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原文

深山之间,野水之滨。
礼乐声明,孰见孰闻。
祖庙之严,君臣则存。
失而不图,民以罔观。

诗词问答

问:《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书法作品欣赏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深山

处于群山之中,离平原地区很远的山区

深山寂寂,空谷鸟鸣

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驿路梨花》

野水

(1).野外的水流。《管子·侈靡》:“今使﹝民﹞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 唐 韩愈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诗:“荒山野水照斜暉,啄雪寒鸦趁始飞。” 元 黄庚 《约王琴所不来舟中偶成》诗:“篱落鷄欲栖,野水牛已渡。”

(2).指非经人工开凿的天然水流。 唐 裴度 《白二十侍郎有双鹤在洛下余西园多野水长松可以栖息遂以诗请之》:“且将临野水,莫闭在樊笼。”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内臣 张琪 果园中多荒秽,亦有野水。” 清 施闰章 《过湖北山家》诗:“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礼乐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声明

(1) 公开表态或说明

庄严声明

我们则公开声明,恰是为着促使这些东西的消灭而创设条件,而努力奋斗。——毛 * 《论人民民主专政》

(2) 指声明的文告

发表声明

祖庙

供祀祖先的宫庙。《周礼·春官·甸祝》:“舍奠于祖庙。”《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神器固有归,天命固有分,祖庙固有灵,忠臣固有心,陛下其念之哉!”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河神》:“ 元 兵入 临安 ,掳太后、少主去,义不臣虏,赴 江 死,尸僵不坏,乡人义而瘞之祖庙侧。”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九七回:“边境要区,割削尽去,拊背扼吭,及其祖庙,卧榻之间,鼾声四起。”

君臣

(1).君主与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彼见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阳礼教让赋》:“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义;礼无违者,遂诣宾主之情。”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黄陶庵集外诗》:“当日君臣荒乐,文武酣嬉之状,如遇目前。”

(2).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方制君臣何谓也? 岐伯 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云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药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吴金 害了个寒症, 陈小四 假意殷勤,赎药调理。那药不按君臣,一服见效, 吴金 死了。”

(3).指主食和副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调饮啜》:“可见性好之物,多食不为祟也,但亦有调剂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与食较,则食为君而肉为臣。”详“ 君臣佐使 ”。

不图

(1).不料。《论语·述而》:“子在 齐 ,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旧唐书·郭子仪传》:“ 广平王 入京师,老幼百万,夹道欢叫,涕泣而言曰:‘不图今日復见官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大人》:“女子曰:‘久知两箇为孽,不图凶顽若此,当即除之。’”

(2).不图谋,不想办法。《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庄公 升坛, 曹子 手剑而从之。 管子 进曰:‘君何求乎?’ 曹子 曰:‘城坏压境,君不图与?’ 管子 曰:‘然则君将何求?’”

(3).不贪求,不谋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不图饮食,不图茶。” 郭沫若 《羽书集·抗战与觉悟》:“在这神圣抗战的期中要不图苟安,不怕牺牲,不怕打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