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会稽之任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送欧阳会稽之任原文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
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
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
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
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
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
应须枉车过,为我访荷裳。

诗词问答

问:送欧阳会稽之任的作者是谁?答:王昌龄
问:送欧阳会稽之任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欧阳会稽之任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王昌龄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昌龄名句大全

王昌龄送欧阳会稽之任书法欣赏

王昌龄送欧阳会稽之任书法作品欣赏
送欧阳会稽之任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142_18

参考注释

怀禄

留恋爵禄。《晏子春秋·问上一》:“尽忠不豫交,不用不怀禄, 晏子 可谓廉矣。”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怀禄贪势,不能自退。” 宋 王安石 《戴不胜》诗:“怀禄詎有耻,知命乃无忧。”

心赏

(1).犹心爱。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2).心情欢畅。 唐 杨炯 《李舍人山亭诗序》:“唯谈笑可以遣平生,唯文词可以陈心赏。” 宋 欧阳修 《伊川独游》诗:“身闲爱物外,趣远谐心赏。”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砚石,古今所贵……吾是以中心好之,拊之抱之,浴之澡之,心赏神怡,而不可以告客者也。”

东流

(1) 水向东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向东流的水,泛指河川

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移会

旧制官府文书的一种。《清会典·礼部四·清吏司四》“凡官文书,上行下行平行各别其制”原注:“通政司大理寺行文,除各部院用咨外,餘皆用移会。”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叛噬》:“一切公文移会,不得賚发,俱送本帅拆看。”

缓带

(1).宽束衣带。形容悠闲自在,从容不迫。《穀梁传·文公十八年》:“姪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人缓带。” 杨士勋 疏:“缓带者,优游之称也。”《汉书·匈奴传赞》:“使边城守境之民父兄缓带,稚子咽哺。”《晋书·羊祜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子玉同年》:“塞垣高垒深沟地,幕府轻裘缓带时。”

(2).犹解带。《后汉书·鲍昱传》:“初, 德 被病数年, 昂 俯伏左右,衣不缓带。”

纷杂

多而乱;杂乱

那个集市虽小,却显得很纷杂

钱头纷杂如麻

渔舟

渔船

讼堂

旧时审理诉讼案件的场所。 唐 王昌龄 《送欧阳会稽之任》诗:“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元 王恽 《简寄庞云卿》诗:“讼堂归去早,揔是钓诗钩。” 清 赵翼 《簷曝杂记·镇安民俗》:“前后在任几两年,仅两坐讼堂,郡人已叹为无留狱,则简僻可知也。”

逶迤

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文选·刘峻·广绝交论》

逶迤退食。——《后汉书·杨秉传》

五岭逶迤腾细浪。——毛 * 《长征》

回溪

亦作“ 迴谿 ”。亦作“廻溪”。回曲的溪流。 汉 枚乘 《七发》:“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絶区兮临迴溪。”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迴谿縈曲阻,峻阪路威夷。” 唐 李白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诗:“迴谿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明 何景明 《沅州道中》诗之二:“钩云盘曲磴,沿月遡廻溪。”

迴谿:见“ 回谿阪 ”。

飞鸟

(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

(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朝雨

晨雨。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 渭城 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春。” 唐 归仁 《题贾岛吟诗台》诗:“天悲朝雨色,岳哭夜猿声。”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一·贤臣》:“ 列精子高 听行乎 齐湣王 ,善衣练布衣,白縞冠,顙推之履,特会朝雨,袪步堂下。”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辉辉

(1).显赫貌。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君侍华轂,辉辉王涂。”

(2).光耀貌。 北周 庾信 《灯赋》:“辉辉朱烬,焰焰红荣。” 唐 杜甫 《不寐》诗:“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 宋 曾巩 《照影亭》诗:“河流縈槛色辉辉,无数幽禽入镜飞。”

(3).亮光。 唐 杜甫 《见萤火》诗:“却绕井栏添箇箇,偶经花蕊弄辉辉。”

(4).光泽,润泽。 唐 张鷟 《游仙窟》:“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

煇煇:明亮貌。 唐 韩濬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灼灼千门晓,煇煇万井春。”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卷一:“日月煇煇於外,其贼在於内。”

赤色貌。《文选·张衡<西京赋>》:“金戺玉阶,彤庭煇煇。” 薛综 注:“煇煇,赤色貌。”

暧暧

(1).昏昧不明貌。《楚辞·离骚》:“时曖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佇。” 王逸 注:“曖曖,昏昧貌。” 洪兴祖 补注:“曖,日不明也。” 汉 崔瑗 《座右铭》:“在涅贵不淄,曖曖内含光。” 明 何景明 《述归赋》:“尘曖曖以蔽空兮,风发发而扬衢。”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暧暧的暮色里瞥见 愫芳 含着泪光的大眼睛。”

(2).迷蒙隐约貌。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曖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一丽女兮,碧渚之崖。曖曖也,非云非雾,如烟如霞。” 清 姚燮 《春江曲》:“英英在岸波香暖,曖曖当舷客心醉。”

(3).繁茂貌。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淙淙悬溜,曖曖荒林。” 唐 孟郊 《献襄阳于大夫》诗:“物色增曖曖,寒芳更萋萋。”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高士

志趣、品行高尚的人;超脱世俗的人,多指隐士

吾闻鲁连先生, 齐国之高士也。——《战国策·赵策》

青春期

指以 * 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泛指青春期的年龄,男孩一般是13到16岁,女孩11到14岁

上皇

(1).天帝。《庄子·天运》:“监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谓上皇。”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里濑》诗:“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誚。”

(2). 楚 人亦用以称 东皇太一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王逸 注:“上皇,谓 东皇太一 也。”

(3).太古的帝皇。 汉 郑玄 《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於上皇之世。” 孔颖达 疏:“上皇,谓 伏牺 ,三皇之最先者。” 唐 钱起 《衡门春夜》诗:“不厌晴林下,微风度葛巾。寧唯北窗月,自谓上皇人。”

(4).太上皇的简称。 唐 颜真卿 《皇帝即位贺上皇表》:“伏承陛下命皇太子践祚改元,皇帝上陛下尊号曰上皇天帝。” 唐 黄滔 《马嵬》诗之一:“鸣泉亦感上皇意,流下陇头呜咽多。”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上皇於宫中亲择数件与之,贯以献 金 主,果大喜。”

应须

(1).应当;应该。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人物应须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老残游记》第十回:“你既明白这个道理,应须知道好即是坏,坏即是好,同那月球的明暗,是一个道理。”

(2).一应所需。《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以御史中丞 裴冕 兼左庶子, 陇西郡 司马 刘秩 试守右庶子……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於当路自供。”

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荷裳

(1).用荷叶做衣服,示其人之高洁。语本《楚辞·离骚》:“製芰荷以为衣兮,雧芙蓉以为裳。” 南朝 宋 傅亮 《芙蓉赋》:“咏 三閭 之披服,美兰佩而荷裳。”

(2).指隐逸者之服。 唐 刘长卿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诗:“詔书徵拜脱荷裳,身去 东山 闭草堂。”

(3).借指高人隐士。 唐 王昌龄 《送欧阳会稽之任》诗:“应须枉车歇,为我访荷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