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寺丞挽诗

作者:魏了翁 朝代:宋代

陈寺丞挽诗原文

有子知乎否,苍生命益危。
共伤周赫赫,谁叫庙譆譆。
随处皆塘斧,何方不繭丝。
斯人今已矣,抚事转伤悲。

诗词问答

问:陈寺丞挽诗的作者是谁?答:魏了翁
问:陈寺丞挽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魏了翁的名句有哪些?答:魏了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生命

(1) 生物体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动的能力

冒着生命危险

(2) 指事物所具有的能够存在下去的性质

一部有生命的文学作品

(3) 指参加某种活动的资格和能力

政治生命

赫赫

显赫的样子

赫赫乎可象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譆譆

象声词。嗟叹声。《左传·襄公三十年》:“鸟鸣于 亳社 ,如曰‘譆譆’。” 汉 焦赣 《易林·中孚》:“乌鸟譆譆,天火将下,燔我屋室,灾及妃后。”

随处

到处;处处

只要有一粒种了,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松树的风格》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抚事

(1).追思往事;感念时事。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灵庙荒顿,遗像陈昧。抚事怀人,永叹寔深。”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宋 陆游 《夜过鲁墟》诗:“百年几兴废,抚事一凄愴。” 明 高启 《草书歌赠张宣》:“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

(2).犹临事,遇事。 宋 王安石 《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3).招抚之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倘若抚事可成……国家即可无东顾忧。”

伤悲

悲伤;悲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