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成伯

作者:胡寅 朝代:宋代

和朱成伯原文

澜翻笔墨浩难收,妙处端能浣客愁。
落笔千章轻万户,思君一日胜三秋。
持身贵比琥璜爵,得句精如狐白裘。
应有二南风骨在,令人辗转更优悠。

诗词问答

问:和朱成伯的作者是谁?答:胡寅
问:和朱成伯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寅的名句有哪些?答:胡寅名句大全

胡寅和朱成伯书法欣赏

胡寅和朱成伯书法作品欣赏
和朱成伯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澜翻

(1).亦作“ 澜飜 ”。水势翻腾貌。《宣和画谱·董羽》:“﹝ 董羽 ﹞画水於玉堂北壁,其汹涌澜飜,望之若临烟江絶岛间。”

(2).比喻言辞滔滔不绝。 唐 韩愈 《记梦》诗:“絜携陬维口澜翻,百二十刻须臾閒。” 宋 苏轼 《戏用晁补之韵》:“知君忍飢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穀。” 清 钱谦益 《漳浦刘府君合葬墓志铭》:“先母授二子书,澜翻成诵,乃令就塾。”

(3).形容笔力或文章气势奔放跌宕。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苏 黄 米 薛 笔势澜翻,各有趋向。”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黄山谷诗》:“ 东坡 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金圣叹》:“下笔益机辨澜翻,常有神助。” 黄质 《题朱生君实延龄遗墨》诗:“虚斋兀坐訥不言,文词脱手如澜翻。”

笔墨

(1) ∶指文字或文章

我们的心情难以用笔墨来形容

笔墨酣畅

(2) 笔和墨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妙处

(1) 美妙的地方

西山是休养的妙处

(2) 奥秘之处

自有妙处

客愁

行旅怀乡的愁思。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国何处此登楼。” 宋 戴复古 《秋夜旅中》诗:“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金 元好问 《即事呈邦瑞》诗:“ 郑庄 父子重相留,似为良辰散客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这种作品,文人化的程度虽然已经很高,颗材可还是民间的,如人生不常,及时行乐,离别,相思,客愁,等等。”

落笔

下笔书写或作画

他在有了生 * 验后才落笔画画?

千章

(1).千株大树。《史记·货殖列传》:“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 宋 叶适 《毋自欺室铭》:“蔚然千章,被冒洞谷。”

(2).指大树千株。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百倾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赵光荣 《长篇十四章》:“拔地势涌出,众木还千章。”

万户

(1).一万户。《史记·高祖本纪》:“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亦指万人。 宋 陈师道 《赠魏衍》诗之二:“寧须万户权轻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2).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 汉 班固 《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闔。”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3).官名。 金 初设置, 元 代相沿,为世袭官职。万户为“万夫之长”,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诸路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又有海道运粮万户府,设官与诸路万户府同。参阅《元史·百官志七》。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三秋

(1) 指秋收、秋耕、秋播

(2) 指秋季的三个月

(3) 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4) 指三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李白《江夏行》

持身

对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

持身严格

得句

谓诗人觅得佳句。 唐 周贺 《上陕府姚中丞》诗:“成家尽是经纶后,得句应多諫諍餘。” 宋 陆游 《晴甫一日复大风雨连日不止遣怀》诗:“得句已无前辈赏,开编时与古人游。” 元 萨都剌 《高邮至邵伯》诗之一:“有时得句无人和,风雨寒窻夜读书。” 清 曹寅 《秋日过访芥公》诗:“得句闻敲鉢,逃禪媿闭关。”参见“ 觅句 ”。

狐白裘

(1).用狐腋的白毛皮做成的衣服。《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史记·孟尝君列传》:“此时 孟尝君 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以狐之白毛皮为裘,谓集狐腋之毛,言美而难得者。” 唐 杜甫 《锦树行》:“王陵豪贵反颠倒,乡里小儿狐白裘。” 仇兆鳌 注:“言服饰之奢僭。”亦省作“ 狐白 ”。《礼记·玉藻》:“士不衣狐白。”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诗:“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宋 陆游 《暖阁》诗:“裘软胜狐白,炉温等鸽青。” 明 何景明 《咏裘》:“豹袪未称美,狐白安足云。”

(2).借指富贵者。 唐 袁朗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狐白登廊庙,牛衣出草莱。”

应有

(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録名奏来者。”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渡 江 回去。”《水浒传》第一回:“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

(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南风

从南边吹来的风

骨在

羹的俗称。 宋 陈造 《房陵》诗之八:“农闲閭里有逢迎,白饮傍边骨在羹。老稚不妨顽过日,边头难得是升平。”自注:“俗谓戏曰顽,羹曰骨在。”

令人

使人

令人发指

令人兴奋

辗转

(1) 来回翻转

辗转不眠

(2) 非直接地;中间经过许多人或地方

辗转相告

(3) 反复无常

昔何言而今复背之,固得辗转若此乎?

优悠

(1).悠闲舒适。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刘原甫游乐郊赠同游》:“优悠民亦康,何必苦吏为?” 明 李东阳 《习隐》诗之十四:“古来乐天意,每与忧世偕。优悠无已大,及我鬢末衰。”

(2).谓悠闲地居其中。《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得旨予告,驰驛还乡,优悠林下,每日训课儿孙之暇,同里中父老饮酒赋诗。”

(3).从容不迫。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四诗娄苑》:“制度兴废,於焉而究;风俗污隆,於焉而考。随其门目,粲然可观,吟哦讽味,浸润优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