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

作者:陈允平 朝代:宋代

山房原文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诗词问答

问:山房的作者是谁?答:陈允平
问:山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允平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允平名句大全

陈允平山房书法欣赏

陈允平山房书法作品欣赏
山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轩窗

亦作“ 轩窓 ”。窗户。 唐 孟浩然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诗:“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 河伯 轩窓通贝闕,水宫帷箔卷水綃。”一本作“ 轩窗 ”。 宋 陆游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诗:“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 锦屏 。”《红楼梦》第七九回:“﹝ 宝玉 ﹞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然,不过只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嫗。” 清 舒大成 《当时》诗:“晓日轩窓閒梦少,晚凉庭院别怀多。”

四面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四面受敌

云来

(1).如云飞卷而来。 马总 《意林》卷五引 汉 仲长统 《昌言》:“英辞雨集,妙句云来。” 元 岑士贵 《凌烟阁赋》:“乘舆云来,贵臣于于。”

(2).“云孙”、“来孙”的并称。泛指后代。 宋 苏轼 《坤成节功德疏文》之七:“坐俟云来之养,受禄无疆;屡观甲子之周,与民同乐。” 宋 李纲 《谢亲笔札子》:“顾臣煢然衰病,未知图报之所。惟当什袭祕藏,刻之金石,传示云来,使天下后世知圣君不忘旧臣,乐取诸人以为善者。”

(3).传说中的仙山 蓬莱山 的别称。 晋 王嘉 《拾遗记·蓬莱山》:“ 蓬莱山 亦名 防丘 ,亦名 云来 。”

一阵

一段时间

一阵笑声

催花雨

谓春雨。 宋 陆游 《社日小饮》诗:“催花初过社公雨,对酒喜烹溪友鱼。”

惊蛰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

蜗涎

(1).蜗行所分泌的黏液。 唐 杜牧 《华清宫》诗:“鸟啄摧寒木,蜗涎蠹画梁。” 宋 苏轼 《籍田》诗:“鱼沫依苹渚,蜗涎上綵楹。”

(2).比喻无用有害的东西。 明 王世贞 《九友斋十歌》之九:“毋论爱者似鷄肋,在我亦足成蜗涎。”

明石

即明矾。参见“ 明矾 ”。

蚁阵

蚂蚁战斗时的阵势。 宋 陆游 《睡起至园中》诗:“更欲世间同省事,句回蚁阵放蜂衙。”《西游记》第六六回:“人如蚁阵往来多,船似雁行归去广。”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一折:“谁弱谁强排蚁阵,争甜争苦闹蜂衙。”

山台

民间建造的寺院。与官方赐额或建造的寺院相对。 唐 杜牧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 武宗 皇帝始即位,独奋怒曰:‘穷我天下,佛也。’始去其山臺野邑四万所。”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 杜牧 所谓山臺野邑也。”

此际

此时,这时候。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生平絶少皱眉时,此际偏教愁絶。”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我们到了那个时节,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还有什么好处呢!咱家想到此际,把做官的念头丢了,只想把我们的同种救出苦海。”

熏笼

亦作“燻笼”。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太平御览》卷七一一引《东宫旧事》:“太子纳妃,有漆画手巾熏笼二,条被熏笼三。” 唐 王昌龄 《长信秋词》之一:“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前蜀 薛昭蕴 《醉公子》词:“床上小燻笼, 韶州 新退红。”《红楼梦》第五一回:“ 晴雯 只在熏笼上围坐。” 郁达夫 《日本竹枝词》之七:“紈扇秋来惹恨多,熏笼斜倚奈愁何?”

麝煤

即麝墨。 唐 韩偓 《横塘》诗:“ 蜀 纸麝煤添笔媚, 越 甌犀液发茶香。” 宋 杨万里 《送罗永年西归》诗:“南溪鸥鷺如相问,为报春吟费麝煤。” 清 金农 《短睡十韵》:“不然夭桃百媚 楚 女顋,翠蛾一一画麝煤。”参见“ 麝墨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