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

作者:李元嘉 朝代:唐代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原文

乾象开层构,离明启少阳。
卜征从献吉,守器属元良。
逖矣凌周诵,遥哉掩汉庄。
好士倾南洛,多才盛北场。
地分丹鹫岭,途间白云乡。
储诚虔晓夕,宸爱积炎凉。
珠璧连霄汉,万物仰重光。

诗词问答

问: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的作者是谁?答:李元嘉
问: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元嘉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元嘉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_2

参考注释

乾象

天象。旧以为天象变化与人事有关。《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仰观乾象,参之人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乾象之大,列星之伙,何为分野止繫中国?”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二折:“早晨间占《易》理,夜后观乾象。” 清 广东 新武生 《黄萧养回头》:“牝鸡司晨操权柄,奸雄当道遍朝廷。漦龙流毒乾象暗,狡兔生存走狗烹。”

层构

高耸而多重的建筑物。 汉 枚乘 《七发》:“连廊四注,臺城层构。”《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三国 魏 韦诞 《景福殿赋》:“瞻大厦之穹崇,结层构而高驤。” 唐 黄滔 《馆娃宫赋》:“往日层构,兹辰古壕。”

离明

(1).日;日光。语本《易·离》:“离为火,为日。” 孔颖达 疏:“离为火,取南方之行也;为日,取其日是火精也。”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故气炎日永,离明火中,槿荣任露,莲花胜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峨峨南岳,烈烈离明。” 宋 王安石 《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重轮庆自离明发,内壤阴随解泽消。”

(2).喻指君上的明察。 宋 李纲 《上渊圣皇帝实封言事奏状》:“伏望陛下运以乾刚,照以离明,为宗社生灵大计,断而行之。” 宋 王安石 《谢李舜举赐诏书药物表》:“况远跡久孤之地,实邇言易间之时,而离明昭晰于隐微,解泽频繁于疏逖。”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皇太子则离明之照,盛于两作;前星之曜,增辉紫极。”

少阳

(1).东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邪絶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少阳,东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东方少阳,日月所出。” 王闿运 《衡阳常氏家庙碑》:“前设大殿,户向少阳。”

(2).东宫。太子所居。《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少阳。” 李善 注:“正体,太子也……少阳,东宫也。”

(3).后以指太子。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式载明两,实惟少阳;既称上嗣,且曰元良。”《旧唐书·李密传》:“始曀明两之暉,终干少阳之位。”

(4).《易》“四象”之一。《易》以七为少阳。《易·繫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 唐 孔颖达 疏:“每一爻有三变……其两多一少为少阳者,谓三揲之间,或有一箇九、有一箇八而有一箇四,或有二箇八而有一箇五,此为两多一少也。如此三变既毕,乃定一爻。”

(5).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手少阳经为三焦经,足少阳经为胆经。

(6).见“ 少扬 ”。

卜征

占卜巡狩之吉凶。古时帝王五年一巡狩,先卜问吉凶,五年五卜,都得吉兆才出行。《左传·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而岁习其祥,祥习则行,不习则增,修德而改卜。” 汉 张衡 《东京赋》:“卜征考祥,终然允淑。” 南朝 宋 颜延年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岳滨有和会,祥习在卜征。”

从献

谓古代祭祀或飨食献酒后,以燔肉或炙肝置于俎上从而荐之。凡献皆有从,加爵非献则无。《周礼·夏官·量人》:“凡祭祀,饗宾,制其从献脯燔之数量。”《诗·小雅·楚茨》“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 汉 郑玄 笺:“燔,燔肉也;炙,肝炙也:皆从献之俎也。” 孔颖达 疏:“言从献者,既献酒,即以此燔肉从之,而置之在俎也。” 朱熹 集传:“《特牲》:主人献尸,宾长以肝从;主妇献尸,兄弟以燔从。”

守器

(1).守护国家的重器。器,指象征君权的器物,如祭器、车服等。《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杜预 注:“名,爵号;器,车服。”

(2).指所守护的重器。《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 郑 商。 宣子 謁诸 郑伯 , 子产 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3).封建时代太子主宗庙之器,因借指太子。《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赞》:“二象垂则,三星丽天。树嫡惟长,义匪求贤。方为守器,植命不延。”《南史·齐武帝诸子等传论》:“守器之重,邦家所冯,观 文惠 之在东储,固已有亏令德,向令负荷斯集,犹当集於祸败。”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然圣人千虑,失於知子,以正万国,轻易元良,废守器之长,立不才之庶。兆乱之萌,於是乎在。”《旧唐书·燕王忠传》:“且今之守器,素非皇嫡。”

(4).谓保持本来的器质。 三国 魏 嵇康 《四言》诗:“思友山林,抱朴山嵋,守器殉业,不能奋飞。”

元良

(1).大善,至德。《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孔 传:“天子有大善,则天下得其正。”《书·泰誓中》:“剥丧元良,贼虐諫辅。” 蔡沉 集传:“元良, 微子 也;諫辅, 比干 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剥丧元良,凌辱神主。” 清 黄遵宪 《三哀诗·哀唐韨臣明经》:“今当 尧 舜 朝,益宜简元良。” * 《挽陈毅同志》诗:“久被病魔折,元良竟丧生。”

(2).太子的代称。《礼记·文王世子》:“一有元良,万国以贞,世子之谓也。” 南朝 梁 沉约 《立太子恩诏》:“元良之寄,有国莫先,自昔哲后,降及近代,莫不立储树嫡,守器承祧。”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一:“ 太宗 以元良未立,虽意在 真宗 ,尚欲遍知诸子。”《清史稿·世祖纪二》:“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 玄燁 , 佟氏 所生,岐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

多才

具有多种多样技术、学问

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地分

(1).军队的驻地。《尉缭子·分塞令》:“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地分,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一本作“ 分地 ”。

(2).分封之地;领地。《汉书·高帝纪下》:“又加惠於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亡上下之分。”《北史·宕昌传》:“姓别自为部落,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摄, 宕昌 即其一也。”

(3).地区,地段。 宋 苏辙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 江 湖 诸路,自来皆係出米地分。”《元史·河渠志一》:“ 沧州 地分,水面高於平地,全藉隄隁防护。”

(4).犹地位。 唐 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述庵书》:“若夫 江 浙 学差,皆三品以上大员,出膺任使,地分既高,卓然自立。”

(5).犹地步。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我直捱到这地分,在野店荒村,被疾病缠身,举目也那无亲,只有你你你 张仪 是故人。”

鹫岭

(1). 鹫山 。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 雪山 罗汉之论, 鷲岭 菩提之法,本无极际,何可胜言。” 倪璠 注:“ 鷲岭 在 王舍城 ,梵云 耆闍崛山 是也。” 唐 李邕 《<东林寺碑>序》:“ 尼邱 啟於 夫子 , 鷲岭 保於 释迦 。” 清 张芳 《黛史》:“ 鷲岭 之言,有色诸天,兼乎粗妙,形坠即欲,情超即禪,分界有三,本一境耳。”

(2).借指佛寺。 宋 苏轼 《海会殿上梁文》:“庶几 鷲岭 之雄,岂特 鵞湖 之冠。” 明 夏完淳 《题昆山水月殿》诗:“ 鷲岭 岧嶢 谷水 阴, 崑山 迢递快登临。” 清 纳兰性德 《桂》诗:“露铸鸞釵色,风薰 鷲岭 香。”

(3).指 杭州 灵隐寺 前 飞来峰 。 飞来峰 又名 灵鹫 ,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 鷲岭 鬱岧嶢,龙宫隐寂寥。”

白云乡

《庄子·天地》:“乘彼白云,游于帝乡。”后因以“白云乡”为仙乡。旧题 汉 伶玄 《飞燕外传》:“吾老是乡矣,不能效 武皇帝 ( 汉武帝 )求白云乡也。”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何由首西路,目断白云乡。”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诗:“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 宋 陈师道 《再和寇十一》之二:“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诚虔

虔诚,真诚恭敬。《再生缘》第六三回:“斋戒过,秉诚虔,薰沐画描敬佛尊。” 郭沫若 《今昔集·今天创作的道路》:“这一幕伟大的戏剧,这一篇崇高的史诗,只等有耐心的、谦抑诚虔、明朗健康的笔来把它写出。”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七:“这便是那位大学生,那位诚虔的基督教徒。”

晓夕

犹日夜。《后汉书·马援传》:“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宋 梅尧臣 《碧云騢》:“其妻晓夕在 籍 家, 沔 晓夕在南省前 陈 家。” 孙旭 《悼周总理》诗:“日理万机尽劳瘁,为党为民无晓夕。”

炎凉

热和冷,比喻对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亲热,或者冷淡的不同态度

世态炎凉

珠璧

(1).珍珠与璧玉。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沙砾无量,而珠璧甚尠;鹰隼屯飞,而鸞凤罕出。” 钱锺书 《管锥编·太平广记·钱可通神》:“贿赂必以其道……否则叱尔嗟来,乞人不屑,珠璧而暗投焉,反致案剑相眄耳。”

(2).喻指皎洁的光辉,光亮。 唐 李善 《上<文选注>表》:“伏惟陛下经纬成德,文思垂风。则大居尊,耀三辰之珠璧;希声应物,宣六代之云英。” 宋 陆游 《云门溪上独步》诗:“泉响珮环鸣暗壑,月明珠璧散疏林。”

(3).比喻珍贵之物。 宋 苏轼 《近以月石砚屏献范子功》诗:“故将屏砚送两 范 ,要使珠璧栖窗櫺。” 明 胡侍 《真珠船·文选》:“ 汉 魏 六朝,文风最盛,士率能言,其採择所遗,亦多珠璧, 唐 以来,鲜能企及。”

连霄

连天;满天。 宋 苏辙 《舜泉复发》诗:“连霄暑雨源初接,发地春雷夜有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连天地叫杀不住,齐吹画角,愁云蔽日,杀气连霄。”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重光

(1) 光复,再次见到光明

(2) 摄影时重复曝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