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

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代

夏日原文

穷边已深夏,气色耿清秋。
鲜旭开山郭,凉烟澹戍楼。
兜零烽火息,区脱虏尘收。
迨此军中暇,无妨文雅游。

诗词问答

问:夏日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问:夏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司马光的名句有哪些?答:司马光名句大全

司马光夏日书法欣赏

司马光夏日书法作品欣赏
夏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穷边

荒僻的边远地区。 宋 苏舜钦 《己卯冬大寒有感》诗:“穷边苦寒地,兵气相缠结。” 清 纳兰性德 《沁园春》词:“穷边自足愁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张素 《吉长道中》诗:“客来远道奔驰苦,地入穷边感慨多。”

气色

(1) 一个人的精神和皮肤色调

(2) 皮肤尤其是面部皮肤的色调

(3) 态度,神情

观子气色。——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清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 吴谦牧 《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 艾芜 《回忆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色。”

山郭

山城;山村。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三:“千家山郭静朝暉,日日江楼坐翠微。” 明 杨慎 《拨不断》曲:“山郭微风弄酒帘,林坰落日回樵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摘句图》:“江桥红树外,山郭夕嵐边。”

凉烟

(1).秋雾。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秋水兮驾浦,凉烟兮冒江。” 唐 陆龟蒙 《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诗:“行次野枫临远水,醉中衰菊卧凉烟。” 清 魏源 《村居杂兴呈筠谷从兄》诗之六:“冰鳞空水明,归翼凉烟引。”

(2).寒烟。 宋 王安石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之一:“败壁数峰连粉墨,凉烟一穗起檀沉。”

戍楼

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南朝 梁元帝 《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玉树》歌残王气终, 景阳 兵合戍楼空。” 明 尹耕 《紫荆关》诗:“斥堠直通沙磧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清 吴伟业 《送纪伯紫往太原》诗:“相依 刘越石 ,清啸戍楼中。”

兜零

亦作“ 兜铃 ”。笼子。《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 魏王 博,而北境传举烽” 裴駰 集解引 汉 文颖 曰:“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橰,桔橰头兜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修烽燧” 李贤 注引《广雅》:“兜零,笼也。”今本《广雅》作“篝笭”。 明 梵琦 《居庸关》诗:“渠答自今收战马,兜铃无復置边烽。”

烽火

(1)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 比喻战火或战争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区脱

匈奴 语。指 汉 时与 匈奴 连界的边塞所立的土堡哨所。《汉书·苏武传》:“区脱捕得 云中 生口。”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区脱,土室, 胡 儿所作以候 汉 者也。”一说指双方都管辖不到的边境地带。 王先谦 补注引 沉钦韩 曰:“区脱犹俗之边际, 匈奴 与 汉 连界,各谓之区脱”。后亦泛称边境哨所。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觚賸续编》卷一引 清 徐秉义 《圣武成功诗》之三:“负险营区脱,凭遐树拂庐。”

虏尘

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 唐 王维 《凉州赛神》诗:“ 凉州 城外少行人,百尺峯头望虏尘。” 唐 白居易 《江楼望归》诗:“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词:“雪洗虏尘静,风约 楚 云留。”

无妨

不妨

有意见,无妨直率提出来

文雅

温和有礼貌

谈吐文雅

举止文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