名。在 甘肃省 成县 东南的 凤凰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 凤溪水 ﹞上承 浊水 於 广业郡 ,南逕 凤溪 中,有二石双高,其形若闕, 汉 世有凤凰至,故谓之 凤凰臺 。” 唐 杜甫 《凤凰台》诗:“亭亭 凤凰臺 ,北对 西康州 。”

(3).指宫苑中的楼台。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臺。” 唐 沉佺期 《寿阳王花烛》诗:“可怜桃李树,更遶凤凰臺。”参见“ 凤臺 ”。

萧郎

(1).对姓 萧 的男子的敬称。《梁书·武帝纪上》:“ 俭 一见( 萧衍 )深相器异,谓 庐江 何宪 曰:‘此 萧郎 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

(2). 唐 崔郊 之姑有一婢女,后卖给连帅, 郊 十分思慕她,因赠之以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 緑珠 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 萧郎 是路人。”见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崔郊》。后因以“萧郎”指美好的男子或女子爱恋的男子。 唐 于鹄 《题美人》诗:“胸前空戴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词:“冉冉幽香解鈿囊,兰橈烟雨暗春江,十分清瘦为萧郎。” 清 吴伟业 《琴河感旧》诗之四:“书成粉箑凭谁寄,多恐萧郎不忍堪。” 郁达夫 《毁家诗记》之十九:“ 沉园 旧恨从头数,泪透萧郎 蜀 锦衾。”

一面

(1) 物体的一个表面

(2) 方面

(3) 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他一面跑,一面喊

珠箔

即珠帘。《汉武故事》:“ 武帝 起神室,以白珠织为箔。” 唐 李白 《陌上赠美人》诗:“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宋 刘秉 《七夕》诗:“珠箔风轻月似钩,还将锦绣结高楼。” 明 夏完淳 《怨晓月赋》:“美人二八兮捲珠箔,明月三五兮流华阁。” 清 汪懋麟 《东风第一枝》词:“喜六街高揭金幡,万户低垂珠箔。”参见“ 珠帘 ”。

东园

(1).泛指园圃。 晋 陶潜 《停云》诗之三:“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七:“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草草言非谬,似 庄周 ,东园蝴蝶两悠悠。”

(2).园名。在 江苏省 仪征市 东。 宋 施昌言 建。 欧阳修 作《真州东园记》, 蔡襄 书,后人称园、记、书为三绝。

(3).官署名。 秦 汉 置。掌管陵墓内器物、葬具的制造与供应,属少府。《后汉书·皇后纪下·孝崇匽皇后》:“﹝ 匽后 ﹞ 元嘉 二年崩,以帝弟 平原王 石 为丧主,歛以东园画梓寿器、玉匣、饭含之具。”参见“ 东园祕器 ”、“ 东园温明 ”。

(4).指 汉 孝宣王皇后 陵墓。因位于 宣帝 陵东,故称。《汉书·外戚传上·孝宣王皇后》:“ 邛成太后 凡立四十九年,年七十餘, 永始 元年崩,合葬 杜陵 ,称 东园 。” 颜师古 注:“虽同塋兆而别为坟, 王后 陵次 宣帝 陵东,故曰 东园 也。”

无限

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