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题养素轩

作者:王立道 朝代:明代

吕梁题养素轩原文

大朴元无事,幽居堪自怡。

云依书幌静,石共药栏欹。

白贲存吾道,玄文任俗疑。

风尘千古意,谁识染丝悲。

诗词问答

问:吕梁题养素轩的作者是谁?答:王立道
问:吕梁题养素轩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吕梁题养素轩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立道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参考注释

大朴

大樸(dà pǔ):谓原始质朴的大道。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昔鸿荒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於上,民无竞於下;物全理顺,莫不自得。” 唐 陆龟蒙 《读<阴符经>寄鹿门子》诗:“祗为读此书,大朴难久存。” 宋 叶适 《<谢景思集>序》:“拨弃组绣,考击金石,洗削纤巧,完补大朴。” 明 宋濂 《元故王府君墓志铭》:“呜呼!大朴之散久矣,嗜利之徒唯思肥己而瘠人。”参见“大朴(tài pǔ)”。

大朴(tài pǔ):谓原始质朴之大道。《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大朴既亏,则高尚之标显。” 刘良 注:“大朴,大道也。”一本作“ 太朴 ”。 宋 苏轼 《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败。”

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幽居

(1) 隐居,很少与外界往来(他已幽居十年了)

(2) 宁静的住所

自怡

自乐;自娱。 唐 张九龄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诗:“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明 邓雅 《偶题》诗:“阿女顾予哂,予心还自怡。”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藏书》者何?言此书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曰《藏书》也。” 清 戴震 《沉处士戴笠图题咏》序:“夫儒者於平生之遇,率目为适然,独孜孜不怠,以学自怡,竟老而不劵。”

书幌

书帷。亦指书房。 南朝 梁 刘孝绰 《<昭明太子集>序》:“犹临书幌而不休,对欹案而忘怠。” 唐 刘长卿 《过裴舍人故居》诗:“书幌无人长不捲,秋来芳草自为萤。”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一:“五更晓色来书幌,半月寒声落画簷。”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岱 ,字 次岳 ……《清明》云:‘忽忽春光过半时,浴蚕天气雨如丝,无端柳色侵书幌,忆着河桥折处枝。’”

药栏

芍药之栏。泛指花栏。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竹斋》:“向岭分花径,随阶转药栏。” 唐 杜甫 《宾至》诗:“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出香闺数重,药栏花拥,盈盈莲步香尘动。”《儒林外史》第八回:“先人敝庐可蔽风雨;就是琴、罇、罏、几,药栏,花榭,都也还有几处,可以消遣。”一说,药、栏同义,指一物。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上:“今园廷中药栏,栏即药,药即栏,犹言围援,非花药之栏也。有不悟者,以为藤架蔬圃,堪作切对,是不知其由,乖之矣。”

白贲

朴素无华的装饰。《易·贲》:“上九,白賁无咎。” 王弼 注:“处饰之终,饰终反素,故在其质素,不劳文饰而无咎也。” 唐 武则天 《改元光宅赦文》:“宜从白賁之象,以辅黄中之运。” 明 张居正 《贺傅少崖少司寇三品奏最序》:“盖 孔子 筮而遇白賁之繇,曰舍之,谓其徒白而无采也。” 章炳麟 《与王鸣鹤书》:“其绪言为文辞,竺学而不文,白賁也。”

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玄文

(1).黑色的花纹。《楚辞·九章·怀沙》:“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 姜亮夫 校注:“玄文,黑文也。”

(2).指 汉 扬雄 的著作《太玄》。 汉 扬雄 《法言·问神》:“育而不苗者,吾家之 童乌 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唐 陆龟蒙 《纪事》诗:“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

(3).泛指可以传世的著作。 清 孙枝蔚 《慰雷伯吁丧幼子》诗:“玄文当付谁,无儿诚足伤。”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序》附记:“门人好学,预我玄文。”

(4).朝廷的诏令,或圣旨。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太尉扬州牧表》:“玄文既降,雕牒增辉。”

(5).犹天文,天象。《法苑珠林》卷六:“仰鉴玄文,俯躬惩劝。日月之用,其大矣哉。”

(6).犹言天书,神仙所写的文字。 明 高启 《梦游山》诗:“命与 卫叔卿 ,共读《金蕋篇》,玄文不可识,謫归一千年。”

(7).指深奥的文字。 清 龚自珍 《为龙泉寺募造藏经楼启》:“ 明 之士大夫,席承平之清暇,往往探祕典、问玄文, * 盛有述作。”

俗疑

世俗人的疑惑。 汉 徐干 《中论·覈辩》:“利口者,心足以见小数,言足以尽巧辞,给足以应切问,难足以断俗疑。”

风尘

(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染丝

将丝染色。喻受人薰陶感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夫才有天资,学慎始习,斲梓染丝,功在初化。器定綵成,难可翻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墨翟 悲於染丝,是之谓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