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开元寺

作者:朱庆馀 朝代:唐代

题开元寺原文

西入山门十里程,粉墙书字甚分明。
萧帝坏陵深虎迹,广师遗院闭松声。
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
何必更将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

诗词问答

问:题开元寺的作者是谁?答:朱庆馀
问:题开元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朱庆馀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庆馀名句大全

朱庆馀题开元寺书法欣赏

朱庆馀题开元寺书法作品欣赏
题开元寺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15-32

参考注释

入山

(1).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

(2).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许杰 《<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会里,也并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

里程

(1) 行程

(2) 比喻过程

曲折的里程

粉墙

用石灰等涂料抹墙

书字

文字。 清 顾炎武 《延平使至》诗:“万里干戈传御札,十行书字识天颜。”《红楼梦》第一○八回:“ 湘云 道:‘三姐姐走了,曾有书字回来么?’”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坏陵

汉 蔡邕 所撰《琴操》中的十二曲,传为 伯牙 所作。 唐 李商隐 《蜀桐》诗:“枉教紫凤无栖处,斵作秋琴弹《坏陵》。” 朱鹤龄 注:“《琴操》十二曲曰《坏陵》, 伯牙 所作。”

松声

松涛声。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俯视崝嶸,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宋 王安石 《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墻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长廊

(1) 一般为有顶的通道,尤指通到分隔间或房间的通道

(2) 有顶的游廊

(3) 北京颐和园的游廊

形影

(1) 物体和身影

形影不离

(2) 身体的影子

她的形影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石壁

有相当高度、表面呈垂直或悬垂的悬崖或峭壁

尘昏

尘积昏暗。 唐 朱庆馀 《题开元寺》诗:“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 宋 范成大 《以狨坐覆蒲龛中》诗:“蠹蚀尘昏度几年,蒙茸依旧软如绵。” 明 刘基 《夜夜曲》:“故镜尘昏难远照,故衣絮敝无新暖。”

客姓

在一姓聚族而居的村庄中称外来户的姓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眼前人

(1).指新欢。 唐 元稹 《莺莺传》:“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2).指当时有关人士。 明 归有光 《与沉敬甫书》之十一:“《书张贞女狱事》,当附死事之后,但伤訐直,不便於眼前人,祕之。”

浮生

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閒愁闷。” 茅盾 《追求》三:“永别了!如梦的浮生,谜一样的人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