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和以苏陈倡和韵赋水仙江梅蜡梅三种花谨

作者:曾协 朝代:宋代

原文

天工着意初放花,三英凛凛真一家。
镂冰点酥更团蜡,始信功深解生物。
临风却嗅心自知,粲兮粲兮哦古诗。
几年刻玉但成叶,一笑真同长康绝。
得非仙种来神山,为伴老子终朝眠。
岁寒得友不忍去,且对众香勤觅句。
鼎分风月俱可人,如陈窦刘人所君。
诗场战罢戢干越,尽扫色尘歌一钵。

诗词问答

问:《周知和以苏陈倡和韵赋水仙江梅蜡梅三种花谨》的作者是谁?答:曾协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协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协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天工

天然形成的高超技艺

着意

着力,刻意,精心,仔细

着意刻画人物肖像

三英

(1).古代皮衣上的饰物。《诗·郑风·羔裘》:“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朱熹 集传:“三英,裘饰。未详其制。” 马瑞辰 通释:“《初学记》卷二十六引 郭璞 ,《毛诗拾遗》:‘英,谓古者以素丝英饰裘,即上素丝五紽也。’《田间诗学》引 范氏 説,谓五紽、五緎、五总,即此《诗》三英是也。古者衣以章身,即以表德。传云‘三英,三德’者,盖谓以象三德耳。” 明 何景明 《七述》诗:“灿三英以外饰,诚五紽之可羞。”

(2).三位英才。 南朝 梁 任昉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共贯沿五胜,独道迈三英。”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二妙驰轩陛,三英咏袴襦。”原注:“ 庾三十二 、 杜十四 并居北省; 李十一 、 崔二十二 、 韦大 各典方州。”《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詔诸镇应 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 吕布 。”按:此三英指 刘备 、 关羽 、 张飞 。

凛凛

(1) 寒冷

水气凛凛

(2) 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凛凛如生

真一

(1).道教名词。本指保持本性,自然无为。后多用以指养生的方法。《鬼谷子·本经阴符》:“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割嗜慾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 明 刘基 《淮南王》诗:“收拾真一归中圆,化为五色黄金丸。”

(2). 中国 * 教名词。指真主独一无偶,为天地万物的主宰。这是 中国 * 教著述中阐明真主根本特征的第一个概念。

(3).指真一酒。 宋 苏轼 《真一酒歌》:“酿为真一和而庄,三杯儼如侍君王。” 宋 苏轼 《真一酒》诗:“人间真一 东坡 老,与作 青州 从事名。”参见“ 真一酒 ”。

镂冰

亦作“ 鏤氷 ”。雕刻冰块。常以喻徒劳无功。 汉 桓宽 《盐铁论·殊路》:“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鏤冰,费日损功。”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鏤氷为璧,不可得而用也。” 唐 黄滔 《谢试官》:“ 滔 蜩甲薄姿,蚁封微状,学虽勤於刻汁,艺则愧於鏤氷。” 宋 黄庭坚 《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鏤冰文字费工巧。”

点酥

点抹凝酥。 宋 文同 《惜杏》诗:“北园山杏皆高株,新枝放花如点酥。” 宋 苏轼 《蜡梅赠赵景贶》诗:“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禪老家。” 宋 陆游 《月上海棠·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馀年古木》词:“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

深解

(1).深刻理解。 三国 蜀 诸葛亮 《又与张裔蒋琬书》:“ 姜伯约 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2).精深的见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 马 郑 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

生物

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

森林生物

只有几只苍鹰在高空盘旋,看不见旁的生物。——《孟姜女》

临风

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脣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自知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古诗

(1)

(2) 古代的诗

(3) 诗体名。即古体诗。按古代格律写的诗,与绝句、律诗等近体诗相对而称

长康

晋 顾恺之 的字。 唐 李嘉祐 《访韩司空不遇》诗:“图画风流似 长康 ,文词体格效 陈王 。” 宋 苏辙 《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学士》:“欲锁空厨付 长康 ,恐君讥我不与取。”

得非

犹得无,莫非是。《魏书·郭祚传》:“ 祚 曰:‘高山仰止。’ 高祖 曰:‘得非景行之谓?’”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得非 玄圃 裂,无乃 瀟湘 翻。” 清 洪昇 《长生殿·雨梦》:“呀,何处歌声,凄凄入耳,得非梨园旧人乎?”

仙种

(1).仙界的品种。 宋 无名氏 《水调歌头·寿徐枢》词:“桃培万岁,千年仙种又栽莲。”

(2).喻指出身高贵的人。 明 屠隆 《綵毫记·宫禁生谗》:“娘娘是瑶臺仙种,况兼那宠冠诸宫。衣冠贵族门楣重,怎比那娼女遭逢?”

神山

神话中谓神仙所居住的山。《史记·封禅书》:“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 蓬莱 神人。” 宋 苏轼 《石芝》诗:“神山一合五百年,风吹石髓坚如铁。”

老子

(1) 父亲

(2) 老年男子的自称。即老夫

老子不吃你这一套

终朝

(1).早晨。《诗·小雅·采绿》:“终朝采緑,不盈一匊。” 毛 传:“自旦及食时为终朝。”《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楚子 将围 宋 ,使 子文 治兵於 睽 ,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2).整天。 晋 陆机 《答张悛》诗:“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 唐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诗:“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清 李渔 《奈何天·巧怖》:“愿相同,终朝不离。”

岁寒

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余捉蟋蟀,汝奋臂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觅句

亦作“覔句”。指诗人构思、寻觅诗句。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牀。”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刘昭禹》:“﹝ 刘昭禹 ﹞尝与人论诗曰:‘五言如四十箇贤人,著一字如屠沽不得;覔句者,若掘得玉合子,底必有盖。但精心求之,必获其宝。’” 宋 杨万里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词场君擅倾城色,诗社儂凋觅句鬚。”

鼎分

犹鼎足三分。 宋 田锡 《迭嶂楼赋》:“自 春秋 、 战国 之后,洎 吴 魏 鼎分之际,干戈僭王,乘舆拟帝。” 明 徐渭 《送李子遂序》:“ 通 ( 蒯通 )欲鼎分王 韩信 。”

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可人

适合人的心意

诗场

诗人集会吟诗、作诗的场所。 清 叶廷琯 《岁暮怀故乡同社诸友各系一诗·汪季白广文》:“酒座诗场感坠懽,听松愁説旧门阑。”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承平士大夫诗场酒社,谐謔风流,令人慨慕。”

干越

(1). 春秋 时的 吴国 和 越国 。 干 ,亦作 邗 ,本国名,后为 吴 所灭,故用以称 吴 。《庄子·刻意》:“夫有 干 越 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寳之至也。”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干, 吴 也。 吴 越 出善剑也。’……案: 吴 有谿名 干 谿 , 越 有谿名 若耶 ,并出善铁,铸为名剑也。”《荀子·劝学》:“ 干 越 夷 貉 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杨倞 注:“ 干 越 犹言 吴 越 也。”后亦用以指剑。 唐 李德裕 《智囊赋》:“韜随和而不耀,匣干越而寳藏。”

(2).亭名。在 江西省 余江县 东南。 唐 刘长卿 《送李侍御贬鄱阳》诗:“ 干越 知何处,云山只向东。” 唐 施肩吾 《宿干越亭》诗:“ 琵琶洲 上行人絶, 干越亭 中客思多。”

色尘

佛教语。“六尘”之一。即眼根(视觉)所触及的尘境。 唐 李绅 《题法华寺》诗:“色尘知有数,劫烬岂无年。”参见“ 六尘 ”。

诗文赏析


【原题】:
周知和以苏陈倡和韵赋水仙江梅蜡梅三种花谨次韵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