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郡都官示答盱眙周令诗有感而作

作者:强至 朝代:宋代

原文

临淮郡事素称繁,太守才明此典藩。
每岁欲甄群吏状,是人思出大贤门。
孤生自恨方趋走,末迹无缘被荐论。
异日愿公持大柄,毕身犹足望洪恩。

诗词问答

问:《知郡都官示答盱眙周令诗有感而作》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太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才明

犹才智。《后汉书·何皇后纪》:“美人丰姿色,聪明有才明。”《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輅 长叹曰:‘吾自知有分直耳。然天与我才明,不与我年寿,恐四十七八间不见女嫁儿娶妇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 舍利子 以才明见贵,尊者以精鉴延誉。”

典藩

镇守偏远地方。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朝士献诗》:“ 朱巽 草制云:某官夙负官材。 真宗 令出典藩。”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秦会之 丞相卒, 魏道弼 作参政,委任颇专,且大拜矣……久之, 道弼 出典藩。”

是人

犹人人,任何人。 唐 姚合 《赠张籍太祝》诗:“古风无手敌,新语是人知。” 宋 周邦彦 《梅雪》词:“迴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説。”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狗马为人所习见,一笔稍乖,是人得以指摘。”

大贤

非常有道德才能的人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生自

尚且。《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活时同室,死后同槨,妻儿生自嫌我,何况他人?”

趋走

(1).古礼。小步疾行,以示庄敬。《庄子·盗跖》:“ 孔子 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轡三失,目芒然无见,色若死灰。”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谓之以忠,则不以趋走承顺为恭,而以责难陈善为敬也。”

(2).谓奔走服役。《列子·周穆王》:“昔昔梦为人僕,趋走作役,无不为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 唐 杜甫 《官定后戏赠》诗:“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岳青天》:“﹝ 岳起 ﹞指其侍从曰:‘若辈惟可令其洒扫趋走、烹茶吸烟而已。’”

(3).指奔走执役者。《周书·于翼传》:“今与趋走同儕,恐非尚贤贵爵之义。”《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元年》:“ 宋 之教诲,雅异於斯:居中则任僕妾,处外则近趋走。” 胡三省 注:“趋走,执役者也。”

末迹

(1).喻晚年。《文选·陆机<叹逝赋>》:“解心累於末迹,聊优游以娱老。” 李善 注:“末迹,喻老。”

(2).次要的事。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性命修于身,勋业皆其末迹也。” 王闿运 《御夷论一》:“和战者,政教之末迹;諍议者,谋国之下道。”

无缘

(1) 人与事物或人与人之间没有碰到一起的可能性,为迷信说法

相见无缘

(2) 无由

异日

(1) 以后的一天或一段时间

留待异日再议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往日;从前

异日情谊,记忆犹新

大柄

《礼记·礼运》:“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别仁义。” 郑玄 注:“柄,所操以治事。”谓礼为人君持以治国之本。后以“大柄”喻握以治事的大权。《元典章·刑部二·繫狱》:“刑罚,国之大柄,有功者赏,有罪者罚,理当然也。”《明史·李森传》:“名爵日轻,廪禄日费,是玩天下之公器,弃国家之大柄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司寇》:“既持大柄,倚胥吏为耳目,任意周内罪名。”

毕身

终身;一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元振》:“君诚人耶?能相救免,毕身为扫除之妇,以奉指使。”

洪恩

大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