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今昔二首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有感今昔二首原文

阳春白雪雅音希,俚耳冬烘辄笑嗤。
麋见丽姬翻决骤,鸟闻韶乐却忧悲。
烂奚轻薄人何敢,伏猎荒唐自不知。
蚓窍蝇鸣莫嘲诮,彭窍亨菌蠢正当时。

诗词问答

问:有感今昔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有感今昔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阳春白雪

(1) 战国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乐曲

(2) 喻指高深的文艺作品,常跟“下里巴人”对举

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唐· 薛用弱《王涣之》

雅音

正音,有益於风教的诗歌和音乐。《宋书·乐志一》:“ 魏文侯 虽好古,然犹昏睡於古乐,於是淫声炽而雅音废矣。” 唐太宗 《帝京篇》之四:“去兹 郑 卫 声,雅音方可悦。” 清 朱祖谋 《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陈兰甫》词:“若举经儒长短句,岿然高馆《忆江南》。绰有雅音涵。”

俚耳

俗人之耳。指没有欣赏音乐能力的人。 宋 欧阳修 《谢石秀才启》:“然而奏磬俚耳,难矣赏音;抱石 荆山 ,终为至寳。” 宋 王安石 《次韵董伯懿松声》:“俚耳纷纷多《郑》《卫》,直须闻此始心清。”

冬烘

糊涂懵懂;迂腐浅陋。含讽刺意

主司头脑冬烘,错认颜标作 鲁公。——《因话录》

冬烘先生

笑嗤

嗤笑,讥笑。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或顾问不称上意,被笑嗤,出补外官。”

丽姬

古美人名。后亦泛指美人。《穀梁传·僖公十年》:“ 晋献公 伐 虢 ,得 丽姬 。”《庄子·齐物论》:“ 毛嬙 、 丽姬 ,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陆德明 释文:“ 丽姬 , 晋献公 之嬖,以为夫人。”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邹颠 蓐髮輭, 丽姬 眉黛浓。”

决骤

(1).迅速奔跑。《庄子·齐物论》:“ 毛嬙 、 丽姬 ,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 宋 苏轼 《归来引》:“纷野马之决骤兮,幸余首之未鞿。” 宋 范成大 《有感今昔》诗之一:“麋见 丽姬 翻决骤,鸟闻《韶》乐却忧悲。”

(2).比喻放纵不羁。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约规矩绳墨以自严兮,不决骤而横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使无世世转生之 呼毕勒罕 以镇服僧俗,则百万众必互雄长,狼性野心,且决骤而不可制。”

闻韶

《论语·述而》:“子在 齐 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韶》,传为 舜 时的乐名, 孔子 推为尽善尽美。后以“闻韶”谓听帝王之乐或听美好乐曲。 唐 崔日用 《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宸极此时飞圣藻,微臣窃抃预闻《韶》。” 宋 范仲淹 《今乐犹古乐赋》:“听此笙鏞,曷异闻《韶》之美;顾兹匏土,宛存《击壤》之风。” 傅尃 《次韵答令希见过王仙馆中留别》:“载酒有人来问字,传餐无肉笑闻《韶》。”

忧悲

忧愁悲痛。《庄子·达生》:“昔者有鸟止於 鲁 郊, 鲁君 説之,为具太牢以饗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淮南子·原道训》:“忧悲多恚,病乃成积。” 鲁迅 《坟·论睁了眼睛》:“仿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 中国 人发挥‘两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即在此一举,应该一任其至,不足忧悲似的。”

轻薄

(1) 言行不庄重、不敦厚

像他的长子一样轻薄

(2) 轻佻;不正经;放荡

举止轻薄

(3) 玩弄、侮辱妇女

(4) 不贵重;不丰厚

礼物轻薄

伏猎

(1). 唐 户部侍郎 萧炅 曾将“伏腊”误读为“伏猎”。后因以“伏猎”为大臣不学无文之典实。 清 魏源 《拟进呈<元史新编序>》:“臺省长官多其国人,及其判署,不諳文义,弄麞、伏猎,不得已始取 汉 人、南人以为之佐。”参见“ 伏猎侍郎 ”。

(2).见“ 伏猎侍郎 ”。

荒唐

(1) 广大而不着边际。引申为夸大不实或荒谬无理

荒唐透顶

(2) 放荡

荒唐的生活

(3) 慌张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蚓窍

(1).旧误蚯蚓能鸣,其声发于孔窍。比喻微不足道的音响。亦用以谦称自己的文才。语本 唐 韩愈 轩辕 弥明 《石鼎联句》:“时於蚯蚓窍,微作苍蝇鸣。” 宋 刘克庄 《和徐常丞洪秘监倡和》:“公诗妙巧过 般输 ,蚓窍何堪和大儒。” 清 黄宗羲 《辞张郡侯请修郡志书》:“使山林者而与臺阁之事,蚓窍蝇鸣,岂谐《韶》《頀》。”

(2).泛指拙劣的诗文创作。 清 曹寅 《集唐诗跋》:“所谓奋虫臂者不足以示 晋鄙 之椎,矜蚓窍者不足以喻驱山之鐸。” 清 赵翼 《题<敦拙堂诗集>》诗:“阳乌掩爝火,轰雷塞蚓窍。” 金一 《心声》:“腐音溼响,纤态仄调;讋鲸呿於蛙鸣,谐凤吹於蚓窍。”

嘲诮

嘲弄讥诮。《南史·何敬容传》:“﹝ 何敬容 ﹞又多漏禁中语,故嘲誚日至。” 宋 陈师道 《答魏衍黄预勉余作》诗:“平生不自解嘲誚,祸来亦復非周防。”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谭》卷一:“皆傖父四五辈手握长篙,裸体围尺布,相率唱淫褻山歌……大半皆嘲誚诸姬,并及河中游客。”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中西学堂﹞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熟读圣贤书的秀才们,还集了《四书》的句子,做一篇八股来嘲诮它。”

菌蠢

谓如菌类之短小丛生。《文选·张衡<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 李善 注:“菌蠢,是芝貌也。” 唐 温庭筠 《洞户二十二韵》:“朱茎殊菌蠢,丹桂欲萧森。”

正当时

正是时候,符合时令

现在施肥正当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