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史君喜雨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和曾史君喜雨原文

雄乌忽变作雌霓,太守为坛水畔祠。
多谢龙公来挹彼,寄声风伯莫吹之。
麦残黑穟差伤晚,秧出青鍼未过期。
想见铃斋闻点滴,银钩满纸又成诗。

诗词问答

问:和曾史君喜雨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和曾史君喜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变作

(1).突然发生变化。《战国策·楚策四》:“ 襄王 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慄。”

(2).变乱发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 道光 二十年六月, 金田 变作。”

(3).变成,改变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邓九公 道:‘那时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是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我便变作一番哑然大笑。’”

雌霓

(1).即雌蜺。 汉 东方朔 《七谏·自悲》:“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宋 柳永 《竹马子》词:“对雌霓掛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 清 许光治 《红绣鞋·雨后》曲:“雄雷天鼓歇,雌霓帝弓弯。”参见“ 雌蜺 ”。

(2).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雌霓》:“ 沉约 製《郊居赋》,其间曰:‘驾雌霓之连蜷,泛大江之悠永。’出示 王筠 。 筠 读雌霓为雌鶂。 约 喜谓曰:‘霓字惟恐人读作平声。’ 司马温公 谓非霓字不可读为平声也,盖 约 赋协侧声故尔。”后因以“雌霓”为创作时精研声律之典。 清 姚鼐 《怀故编修程鱼门》诗:“承吟雌霓知声病,荷定鸡人润小文。”参见“ 雌霓之诵 ”。

太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水畔

水边。 唐 白居易 《闲居自题戏招宿客》诗:“水畔竹林边,閒居二十年。” 冰心 《往事·悟》:“﹝他﹞从松影掩映中,翻身走下亭子,直到了水畔。”

多谢

(1) 表示感谢的客套话

(2) 嘱咐;劝告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龙公

称龙王。 宋 苏轼 《聚星堂雪》诗:“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初行雪。” 宋 张孝祥 《浣溪沙·去荆州》词:“拟看 岳阳楼 上月,不禁 石首 岸头风。作牋我欲问龙公。” 金 元好问 《戊戌十月山阳雨夜》诗之一:“龙公为汝贺,桑榆定可收。”

寄声

托人传话。《汉书·赵广汉传》:“ 界上 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 晋 陶潜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 党项羌 掠 回鶻 贡物, 遵诲 寄声誚让之, 羌 惧,即遣使谢,归其所掠。”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卷三:“屡託人寄声邀予,因事冗未往。”

风伯

神话传说中称主司刮风的天神

过期

(1) 由于迟缓而给予或被征收

必须付过期罚款

(2) 超过出版发行时间

一本过期的杂志

想见

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

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铃斋

古代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 唐 韩翃 《赠郓州马使君》诗:“他日铃斋内,知君亦赋诗。” 宋 范仲淹 《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铃斋贺客有喜色,饮酣歌作击前筹。” 宋 柳永 《早梅芳》词:“铃斋少讼,宴馆多欢。”

点滴

输液

他右手吊着点滴,腰下垫着冰枕,有气无力地躺在国泰医院667病房

银钩

亦作“ 银钩 ”。 1.银质或银色的钩子。《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鉤,飘若惊鸞。” 南朝 梁 刘孝威 《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鉤采桑路。”《宋史·乐志十五》:“翠帘人静月光浮,但半捲银钩。”

(2).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 唐 徐坚 《棹歌行》:“櫂女饰银鉤,新妆下翠楼。”

(3).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元 张逊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把鸞笺,裁绣句,写银钩。”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他一不合银钩写,锦字松烟。”

(4).比喻弯月。 宋 李弥逊 《游梅坡席上杂酬》之二:“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