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赐太师致仕文彦博五言六韵诗一首

作者:苏颂 朝代:宋代

原文

晓日清明霁,华林物色新。
诏颁慈惠宴,恩厚老成人。
衮冕三川客,杯觞四府臣。
献酬同饱德,恺乐尽含醇。
帝惜营丘去,民思尹氏均。
宸章一褒贲,道不愧如仁。

诗词问答

问:《恭和御制赐太师致仕文彦博五言六韵诗一首》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晓日

(1).朝阳。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诗:“影近画梁迎晓日,香随緑酒入金杯。” 元 郝经 《贤台行》:“晓日曈曨赤羽旗, 燕王 北面亲前席。”《花月痕》第五回:“誊写毕,窗纸上早已晓日曈曈了。”

(2).引申为清晨。 唐 张九龄 《郡中每晨兴辄见群鹤东飞至暮又行列而返甚和乐焉遂赋以诗》:“晓日东田去,烟霄北渚归。”

清明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华林

即华林部。明代南京一戏班名

华林于西肆。——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物色

(1) 牲畜的毛色

(2) 按一定标准去访求

乃令以物色访之。——《后汉书·严光传》

物色人才

为巡船所物色。——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瞅见;看到

免亲友物色

(4) 风物;景色

(5) 各种物品

慈惠

犹仁爱。《左传·成公十二年》:“於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 汉 徐干 《中论·谴交》:“乡有大夫,必有聪明慈惠之人,使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皇太子某睿哲温文,宽和慈惠。”《西游记》第四七回:“虽则恩多还有怨,纵然慈惠却伤人。” 柔石 《二月》一:“一副慈惠的微笑,在他两颊浮动着。”

恩厚

仁爱笃实。《汉书·路温舒传》:“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后汉书·刘虞传》:“ 虞 以恩厚得众,怀被 北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弓兵伺候了老爷十多年,老爷平日待我们十分恩厚,不过缺苦官穷,有心要调剂我们,也力不从心罢了。”

老成人

(1).年高有德的人。《书·盘庚上》:“汝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书》之二:“数百年礼义之门,而足下於今为老成人,在乎慎重学术,以表厉后生。”

(2).指年老敦厚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两个年轻小子,天天在一起,没有一个老成人在旁边,他两个便无话不谈,真所谓‘言不及义’,那里有好事情串出来。”

(3).特指旧臣。《诗·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朱熹 集传:“老成人,旧臣也。”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 孔戣 ﹞今年纔七十,筋力耳目,未觉衰老,忧国忘家,用意深远,所谓朝之耆德老成人者。” 宋 苏洵 《管仲论》:“ 晋 袭 文公 之餘威,得为诸侯之盟主者,百有餘年,何有?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

(4).练达持重的人。 唐 杜牧 《唐故宣州观察使御史大夫韦公墓志铭》:“公幼不戏弄,冠为老成人,解褐得官,出羣众中,人不敢旁戏嫚。”《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当那进退维谷的时候,便是个练达老成人,也祇得如此,何况你。”

衮冕

(1).衮衣和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国语·周语中》:“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 韦昭 注:“衮,衮龙之衣也;冕,大冠也。公之盛服也。”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梦宰相过岭四人》:“ 蔡丞相 持正 为府界提举日,有人梦至一官居,堂宇高邃,上有具衮冕而坐者四人。” 清 戴名世 《曲阜县圣庙塑像议》:“而 唐 开元 中遂出王者衮冕之服以衣矣。” 钱玄 《三礼名物通释·衣服·服制》:“上古礼服服制,大别为冕服、弁服、冠服三等。依经传所述,则冕服分为六,弁服三,冠服二……冕服六:大裘、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其冕则同,其服皆玄衣、纁裳,赤韍纯朱,但各服绣繢之章不同。”历代皇帝、皇太子、郡王、公卿等均服用衮冕,但其形制相异。参阅 周锡保 《中国古代服饰史》第二章。

(2).穿衮服时所用的冕。《新唐书·车服志》:“首饰大小华十二树,以象衮冕之旒。”《宋史·舆服志四》:“衮冕十有二旒,其服十有二章,以享先王。”

(3).谓登朝入仕。《后汉书·孔僖传》:“﹝ 崔篆 ﹞尝劝 子建 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

三川

(1).三条河流的合称,所指不一。(1) 西周 以 泾 、 渭 、 洛 为三川。《国语·周语上》:“ 幽王 二年, 西周 三川皆震。” 韦昭 注:“三川, 涇 、 渭 、 洛 ,出於 岐山 。”(2) 东周 以 河 、 洛 、 伊 为三川。《战国策·秦策一》:“亲 魏 善 楚 ,下兵三川。”《文选·鲍照〈咏史〉》:“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有 河 、 洛 、 伊 ,故曰三川。”

(2).指洛阳。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阳》诗:“前登 阳城 路,日夕望三川。” 唐 王维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云旗蔽三川,画角发龙吟。” 赵殿成 注:“《史记》索隐:三川,今 洛阳 也。”

杯觞

(1).酒杯。《三国志·吴志·胡综传》:“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或推引杯觴,搏击左右。”

(2).指行酒、饮酒。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觴以羹沸。” 唐 刘禹锡 《戏赠乐天兼见示》诗:“ 白 家唯有杯觴兴,欲把头盘打少年。”

饮酒器皿的统称。 唐 温庭筠 《醉歌》:“锦袍公子陈盃觴,拨醅百瓮春酒香。”

四府

(1). 西汉 以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府为四府。《汉书·赵充国传》:“詔举可护羌校尉者,时 充国 病,四府举 辛武贤 小弟 汤 。” 王先谦 补注引 胡三省 曰:“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府也。”

(2).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或太傅)府为四府。《后汉书·赵典传》:“ 建和 初,四府表荐,徵拜议郎,侍讲禁内,再迁为侍中。” 李贤 注:“四府,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府也。”《后汉书·虞诩传》:“ 脩 ( 李脩 )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 詡 议。” 李贤 注:“四府谓太傅、太尉、司徒、司空之府也。”

献酬

亦作“献醻”。 1.谓饮酒时主客互相敬酒。《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郑玄 笺:“始主人酌宾为献,宾既酌主人,主人又自饮酌宾曰醻。”《史记·孔子世家》:“献酬之礼毕, 齐 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 唐 朱湾 《奉使设宴戏掷笼筹》诗:“献酬君有礼,赏罚我无私。” 清 孙枝蔚 《中秋夜与同幕者把杯》诗:“但恨坐一室,无人互献酬。”

(2).泛指斟饮。 宋 陆游 《龟堂独酌》诗之二:“一榼兰溪自献酬,徂年不肯为人留。”

(3).酬答;应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 宋 秦观 《次韵刘逊父以宁斋诗二轴作以还之》:“明珠白璧堪投报,细草幽花入献酬。” 清 尤侗 《病约三章》:“僕病未能,献酬笔墨,东涂西抹,少作狼藉,老至頽唐,勉强塞白。”

饱德

(1).饱受恩德。语出《诗·大雅·既醉序》:“《既醉》,太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隋书·音乐志下》:“饮和饱德,恩风长扇。” 唐 孙揆 《灵应传》:“醉酒饱德,蒙惠诚深。”

(2).谓充满高尚品德。 唐 杨炯 《隰川县令李公墓志铭》:“居常饱德,不言 何氏 之万钱;直置当仁,岂特 于公 之駟马。”

恺乐

庆祝作战胜利的军乐。《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师大献,则令奏愷乐。” 郑玄 注:“愷乐,献功之乐。”《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鉞以先,愷乐献於社。” 清 李必恒 《铙歌·大恺》:“奏愷乐,歌《彤弓》。”

安乐。《新唐书·柳泽传》:“乃今蠲烦省徭,法明德举,万邦愷乐,室家胥欢。”

营丘

(1).古邑名。在今 山东省 淄博市 临淄 北,以 营丘山 而得名。 周武王 封 吕尚 于 齐 ,建都于此。后改名 临淄 。《史记·齐太公世家》:“ 武王 已平 商 而王天下,封师 尚父 于 齐 营丘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营丘 ,在 青州 临淄 北百步外城中。”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吕尚 , 磻溪 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 营丘 。” 唐 李白 《鞠歌行》:“一举钓六合,遂荒 营丘 东。”一说在今 昌乐县 东南, 春秋 时名 缘陵 , 汉 置 营陵县 。

(2). 晋 时郡名。 东晋 时,数万家中原流民向北投奔 前燕 慕容廆 , 廆 于 汉 辽西 临渝县 地安置 青州 ,别置 营丘郡 。地在今 辽宁省 沉阳市 西。见《晋书·慕容廆载记》。

(3).指 宋 画家 李成 。 成 , 营丘 人,以山水画知名。 宋 苏轼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诗之一:“縹緲 营丘 水墨仙,浮空出没有无间。” 宋 陆游 《舍北晚眺》诗之一:“ 樊川 诗句 营丘 画,尽在先生拄杖边。” 金 段成己 《题<秋暮山行图>》诗:“问公何从得此本,笔势髣髴 营丘 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元章 时已无 李 矣,何近日 营丘 之纷纷耶!”

民思

犹民意。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息肩缠民思,灵鉴集朱光。”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皇心凭容物,民思被歌声。”

尹氏

官名。掌管册命臣工之事。《书·大诰》:“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 孔颖达 疏:“尹,正也。诸官之正,谓卿大夫。”

宸章

皇帝所作的诗文。 唐 王维 《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诗:“宸章类河汉,垂象满中州。” 宋 王安石 《和御制赏花钓鱼》诗之一:“宸章独与春争丽,恩许賡歌岂易陪。” 明 张居正 《宝谟记》:“我 太祖 、 成祖 ……御藻宸章,壼范内训,藏之天府者,彪炳焕烂,莫可殫述矣。”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龙井寺》:“ 高宗纯皇帝 ……旬日之中,翠华四至,亲洒宸章三十有一,自来名胜莫之能比。”

不愧

无愧于;名副其实

不愧为艺术大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