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忆昔五首

作者:方回 朝代:宋代

雪中忆昔五首原文

忆昔凌晨泛雪湖,明天净地一尘无。
略闻倩盼歌金缕,尽耸清扬倒玉壶。
屡造庙朝终摈逐,偶登名第自囚拘。
即今忍索梅花笑,死徒流离足叹吁。

诗词问答

问:雪中忆昔五首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雪中忆昔五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凌晨

(1) 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

(2) 天快亮的时候

七月三日凌晨

明天

今天的第二天;也泛指未来

相聚在明天

明天更美好

地一

神名。《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泰一 。”

倩盼

形容相貌美好,神态俏丽。语本《诗·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宋 张耒 《次韵秦观》:“嬋娟守重闺,倚市争倩盼。” 宋 陆游 《养生》诗:“倩盼作妖狐未惨,肥甘 * 酖犹轻。”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唐人咏马嵬事皆大不敬》引 清 祝德麟 《悦亲楼集·读白诗偶有所触因韵成篇》:“倩盼光合离,阿堵能传神。”

金缕

(1).指金缕衣。 三国 魏 曹丕 《营寿陵诏》:“丧乱以来, 汉 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 前蜀 韦庄 《清平乐》词:“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

(2).指金丝。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清 陈维崧 《采桑子·为汪蛟门题画册》词之四:“玉树宫墙,金缕鞋帮,胆怯潜提出洞房。”

(3).金属制成的穗状物。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幢号摩尼,旛悬金缕。” 唐 温庭筠 《定西番》词:“双鬢翠霞金缕,一枝春艷浓。” 华锺彦 注:“金鏤,釵穗也。”

(4).曲调《金缕曲》、《金缕衣》的省称。 唐 罗隐 《金陵思古》诗:“綺筵《金缕》无消息,一阵征帆过 海门 。”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举大白,听《金缕》。” 明 唐寅 《题桑》诗:“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常虑韶光同逝水,《金缕》一日歌千遍。”

(5).指柳条。 唐 戴叔伦 《长亭柳》诗:“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金缕毿毿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华锺彦 注:“金缕,柳条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金缕。”

清扬

(1) 指眉目清秀,也泛指人美好的仪容、丰采

今日幸会,得睹清扬

(2) 清越悠扬

钟声清扬

玉壶

(1) 玉制的壶

(2) 计时器,即宫漏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庙朝

(1).宗庙和朝廷。《孔子家语·观周》:“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 王肃 注:“宗庙、朝廷之法度也。”

(2).专指朝廷。君主听政的地方。《战国策·秦策三》:“臣今见王独立於庙朝矣。”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坐於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3).专指朝廷。以君主为首的中央政府。 宋 陈亮 《谢杨解元启》:“故庙朝徒嘆於乏才,而川泽岂闻於遗士!” 明 宋濂 《龙门子凝道记·采苓符》:“予闻马之瘠肥责乎牧圉,民之休戚係乎庙朝。”

摈逐

斥逐。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宗亲摈逐,各自分飞。” 黄中黄 《孙逸仙》第二章:“ 日本 人之志存 * 大陆者,以为 康 既遭 清 廷之摈逐,则於 清 廷已有十分之絶望。”

登名

(1).上闻。具名上奏。《史记·周本纪》:“维天建 殷 ,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诗:“功曹上言公,是月当登名。”

(2).犹扬名。 唐 韩愈 《复志赋》:“岂不登名於一科兮,曾不补其遗餘。” 宋 周必大 《米芾马赋》:“ 元章 词笔俊拔,略无滞碍。使能约以法度,博以学问,则生当独步翰墨之场,没且登名文章之録,其成就岂止此而已。”

囚拘

(1).囚禁。 汉 刘向 《新序·节士》:“﹝ 关龙逄 ﹞立而不去朝, 桀 因囚拘之。” 唐 萧颖士 《仰答韦司业垂访》诗之四:“岂知 晋 叔向 ,无罪婴囚拘。”

(2).指被囚禁的时期。 清 刘大櫆 《祭望溪先生文》:“其治三《礼》,半在囚拘。死而后已,其生不虚。”

(3).受束缚。 唐 韩愈 《同冠峡》诗:“维舟山水间,晨坐听百鸟……羇旅感和鸣,囚拘念轻矫。”

(4).比喻受束缚的人。 唐 元稹 《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四五年前作拾遗,諫书不密丞相知。謫官詔下吏驱遣,身作囚拘妻在远。”

(5).囚俘,俘虏。 唐 柳宗元 《铙歌鼓吹曲·高昌》:“ 麴 氏雄西北,别絶臣外区……臣 靖 执长缨,智勇伏囚拘。”

即今

今天;现在。 唐 高适 《送桂阳孝廉》诗:“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宋 陆游 《连日有雪意戏书》诗:“壮岁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时,即今就去。”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徒流

徒刑或流刑。《水浒传》第三五回:“便是发露到官,也只该个徒流之罪,不到得害了性命。”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清丈·清丈馀论》:“是时军需浩繁,定例隐漏一亩以上,即拟徒流。”参见“ 徒刑 ”。

叹吁

叹息。 唐 于鹄 《悼孩子》诗:“亲戚或问时,抑悲空叹吁。”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空闷乱,长叹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