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清谈

作者:陈杰 朝代:宋代

冶城清谈原文

西周固羸国,东辙几孱王。
信有亲亲弱,科无善善亡。
精详隋五教,韧略汉三章。
始悟清谈相,嘉言味最长。

诗词问答

问:冶城清谈的作者是谁?答:陈杰
问:冶城清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杰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西周

(1).朝代名。 周 自 武王 至 幽王 都 镐京 , 平王 迁都 洛邑 ,以 镐京 在 洛邑 之西,故称 幽王 以前之 周 朝为 西周 。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西周 之美可寻, 文 武 之迹不坠。”《通志·三王纪下》:“自 武王 元年己卯,至 厉王 四十年己未,二百八十一年;自 共和 元年庚申,至 幽王 十一年庚午,七十一年,共三百五十二年为 西周 。”

(2).指 周 都 镐京 。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南。《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汉 郑玄 笺:“ 宗周 , 镐京 也,谓之 西周 。”《国语·周语上》:“ 幽王 二年, 西周 三川皆震。” 韦昭 注:“ 西周 , 镐京 也。” 晋 潘岳 《西征赋》:“秣马 皋门 ,税驾 西周 。”

羸国

弱国。《国语·周语下》:“ 周 固羸国也。” 韦昭 注:“言 周 固已为羸病之国。”

孱王

懦弱的君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赵 相 贯高 、 赵午 等年六十餘,故 张耳 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音如‘潺湲’之‘潺’。 冀州 人谓懦弱为孱。” 司马贞 索隐:“弱小貌也。”《新唐书·姚思廉传赞》:“ 思廉 以诸生侍孱王,奋然陈大义,挫虓虎而夺之气,勇夫悍心,褫骇自却,不敢加无礼於其君。”

有亲

成婚;结亲。《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那 韩子文 虽是满腹文章,却当不过家道消乏,在人家处馆勉强糊口,所以年过二九,尚未有亲。”《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外甥女如此长成了,不知曾受聘否?本不该如此説,但犬子尚未有亲,姊夫若不弃,做个中表夫妻也好。”

善善

方言。轻易,随便。《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那人家善善的肯分与他便罢;若稍有些作难,他便拿了把刀要与人斫杀拼命。”《醒世姻缘传》第九七回:“你怎么问他要得回来?他就肯善善的还与你不成?”

精详

精密详实

观察精详

五教

(1).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 * 道德的教育。《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 孔 传:“布五常之教。”《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旧唐书·玄宗纪下》:“敦风劝俗,五教攸光。”

(2).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

(3). 唐 人对司徒的别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五教念女早寡,不能忘情,乃召门生故吏而告之。”此指 唐 司徒 裴璩 。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

(4).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 唐 法藏 《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此上五教,非局判经。”

三章

(1).三条法律。 汉高祖 刘邦 率兵进入 咸阳 时,与父老约法三章: * 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见《史记·高祖本纪》。 明 王象春 《书项王庙壁》诗:“三章既沛 秦川 雨,入关又纵 阿房 炬。” 清 蒋业晋 《徙兵行》:“重臣遥遥仗节鉞,抚循备至逾三章。”

(2).泛指简单明确的法律或规章。《南史·袁昂传》:“莫严五辟於明君之朝,峻三章於圣主之日。”

清谈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崇尚虚无,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清谈误国

嘉言

善言;美言。《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寧。” 唐 韩愈 孟郊 《会合联句》:“嘉言写清越,瘉病失肬肿。” 明 彭士望 《冬心》诗:“汝从先进久,嘉言咸耳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