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

作者:张炜 朝代:宋代

秋千原文

彩索高悬锦柱头,女郎花下竞风流。
垂杨影里曾窥见,飞起娇红一点愁。

诗词问答

问:秋千的作者是谁?答:张炜
问:秋千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炜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炜名句大全

张炜秋千书法欣赏

张炜秋千书法作品欣赏
秋千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彩索

(1).彩色丝绳。 宋 曾季貍 《艇斋诗话》:“ 欧公 在禁中作《端午帖子》云:‘綵索盘中结,杨梅糉里红。’”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方回》:“鸚鵡笼开綵索宽,一宵飞去为谁欢。”

(2).指秋千索。 唐 韩愈 《寒食直归遇雨》诗:“不见红毬上,那论綵索飞。”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古今艺术图》曰:‘北方 山戎 寒食日用鞦韆为戏。’綵索即谓鞦韆戏也。” 唐 裴说 《清明》诗:“画毬轻蹴壶中地,綵索高飞掌上身。” 明 徐同贞 《寒食郊行》诗:“却嫌输与 东京 路,尚欠郊原綵索飞。”

高悬

高高挂起

女郎花

木兰或辛夷的别名。 唐 白居易 《题令狐家木兰花》诗:“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宋 陆游 《春晚杂兴》诗之五:“笑穿居士屩,闲看女郎花。”自注:“ 唐 人谓辛夷为女郎花。” 宋 陆游 《春晚出游》诗之二:“王孙草生与阶齐,女郎花发乳鶯啼。”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垂杨

(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唐 万齐融 《送陈七还广陵》诗:“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济南府 ,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窥见

暗中看出或觉察到

从一个人的生活作风可以窥见他的思想意识

飞起

(1).向上飞离。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 宋 孙光宪 《八拍蛮》词:“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

(2).扔起。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她飞起一块石头,那颗枣儿就落在前面地下了。”

娇红

形容女子嫩红的脸色

两颊娇红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