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信州半月岩

作者:程公许 朝代:宋代

题信州半月岩原文

岩际半轮月,神工幻怪奇。
本来无显晦,何自有盈亏。
岚雾凝蟾彩,藤萝影桂枝。
能令万里客,为尔忆峨眉。

诗词问答

问:题信州半月岩的作者是谁?答:程公许
问:题信州半月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程公许的名句有哪些?答:程公许名句大全

程公许题信州半月岩书法欣赏

程公许题信州半月岩书法作品欣赏
题信州半月岩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半轮

(1).指半圆的月亮。 唐 杜甫 《江月》诗:“玉露漙清影,银河没半轮。”

(2).谓半圆形。 隋 江总 《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 唐 杜甫 《越王楼歌》:“楼下 长江 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花月痕》第十三回:“中宵两相忆,共看半轮月。”

神工

(1).神奇的造诣;非凡的才能。 南朝 梁 沉约 《到著作省谢表》:“路遥难骋,才弱未胜,而神工曲造,雕绚弥叠。”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 柳公权 ﹞亲笔启草云:‘艺奋神工,时推妙翰。’”《诗刊》1977年第9期:“披荆斩棘下 平 瀏 ,前敌运筹费神工。”

(2).指能工巧匠。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聚天下异木神工,得 崿谷 阴生之树,其树千寻,文理盘错,以此一树,而臺用足焉。” 宋 苏轼 《海市》诗:“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傅尃 《瘗鹤铭》诗:“胜事流传好事多,俗工刓凿神工泣。”

(3).犹神人。 * 《过五台山》诗:“可有神工能扫雾,让我放眼到 平西 。”

幻怪

怪异。或指异人。《庄子·德充符》:“彼且蘄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 王先谦 集解:“言彼期以异人之名闻於天下。” 明 吴承恩 《陌上佳人赋》:“纵復有一焉,必非凡品或幻怪而仙灵。”

本来

(1) 从一开始

(2) 向来,原来

(3) 原先;先前

(4) 理所当然

显晦

明暗

道涂显晦。——唐· 李朝威《柳毅传》

何自

何以,因何。《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文帝 輦过,问 唐 曰:‘父老何自为郎?家何在?’”《汉书·张良传》:“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以文章名於世而以忠信自结人主,朝廷知之可也,四方之人,何自知之?”

盈亏

(1) 赚钱或赔本

工厂自负盈亏

(2) 指月亮的圆和缺

(3) 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如商务来往或资本增值中的)

公司财务上的盈亏

岚雾

山中雾气。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岭表山川,盘鬱结聚,不易疎洩,故多嵐雾作瘴,人感之多病,腹胀成蛊。”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谿流初涨,嵐雾滃鬱。”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时嵐雾在下,深崖峭壑,茫不可辨。”

蟾彩

月色;月光。 前蜀 韦庄 《天仙子》词:“蟾彩霜华夜不分,天外鸿声枕上闻。” 宋 柳永 《两同心》词之二:“竚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迴、夜游香陌。” 元 贡奎 《夜坐》诗之二:“凉露浴蟾彩,浮云澹河流。”

藤萝

紫藤( Wisteria sinensis )的通称

桂枝

(1).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桂枝”指月。 唐 卢照邻 《明月引》:“横桂枝於西第,绕菱花於北堂。” 唐太宗 《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2).“桂林一枝”的省言。喻登科及第。 唐 孟浩然 《送洗然弟进士举》诗:“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 唐 司空曙 《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诗:“欲归江海寻山去,愿报何人得桂枝。” 宋 梅尧臣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诗:“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元 杨弘道 《幽怀久不写一首效韩子此日足可惜赠彦深》诗:“明年桂枝春,兄弟双翱翔。”参见“ 桂林一枝 ”。

(3).中药名。即肉桂。可作中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桂》﹝集解﹞引 陶弘景 曰:“单名桂者,即是牡桂,乃《尔雅》所谓侵木桂也。叶长尺许,花子皆与菌桂同,大小枝皮俱名牡桂,但大枝皮肉理粗。虚如木而肉少味薄,名曰木桂,亦云大桂,不及小嫩枝皮肉多而半卷,中心皱起,其味辛美,一名肉桂,亦名桂枝,一名桂心。出 融州 、 桂州 、 交州 ,甚良。”

(4).古代妇女首饰步摇上的饰物。《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繆。”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为尔

犹言如此。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上》:“吾至乏劣,为尔日日,力不一一。”《南史·王融传》:“为尔寂寂, 邓禹 笑人。”

峨眉

也写作峨嵋、峩眉。山名。在 四川 峨眉县 西南,因山势逶迤,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佛教称为 光明山 ,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其脉自 岷山 绵延而来,突起为 大峨 、 中峨 、 小峨 三峰。顶部为玄武岩覆盖,有 峨眉 宝光、 舍身崖 、 洗象池 、 龙门洞 等胜匚与 浙江 普陀山 、 安徽 九华山 、 山西 五台山 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又 山东 、 河南 、 安徽 、 福建 、 广西 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为名的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