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姚令公驾幸温汤喜雪应制

作者:苏绾 朝代:唐代

原文

汉主新丰邑,周王尚父师。
云符沛童唱,雪应海神期。
林变惊春早,山明讶夕迟。
况逢温液霈,恩重御裘诗。

诗词问答

问:《奉和姚令公驾幸温汤喜雪应制》的作者是谁?答:苏绾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全唐诗:卷113_8

参考注释

汉主

汉朝君主

汉主不以为疑。——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丰邑

(1).美好富厚的城邑。《后汉书·丁鸿传》:“及封功臣,帝令各言其乐,诸将皆占丰邑美县。”

(2). 周文王 所作邑,以为都。《史记·周本纪》:“﹝ 西伯 ﹞伐 崇侯虎 ,而作 丰邑 ,自 岐下 而徙都 丰 。”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丰 在 京兆 鄠县 东,有 灵臺 。”

(3). 汉高祖 故乡。《汉书·高帝纪上》:“ 高祖 , 沛 丰邑 中阳里 人也。”

(4).借指 汉高祖 。《艺文类聚》卷四七引 南朝 梁 刘孝绰 《司空安成康王碑铭》:“昔者 重华 文命 ,并胄 高阳 之苗; 丰邑 舂陵 ,俱纂帝 尧 之绪。”

(5).指 新丰 。在 骊山 附近。 唐 武平一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 丰邑 模犹在, 驪宫 迹尚存。”

父师

(1).即太师。上古三公之一。《书·微子》:“ 微子 若曰:‘父师、少师, 殷 其弗或乱正四方。’” 孔 传:“父师,太师。”《汉书·五行志上》:“降及於 殷 , 箕子 在父师位而典之。” 颜师古 注:“父师,即太师, 殷 之三公也。 箕子 , 紂 之诸父而为太师,故曰父师。”

(2).即大司成。太子的师傅,掌国学之教。《礼记·文王世子》:“乐正司业,父师司成。” 孔颖达 疏:“父师,主太子成就其德行也。” 孙希旦 集解:“父师,即大司成也。乐正掌国学之政,故世子之学业,乐正之所主;大司成总国学之教,故世子学业之成,大司成之所主也。”

(3).上古告老还乡的大夫。《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就先生而谋賔介” 汉 郑玄 注:“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於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士名曰少师。”

(4).对长者的尊称。《汉书·叙传上》:“是所望於父师矣。” 颜师古 注:“齿为诸父,尊之如师,故曰父师。”

(5).对师长的敬称。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於是推本 尧 舜 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 宋 周必大 《池阳四咏》之二:“向来稍喜《唐风集》,今信 樊川 是父师。”

(6).指基督教传教士。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洎 元 明 时,虽有一二景教父师,以教理暨历算质学于 中国 ,而其道非盛。”

云符

云彩显示的符瑞。 晋 陆云 《盛德颂》:“仰镜天文,五纬同晷;俯察云符,神母爰止。” 明 王世贞 《玄岳太和山赋》:“ 宛委 探书, 浮提 副墨,玉蹀金题,云符秘策。”

神期

(1).谓神的意愿。《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远协神期,用彰世祀。” 吕向 注:“远合於鬼神之间,用明代祠祀之礼也。”

(2).犹心期。谓彼此深切了解。《文选·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神期恒若存,德音初不忘。” 张铣 注:“心於神明期恒如存也,思接德音之初,于今不忘。”

惊春

谓花木于春日来临时迅速萌发。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开芳及雉节, * 吝惊春。” 唐 阎伯璵 《盐池赋》:“入泽遐窥,喜晴天之速曙;隔林斜望,讶琼树之惊春。”

温液

(1).温热的水。 晋 陆机 《园葵》诗:“时逝柔风戢,岁暮商飈飞。曾云无温液,严霜有凝威。”

(2).指温泉。《文选·张衡<东京赋>》:“温液汤泉,黑丹石緇。” 薛综 注:“言温液即汤泉之流。” 唐 皇甫冉 《温泉即事》诗:“树含温液润,山入繚垣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