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至湖桑埭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晓出至湖桑埭原文

残年孤寂不堪言,时唤平头驾短辕。
老气犹能作罴卧,壮懹谁复记鸿轩?棹歌缥渺城西路,烟树参差埭北村。
堪笑怪奇消未尽,夜来还梦属櫜鞬。

诗词问答

问:晓出至湖桑埭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晓出至湖桑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残年

(1) 晚年;暮年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肯将衰朽惜残年。——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风烛残年

(2) 年终

残年短景

孤寂

孤独无依,寂寞无聊

火车不时在孤寂的小站停下来

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不堪

(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平头

(1) 〈方〉∶普通;平常(人)

平头百姓

(2) 用在数字前面,表示整数

平头二十岁

短辕

(1).《晋书·王导传》:“初 曹氏 性妬, 导 甚惮之,乃密营别馆,以处众妾。 曹氏 知,将往焉。 导 恐妾被辱,遽令命驾,犹恐迟之,以所执麈尾柄驱牛而进。司徒 蔡謨 闻之,戯 导 曰:‘朝廷欲加公九锡。’ 导 弗之觉,但谦退而已。 謨 曰:‘不闻餘物,惟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后以“短辕”指代牛车或粗陋小车。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笑傲张高盖,从容接短辕。” 宋 苏轼 《书韩干<牧马图>》诗:“ 王良 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短辕一哭暮云低,雪窖冰天路惨悽。”亦作“ 短辕车 ”。 宋 刘克庄 《鹊桥仙·足痛》词:“不消长麈短辕车,但乞取,一枝鹤膝。” 明 高启 《临顿里》诗之一:“时寻 戴顒 宅,自驾短辕车。”

(2).折断的车辕木。 唐 杜甫 《木皮岭》诗:“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短,一本作“ 断 ”。 蒋礼鸿 《杜诗释词》:“作断者正字,短其通用字也。”

老气

(1) 老练;沉着稳重

那位女士显得很老气

(2) 形容服装等的颜色深暗、样式陈旧

罴卧

《北史·王罴传》:“ 神武 遣 韩轨 、 司马子如 从 河东 宵济袭 羆 , 羆 不觉。比晓, 轨 众已乘梯入城。 羆 尚卧未起,闻閤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羆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后以“羆卧”喻有志之士虽退处草野而意气犹盛。 宋 陆游 《晓出至湖桑埭》诗:“老气犹能作羆卧,壮怀谁復记鸿轩。”参见“ 老羆当道 ”。

鸿轩

鸿雁高飞。比喻举止不凡。《文选·颜延之<五君咏·向常侍>》:“交 吕 既鸿轩,攀 嵇 亦凤举。” 李善 注:“轩,飞貌。” 唐 李商隐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诗:“定笑幽人迹,鸿轩不可攀。”

棹歌

亦作“櫂歌”。1.行船时所唱之歌。 汉武帝 《秋风辞》:“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嶂。”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尚讶棹歌闻,那有市声起。”

(2).指《櫂歌行》曲。《南史·羊侃传》:“﹝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櫂歌》两曲,甚有新致。” 唐 骆宾王 《櫂歌行》:“相思无别曲,并在《櫂歌》中。”参见“ 棹歌行 ”。

缥渺

见“ 縹緲 ”。

烟树

亦作“烟树”。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唐 孟浩然 《闲园怀苏子》诗:“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元 周孚先 《蝶恋花》词:“舟艤津亭何处?晓起瓏璁,回首 * 树。”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我记住远地烟树,就系君去处。”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堪笑

可笑。《封神演义》第七九回:“堪笑 徐芳 徒逆命,枉劳心思竟何从!”

怪奇

怪异奇特。 汉 王充 《论衡·奇怪》:“帝王之生,必有怪奇,不见於物,则效於梦矣。” 唐 林滋 《望九华山》诗:“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 清 吴敏树 《书毛西垣<黔苗竹枝词>后》:“观是词者……又以谓荒裔生野,睢盱怪奇,可喜愕之态,人所希闻见,今皆若见其人,跳舞叫啸於前。”

夜来

(1) 〈方〉∶昨天

(2) 夜里

櫜鞬

藏箭和弓的器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文公 ﹞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 晋国 。 晋 楚 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杨伯峻 注:“櫜,音高,盛箭矢之器,鞬,音犍,盛弓之物。” 唐 康骈 《剧谈录·裴度》:“ 乐和 李僕射 方为 华州 刺史,戎服櫜鞬迎於道左。” 清 王士正 《秦中凯歌》之四:“大将櫜鞬迎道左,万人鼓吹入 平凉 。”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献忠 走进屋去,按照谒见长官的隆重礼仪的规定,换上全副盔甲,背上櫜鞬,挂上宝刀,气宇轩昂地大踏步走了出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