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阁会宴应製

作者:杨亿 朝代:宋代

龙图阁会宴应製原文

册府藏书在紫微,退朝稽古助论思。
中天召宴衢樽满,乙夜观文列象垂。
綵鳯翩翻巢绮阁,灵龟夭矫冠金碑。
大风发唱群臣和,元首康哉庶绩熙。

诗词问答

问:龙图阁会宴应製的作者是谁?答:杨亿
问:龙图阁会宴应製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亿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亿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册府

(1).古时帝王藏书的地方。《晋书·葛洪传论》:“紬奇册府,总百代之遗编;纪化仙都,穷九丹之祕术。”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窥上帝之兵鈐,入先王之册府。” 宋 陆游 《纵笔》诗:“归从册府犹披卷,了却官书更赋诗。”

(2).帝王册书的存放处。 唐 司空图 《上考功》:“ 洛 下则神仙 元礼 ,威振边陲; 江 南则谈笑 谢公 ,勋高册府。”

(3).文坛,翰苑。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 褚河南 风标特峻,早鏘声於册府。”

藏书

收藏的图书

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很多

紫微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晋书·天文志上》:“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之作三十韵》:“紫微临六角,皇极正乘舆。”《云笈七籤》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树。”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象天河而凿池,拟紫微而建阁。”参见“ 紫微垣 ”。

(2).指帝王宫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乃立 灵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为辅。” 张载 注:“ 紫微 ,至尊宫,斥京师也。”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 紫微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和鸣双凤喜来仪,三殿花香入 紫微 。”

(3).亦作“ 紫薇 ”。 唐 开元 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唐 李嘉祐 《和张舍人中书宿直》:“ 汉 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紫微乐暇日,披襟咏风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紫微原为帝星,以其政事之所从出,故中书省亦谓之紫微,而舍人为紫微郎。”《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当时有中书舍人 钱易 ,字 希白 ……久住紫薇,意欲一歷外任。”

退朝

朝见君毕而退

退朝乃告同人。——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稽古

考察古事。《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汉书·武帝纪赞》:“ 高祖 拨乱反正, 文 景 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闕焉。”《晋书·裴頠传》:“博学稽古,自少知名。”《明史·邓继曾传》:“割恩以定礼,稽古以崇孝。” 清 方文 《单质生见访僧舍并惠三忠集畣此》诗:“稽古式芳躅,怀忠耿遐眷。”

论思

议论、思考。特指皇帝与学士、臣子讨论学问。 汉 班固 《两都赋》序:“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唐 李百药 《安德山池宴集》诗:“朝宰论思暇,高宴临方塘。”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 金华 讲殿共论思, 圣祖 文宗 旧典貽。” 梁启超 《军机大臣署名与立宪国之国务大臣副署》:“君上日与廷臣前席论思。”

中天

天空;天顶

一轮明月高悬中天

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衢樽

见“ 衢尊 ”。

乙夜

二更时候,约为夜间十时。《后汉书·百官志三》“左右丞” 刘昭 注引 蔡质 《汉仪》:“凡中宫漏夜尽,鼓鸣则起,鐘鸣则息,卫士甲乙徼相传。甲夜毕,传乙夜,相传尽五更。”《旧唐书·李百药传》:“杂以文咏,间以玄言,乙夜忘疲,中宵不寐。”《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 羲 兄弟默然不从,自甲夜至五鼓” 元 胡三省 注:“夜有五更:一更为甲夜,二更为乙夜,三更为丙夜,四更为丁夜,五更为戊夜。” 清 赵翼 《邸抄》诗之二:“由来乙夜观今古,总作旋枢布政优。”

观文

(1).观赏文采。 唐 许敬宗 《奉和秋暮言志应制》:“凝宸閲栖亩,观文佇少微。”

(2). 宋 代观文殿学士的简称。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丁文简公 度 罢参知政事,为 紫宸殿 学士,即 文明殿 学士也。 文明 本有大学士,为宰相兼职,又有学士,为诸学士之首。后以‘文明’者, 真宗 謚号也,遂更曰 紫宸 。近世学士,皆以殿名为官称,如 端明 、 资政 是也。 丁 即受命,遂称曰 丁紫宸 。议者又谓 紫宸 之号非人臣之所宜称,遽更曰 观文 。”

翩翻

(1).上下飞动貌。 唐 王昌龄 《灞上闲居》诗:“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 宋 朱淑真 《春日行》:“何处飞来双蛺蝶,翩翻飞入寻香径。” 明 王錂 《春芜记·探遗》:“笑翩翻舞蝶,空是追随。”

(2).飘忽摇曳貌。 汉 刘向 《说苑·指武》:“钟鼓之音,上闻乎天;旌旗翩翻,下蟠於地。”《三国演义》第二六回:“ 文丑 沿河赶来,忽见十餘骑军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出马而来,乃 汉 寿亭侯 关云长 也。”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卷堂文》:“风吹纸帐影翩翻,惊回旅梦。”

绮阁

华丽的楼阁。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仰登綺阁,俯映清渊。”《北史·常景传》:“夫如是,綺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明 陈子龙 《月夜游剑池作》诗:“羣傖澒洞作风尘,綺阁雕栏愁 * 。”《花月痕》第四五回:“沉沉綺阁幌双重,频卜归期未有期。”

灵龟

(1).龟的一种。蠵之别名。《尔雅·释鱼》:“二曰灵龟。” 郭璞 注:“ 涪陵郡 出大龟,甲可以卜,缘中文似瑇瑁,俗呼为灵龟。即今觜蠵龟,一名灵蠵,能鸣。”《墨子·亲士》:“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2).泛指用以占卜的大龟。

(3).有灵应的龟兆。《易·颐》:“舍尔灵龟,观我朶颐。” 孔颖达 疏:“灵龟,谓神灵明鉴之龟兆。”

(4).神龟。《文选·曹植<七启>》:“假灵龟以託喻,寧掉尾於涂中。” 李善 注:“《庄子》曰: 楚王 使大夫往聘 庄子 。 庄子 曰:吾闻 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南唐 李中 《鹤》诗:“好共灵龟作儔侣,十洲三岛逐仙翁。” 清 金农 《寒夜过荆山人山居》诗:“想见苦吟风烛下,灵龟屏息玉蟾枯。”

(5).比喻有才之士。 唐 元稹 《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潦倒惭相识,平生颇自奇。明公将有问,林下是灵龟。”

(6).指金钱龟。因其小巧玲珑,故称。 前蜀 贯休 《再逢虚中道士》诗之二:“囊里灵龟小似钱,道伊年与我同年。”

夭矫

形容姿态的伸展屈曲而有气势

抚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矫。——郭璞《江赋》

船头龙夭娇。——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

风发

(1).风起。《诗·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揭兮。”《魏书·中山王英传》:“即如 黄石公 所谓战如风发,攻如 河 决。”

(2).比喻迅疾。 汉 扬雄 《河东赋》:“风发飆拂,神腾鬼趡。”《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军到,风发相赴。” 胡三省 注:“风发,言其速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青年之所思惟,大都归罪恶于古之文物,甚或斥言文为蛮野,鄙思想为简陋,风发浡起,皇皇焉欲进 欧 西之物而代之,而于适所言十九世纪末之思潮,乃漠然不一措意。”

(3).奋发。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移神器於将兴,推亡 汉 於已坠,实神机之至会,风发之良时。”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柳子厚 ﹞儁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4).发疯。《西游记》第二七回:“好 行者 !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刘秀才 ﹞看着行动举止,声音笑貌,宛然与 郑氏 一般无二。众人多道是:‘这养娘风发了。’”

元首

(1) 头

元首股肱

(2) 君主

凡昔元首。——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当承元首之明。——宋· 司马光《谢门下侍郎表》

(3) 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康哉

《书·益稷》:“﹝ 皋陶 ﹞乃賡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歌词称颂君明臣良,诸事安宁。后遂以“康哉”为歌颂太平之词。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协心毗圣世,毕力讚康哉。”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康哉可期,天下幸甚。”

庶绩

各种事业。《书·尧典》:“允釐百工,庶绩咸熙。” 孔 传:“绩,功也;言众功皆广。”《旧唐书·薛登传》:“故 尧 资八元而庶绩其理, 周 任十乱而天下和平。” 何启 等《新政论议》:“五曰分职守以釐庶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