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叔夏乐谷

作者:胡寅 朝代:宋代

题叔夏乐谷原文

君知至乐本难名,何事犹令谷应声。
植杖自锄园草绿,挂瓢时浥涧泉清。
了无歌吹娱宾人,只有诗书养性情。
却恐仁人尚蒿目,又须凭酒破愁城。

诗词问答

问:题叔夏乐谷的作者是谁?答:胡寅
问:题叔夏乐谷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寅的名句有哪些?答:胡寅名句大全

胡寅题叔夏乐谷书法欣赏

胡寅题叔夏乐谷书法作品欣赏
题叔夏乐谷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知至

(1).谓懂得事物将发展至某种程度。《易·乾》:“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 高亨 注:“知至,预知事业发展将到某种地步。”

(2).谓尽知。《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朱熹 集注:“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难名

难以称述。 明 张居正 《谢赐粥米食品疏》:“乃荷…纶旨温存,遣上医而诊视,宠颁稠叠,廑中使以光临,切感难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四·暹罗表》:“巍巍莫测,荡荡难名。”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应声

随着声音

应声落马。——明· 魏禧《大铁椎传》

零泪应声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植杖

(1).倚杖。扶杖。《论语·微子》:“ 子路 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 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后因以“植杖”为典。 晋 陶潜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一:“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唐 韦嗣立 《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诗:“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降及 春秋 ,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贩牛之商,斲轮之工,散见於传记诸书,犹往往不絶。”

(2).立杖。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张七 ﹞乃诣神祠祷曰:‘小人不幸,为剧盗逼,穷迫无路,敬植杖神前,视所向而往。’杖仆向东北,乃迤邐行乞至 天津 。”

草绿

绿而略黄的颜色。即“军装绿”

挂瓢

亦作“掛瓢”。《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 汉 蔡邕 《琴操》:“ 许由 无杯器,常以手捧水。人以一瓢遗之, 由 操饮毕,以瓢掛树。风吹树,瓢动,歷歷有声。 由 以为烦扰,遂取捐之。”后以“挂瓢”为隐居或隐者傲世的典故。 唐 钱起 《谒许由庙》诗:“松上掛瓢枝几变,石间洗耳水空流。” 明 管正仪 《古先生墓》诗:“采薇非徇义,挂瓢非避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人人为 巢 许 ,则至今洪水横流,併挂瓢饮犊之地亦不可得矣。”

了无

全无;毫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錙銖之益也。” 唐 李白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 清 袁枚 《新齐谐·山阴风灾》:“二十四日晨起,天气清和,了无变态。”

歌吹

歌唱吹奏。《汉书·霍光传》:“引内 昌邑 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 宋 司马光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诗:“常思去岁初,西轩习歌吹。”

歌声和乐声。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廛閈扑地,歌吹沸天。” 唐 温庭筠 《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诗:“併起别离恨,思闻歌吹喧。” 鲁迅 《呐喊·社戏》:“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 赵庄 ,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娱宾

使宾客欢乐。 汉 祢衡 《鹦鹉赋》序:“时 黄祖 太子 射 ,宾客大会,有献鸚鵡者,举酒於 衡 前曰:‘ 禰处士 ,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 * 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 唐 岑参 《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诗:“怜君公事后,陂上日娱宾。”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诗书

(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养性

陶冶心性

仁人

有德行的人。《书·泰誓中》:“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汉 贾谊 《惜誓》:“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仁人也,天相之矣。”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诗之四:“乃知仁人泽,是处皆阳春。”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仁人们或者要问:那么,我们竟不要‘费厄泼赖’么?”

蒿目

(1).极目远望。《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宋 王安石 《忆金陵》诗之二:“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陈迹故难忘。”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蒿目为时忧,年未艾霜雪盈头。”

(2).犹言蒿目时艰。《明史·职官志一》:“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参见“ 蒿目时艰 ”。

愁城

喻愁苦难消的心境。 北周 庾信 《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荡许愁门终不开。” 宋 周邦彦 《满路花·思情》词:“帘烘泪雨乾,酒压愁城破。” 明 王錂 《春芜记·秋闺》:“他那里宦海沉沦,我这里愁城遥远。” 鲁迅 《花边文学·零食》:“人而有心,真要‘日坐愁城’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