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深室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效深室原文

峰尖疑致窄,有云与为深。

滃滃濛濛间,跬步不易寻。

湿润沾衣裳,澹荡惬神心。

犁然忽豁开,座底数万岑。

诗词问答

问:效深室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效深室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

2. 上声

参考注释

滃滃

(1).云气腾涌貌。 宋 陆游 《题十八学士图》诗:“ 晋阳 龙飞云滃滃, 关 洛 万里即日平。” 清 张四科 《高阳台》词:“回头只在梅花顶,满庭心滃滃生云。”参见“ 滃滃澹澹 ”。

(2).酒色混浊貌。 宋 朱弁 《秋泉次韵》:“新醅滃滃溢瓶盆,漱石秋泉带雨浑。”

濛濛

1.迷茫貌。《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汉 郑玄 笺:“归又道遇雨,濛濛然。” 汉 严忌 《哀时命》:“雾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江岛濛濛烟靄微,緑芜深处刷毛衣。” 明 陈恭尹 《登祝融峰》诗:“濛濛在太古,乾坤犹未判。” 冰心 《最后的安息》:“对面山峰上,云气濛濛,草色越发的青绿了。”

2.纷杂貌。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羽盖繇起,被以红沫,濛濛若雨委雪。” 唐 贾岛 《送神邈法师》诗:“柳絮落濛濛, 西州 道路中。” 宋 晏殊 《踏莎行》词之五:“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清 陈维崧 《点绛唇·和成容若韵》词:“西风恶,数声城角,冷雁濛濛落。”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黄鹂低鸣,飞絮濛濛。”

3.浓盛貌。 唐 张籍 《惜花》诗:“濛濛庭树花,坠地无颜色。”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愁云靄靄,杀气濛濛。”

跬步

亦作“蹞步”。1.半步,跨一脚。《大戴礼记·劝学》:“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王聘珍 解诂:“跬,一举足也。”《荀子·劝学》作“蹞步”。 杨倞 注:“半步曰蹞,蹞与跬同。”《北史·魏收传》:“跬步无已,至於千里;覆簣而进,及於万仞。” 宋 范成大 《土门》诗:“颠坠较分寸,商略营蹞步。” 梁启超 《新民说》三:“譬之蹞步,以一足立,以一足行。” 沉钧儒 《寄大儿》诗:“小妹居对房,跬步无我离。”

(2).举步;迈步。 宋 苏轼 《灵壁张氏园亭记》:“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 明 陆树声 《清暑笔谈》:“士大夫逢时遇合,跬步以至公卿非难,而归田为难。”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一》:“青云之路,跬步可阶;五尺之童,便思奔竞。”

(3).指极近的距离。《旧唐书·肃宗纪下》:“忽大风飞沙,跬步之间,不辨人物。” 宋 苏轼 《答陈季常书》:“自失官后,便觉三山跬步,云汉咫尺,此未易遽言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时昏雾四塞,跬步莫覩物色。”

(4).形容少;极少。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 桓 称仲父, 文 称太公,计此二人,曾无跬步之劳,大呼之功,乃忘弓矢之怨,授以上卿。” 宋 司马光 《辞赐金第一札子》:“今臣等虽备位五使,犹在京城,跬步之劳,亦未尝有,以何勋效再受重赐。”《朱子语类》卷五九:“自来见得此理真无内外,外面有跬步不合道理,便觉此心慊然。”

(5).喻指小节。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夫细行不矜,终为大德之累,跬步必谨,犹忧其过举也。”《明史·张邦奇传》:“﹝ 张邦奇 ﹞与 王守仁 友善,而语每不合。躬修力践,跬步必谨。” 清 姚鼐 《复张君书》:“是故古之士,於行止进退之间,有跬步不容不慎者,其虑之长而度之数矣。”

(6).人迹。 唐 杜甫 《溪涨》诗:“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 仇兆鳌 注:“跬步疏,人跡稀也。” 清 曹寅 《葺治亭后竹径和牧中丞韵》:“跬步春园空,苍然隔林语。”

不易

(1).艰难,不容易。《诗·大雅·文王》:“宜鉴于 殷 ,骏命不易。” 朱熹 集传:“不易,言其难也。”《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 毛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二》:“对于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词,作了一些注解。”

(2).不改变;不更换。《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注:“不为世俗所移易。”《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颜师古 注:“言为常法,不可改易。”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记张憨子》:“冬夏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

湿润

(1) 土壤、空气等潮湿而滋润

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百合花》

(2) 因心里难过或激动而眼含热泪

她眼睛湿润了

衣裳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澹荡

(1).犹骀荡。谓使人和畅。多形容春天的景物。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二:“春风澹荡侠思多,天色净渌气妍和。”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 宋 朱淑真 《西江月·春半》词:“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

(2).犹放达。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宋 陆游 《春晚风雨中作》诗:“頽然耐辱君无怪,元是人间澹荡人。” 清 顾贞观 《秋晓登沧浪亭呈宋中丞》诗:“由来澹荡人,别作流传计。”

神心

(1).犹心神。谓魂与心。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意离未絶,神心怖覆。” 汉 扬雄 《<法言>序》:“神心忽恍,经纬万方,事繫诸道德仁义礼。”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 太公 避 紂 之乱,屠隐市朝,遯钓鱼水,何必 渭 滨,然后 磻溪 ,苟愜神心,曲渚则可。 磻溪 之名,斯无嫌矣。”

(2).犹圣心。谓天子的心。《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貽宴好会,不常厥数;神心所受,不言而喻。” 吕向 注:“言天子遗其宴会者,不常其数,但圣心所与者,不言而自晓。”

底数

(1) 以之为基准而构成一组数或一数学表的数

一组对数的底数

(2) 事情的原委

心中有了底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