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

作者:姚勉 朝代:宋代

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原文

巍巍无极翁,昌代正学祖。
生从道州地,如孔出姬鲁。
西山道州派,上接濂溪武。
天意岂偶然,真传绍先古。

诗词问答

问: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的作者是谁?答:姚勉
问: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姚勉的名句有哪些?答:姚勉名句大全

姚勉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书法欣赏

姚勉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书法作品欣赏
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

巍巍乎可畏。——明· 刘基《卖柑者言》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女怨无终。” 汉 枚乘 《七发》:“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 唐 元稹 《奉和窦容州》:“自叹风波去无极,不知何日又相逢?” 王西彦 《乡下朋友》:“广大无极的田园景色,简直叫人无暇接收。”

(2). 中国 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老子》:“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归於无极。” 宋 周敦颐 《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璵姑 拍掌大笑道:‘我明白了!势力尊者就是儒家説的个无极,上帝同 阿修罗王 合起来就是个太极。’” 郭沫若 《集外(一)·创造者》:“本体就是他,上帝就是他,他在无极之先,他在感官之外。”参见“ 太极 ”。

(3).布名。《隶释·汉国三老表良碑》:“今特赐钱十万,杂繒卅匹,王具剑、佩书刀、綉文印衣、无极手巾各一。”《后汉书·马援传》“﹝ 公孙述 ﹞更为 援 制都布单衣” 李贤 注引 南朝 宋 何承天 《纂文》:“都致、错履、无极,皆布名。”

正学

谓合乎正道的学说。 西汉 武帝 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儒学为正学。《史记·儒林列传》:“ 公孙子 ,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异端》:“士君子莫不知崇尚正学,排斥异端。” 明 宋濂 《凝道记下》:“ 秦 汉 以来,正学失传。” 宋 初 孙复 、 胡瑗 、 石介 以尊 孔子 ,崇《大学》《中庸》,排佛、道为正学。 清 黄宗羲 《宋元学案·泰山学案》:“ 宋 兴八十年, 安定 胡先生 、 泰山 孙先生 、 徂徠 石先生 ,始以师道明正学,继而 濂 洛 兴矣。”

从道

依从正道。《易·复》:“中行独復,以从道也。”《荀子·臣道》:“‘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史记·蒙恬列传》:“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 唐 李翱 《从道论》:“是则和者人之喜,默者人之怒,吾寧从道而罹怒乎?寧违道而从众乎?斯所谓辨难易而榷是非矣。”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为 岷山 主峰。也称 雪岭 。 唐 李白 《思边》诗:“今岁何时妾忆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 唐 杜甫 《野望》诗:“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南起 拒马山 ,西北接 军都山 。有 百花山 、 灵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卢师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为京郊名胜地。

(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称 睡佛山 。有 华亭寺 、 太华寺 、 三清阁 、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风景优美,有“睡美人”之称。

(7).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称 包山 ,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有 缥缈峰 、 销夏湾 、 林屋洞 诸名胜。

道州

指 唐 诗人 元结 。其晚年曾任 道州 刺史,故称。 明 何良俊 《语林·伤逝》:“ 元鲁山 亡,族弟 道州 哭之至慟。”

濂溪

湖南省 道县 水名。 宋 理学家 周敦颐 世居溪上。 周 晚年移居 江西 庐山 莲花峰 下,峰前有溪,因取旧居 濂溪 以为水名,并自以为号,世称 濂溪先生 。 宋 黄庭坚 有《濂溪诗》。《宋史·道学传一·周敦颐》:“﹝ 周敦颐 ﹞以疾求知 南康军 。因家 庐山 莲花峯 下,前有溪,合於 湓江 ,取 营道 所居 濂溪 以名之。” 清 方苞 《余处士墓表》:“求 朱子 遗蹟,再至 匡庐 ,淹留 濂溪 、 鹿洞 。”

天意

(1) 上天的意旨

(2) 帝王的心意

偶然

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现象

偶然事件

真传

犹嫡传。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方伯公遗事》:“先祖 方伯公 年九十餘……常揭一联於厅事云:‘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鲁迅 《华盖集·导师》:“说佛法的和尚,卖仙药的道士,将来都与白骨是‘一丘之貉’,人们现在却向他听生西的 * ,求上升的真传,岂不可笑!”

先古

(1).祖先。《礼记·祭义》:“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孔颖达 疏:“先古,谓先祖也。”《史记·项羽本纪》:“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

(2).犹上古。《韩非子·说疑》:“有民如此,先古圣王皆不能臣,当今之世将安用之?” 汉 桓宽 《盐铁论·遵道》:“通先古,明当世。”

(3).指上古圣贤之道。《淮南子·修务训》:“目未尝见礼节,耳未尝闻先古。” 高诱 注:“先古,谓圣贤之道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