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二首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田舍二首原文

白布衫宽乌角巾,谁知曾扈属车尘。
行婆内翰共邻曲,田父拾遗相主宾。
设苜蓿盘殊菲薄,沽茅柴酒半漓淳。
直令爵齿如荀爽,晚节依然愧逸民。

诗词问答

问:田舍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田舍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布衫

布制的单衣。 唐 白居易 《王夫子》诗:“紫綬朱紱青布衫,颜色不同而已矣。”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布衫》:“布衫:三皇及 周 末,庶人服短褐襦服深衣。 秦始皇 以布开胯,名曰衫。用布者,尊女工之尚,不忘本也。” 宋 杨万里 《侧溪解缆》诗:“ 蓬莱 云气君休望,且向 严滩 濯布衫。” 鲁迅 《呐喊·阿Q正传》:“他也记得布衫留在 赵 家,但倘若去取,又深怕秀才的竹杠。”

乌角巾

古代葛制黑色有折角的头巾。常为隐士所戴。 唐 杜甫 《南邻》诗:“ 锦里先生 乌角巾,园收芋栗不全贫。” 仇兆鳌 注:“角巾,隐士之冠。” 宋 陆游 《小憩长生观饭已遂行》诗:“道士青精饭,先生乌角巾。” 元 杨维桢 《湖州作》诗之四:“ 湖洲 野客似 玄真 ,水晶宫中乌角巾。” 清 方文 《寿姚休那先生》诗:“田磽不饱青精饭,髮秃还飘乌角巾。”

车尘

(1).车行扬起的尘埃。喻奔走的辛苦。 唐 温庭筠 《秋日》诗:“天籟思林岭,车尘倦都邑。” 清 顾彩 《梅花驿》诗:“马跡车尘暗陌头,遥看古驛入南州。”

(2).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唐 罗隐 《偶兴》诗:“逐队随行二十春, 曲江 池畔避车尘。如今赢得将衰老,闲看人间得意人。” 宋 苏轼 《与颍州运使刘昱启》:“暂屈外臺之寄,一苏右辅之民。日望车尘,按临封部。”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四:“匍匐车尘下,腰间玉鹿卢。”

行婆

居家事佛的老妇。 唐 寒山 《诗》之七四:“不行真正道,随邪号行婆。”《景德传灯录·浮盃和尚》:“有 凌行婆 来礼拜师,师与坐,喫茶。” 宋 苏轼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诗之一:“ 林行婆 家初闭户, 翟夫子 舍尚留关。” 查慎行 注:“行婆,老嫗居家事佛者之通称。”

内翰

(1). 唐 宋 称翰林为内翰。 唐 徐夤 《辇下赠屯田何员外》诗:“内翰好才兼好古,秋来应数到君家。”原注:“员外与 杨 老丞翰林同年,恩义最。”《西湖老人繁胜录》:“从驾官单行马:丞相、太师……内翰。”《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后来南渡过 江 ,文章之士极多。惟有 洪内翰 才名,可继 东坡 之作。”

(2). 清 代称内阁中书为内翰。 清 钮琇 《觚賸·石经》:“余既购 西安 石经全本,而未详书者姓名及刊立始末,走书 频阳 ,询 李子德 内翰。”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鸣盛》:“与 王侍郎 兰泉先生 、 钱少詹 大昕 、 吴内翰 企晋 ……相唱和, 文慤 以为不下 嘉靖 七子。”参阅《清会典事例·吏部官制·内阁》。

邻曲

邻居;邻人。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与二三邻曲,同游 斜川 。”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韩势败笑鉴》:“飢饿乞怜之声,达于邻曲。” 阿英 《明朝的笑话》二一:“一夕,乘醉访邻曲一个隐士。”

田父

老农

拾遗

(1) 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涂(途)不拾遗。——《史记·孔子世家》

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2) 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

拾遗补阙

主宾

(1).犹主次。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故八音形器异而钟律同,黼黻文物殊而五色均,徒闲涩有主宾,妍蚩有步骤。”

(2).主人和宾客。 宋 洪咨夔 《满江红·老人游东山追和俞贰卿词谨用韵》词:“把酒西风,浑莫问,主宾谁恶。”《镜花缘》第八三回:“鸡黍殷勤款洽,主宾情意堪嘉。”

(3).正宾。 宋 王禹偁 《射宫选士赋》:“其中也得为主宾,其争也是谓君子。”

苜蓿

一种生长广泛的重要的欧洲豆科牧草植物( Medicago sativa ),具三小叶和蓝紫色花,主要作为牧草和绿肥作物,在旱季可生存,这是因为它们有特别长的根系,可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菲薄

(1) 微薄

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西游记》

(2) 轻视,瞧不起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茅柴酒

村酿薄酒。亦省作“ 茅柴 ”。 宋 苏轼 《岐亭》诗之四:“几思压茆柴,禁网日夜急。” 明 冯时化 《酒史·酒品》:“茅柴酒:恶酒曰茅柴。”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茅柴酒》:“酒之劣者,俗谓之茅柴酒。”

晚节

(1) 晚年的节操

保持晚节

(2) 晚年

(3) 后期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逸民

古代称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