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赠友

作者:戴表元 朝代:宋代

金陵赠友原文

虎变龙阡此一时,春风得似旧城池。
宫间军卖偷来果,寺废僧寻断去碑。
水水鱼肥供白鮓,家家蚕熟衣红丝。
太平尚属穷诗客,酒贱如泥醉不如。

诗词问答

问:金陵赠友的作者是谁?答:戴表元
问:金陵赠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戴表元的名句有哪些?答:戴表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虎变

(1).谓虎皮的花纹斑斓多彩。比喻因时制宜,革新创制,斐然可观。《易·革》:“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孔颖达 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关尹子·三极》:“圣人道虽虎变,事则鳖行。”《魏书·律历志下》:“伏维陛下,当璧膺符,大横协兆,乘机虎变,抚运龙飞。”

(2).喻非常之人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唐 李白 《梁甫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亦用以喻文章的绮丽变化。 晋 陆机 《文赋》:“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得似

怎似;何如。 五代 齐己 《寄湘幕王重书记》诗:“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宋 陈亮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自笑堂堂 汉 使,得似洋洋 河 水,依旧只流东?” 明 刘基 《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诗:“吾儕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城池

城为城墙,池为护城河。泛指城邑

水鱼

传说中的天神名。《淮南子·天文训》:“轩辕者,帝妃之舍也。咸池者, 水鱼 之囿也。” 高诱 注:“咸池,星名; 水鱼 ,天神。”

家家

每户

蚕熟

指蚕上蚕山结茧。 元 戴表元 《金陵赠友》诗:“水水鱼肥供白鮓,家家蚕熟衣红丝。”

红丝

(1).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 郭元振 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 张嘉贞 欲纳为婿。 元振 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以仓卒,更待忖之。’ 张 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 元振 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綫,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然随夫贵达也。”又传说月下老人以赤绳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后因以“红丝”为婚姻或媒妁的代称。《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自古姻缘皆分定,红丝岂是有心牵。” 明 王錂 《春芜记·瞥见》:“这罗帕呵,就倩你做红丝繫足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两处红丝千里繫,一条黑路六人忙。”

(2).指眼球因微血管充血而造成的血丝。 茅盾 《子夜》:“他们那些失眠的脸上都罩着一层青色,眼珠上是红丝,有兴奋的光彩。” 林建征 《莺歌海》:“ 老孙头 经常来去匆忙的在草原上奔跑,眼睛熬满了红丝。”

(3).一种名贵的石砚。亦作砚的别名。 宋 陆游 《秋雨初霁试笔》诗:“墨入红丝点漆浓,闲将倦笔写秋容。” 清 姚鼐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诗:“松煤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诗客

诗人。 唐 白居易 《朝归书寄元八》诗:“禪僧与诗客,次第来相看。” 金 元好问 《留赠丹阳王炼师》诗之一:“当时笑伴今谁在,诗客凄凉 饭颗山 。” 清 查慎行 《即事》诗之一:“俗吏讐诗客,文书恼病夫。”

泥醉

形容烂醉如泥;大醉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