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倪瓒江岸望山图并用其韵题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不留烟霭快初晴,了了岚光入眼明。

笑我曾同高士兴,隔江亦复远山横。

钱塘秦望应如昔,白傅苏公只剩名。

若向锦贉论气韵,输他老骥骛前程。

诗词问答

问:《仿倪瓒江岸望山图并用其韵题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八

参考注释

烟霭

云雾;云气

江那面的山峰,抹上蓝色的烟霭,显得十分美丽。——艾芜《野牛寨》

了了

心里明白;清清楚楚;通达

不甚了了

心中了了

勾画了了。——明· 魏学洢《核舟记》

岚光

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 唐 李绅 《若耶溪》诗:“嵐光花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璕。”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后登看山亭》:“更临危树看羣岫,雪色嵐光向酒浮。” 明 文徵明 《五月望日登望湖亭》诗:“嵐光浮动千峰湿,雨气薰蒸五月寒。” 清 刘大櫆 《浮山记》:“春夏以往,嵐光照游者衣袂。”

入眼

看着舒服;顺眼;看中

有那入眼的,便把些 * 与他吃了便死。——《水浒传》

高士

志趣、品行高尚的人;超脱世俗的人,多指隐士

吾闻鲁连先生, 齐国之高士也。——《战国策·赵策》

亦复

(1).也。表示同样。《后汉书·霍谞传》:“至於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復均也。”《世说新语·言语》“ 德操 曰”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半途而废者居多,差釐毫而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终不免被吞并,企业界中亦复如此。”

(2).又。《世说新语·德行》“我何颜谢 桓公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一门之内,有忠与孝,亦復何恨!”

远山

(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钱塘

(1).见“ 钱塘江 ”。

(2).亦作“ 钱唐 ”。古县名。地在今 浙江省 。古诗文中常指今 杭州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过 丹阳 ,至 钱唐 。” 张守节 正义:“ 钱唐 ,今 杭州县 。” 唐 李绅 《真娘墓》诗:“还似 钱塘 苏小小 ,祗应迴首是卿卿。”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当 绍兴 中,国家方创都 钱塘 。” 明 皇甫涍 《雪山歌奉寄彭太保》:“君王垂衣念西土, 钱塘 老子不足数。”

秦望

山名。 秦望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相传 秦始皇 东巡时曾登上此山以望 南海 ,故名。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兴福·昙翼》:“﹝ 曇翼 ﹞履访山水,至 秦望 西北,见五岫駢峰,有耆闍之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又有 秦望山 ,在州城正南。为众峯之杰,陟境便见。《史记》云: 秦始皇 登之以望 南海 。” 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 东海 横 秦望 , 西陵 遶 越臺 。” 王琦 注:“ 施宿 《会稽志》:‘ 秦望山 ,在 会稽县 东南四十里,旧经云众岭最高者。’” 宋 辛弃疾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词:“ 秦望山 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白傅

唐 诗人 白居易 的代称。 白 晚年曾官太子少傅,故称。 五代 齐己 《同光岁送人及第东归》诗:“春官如 白傅 ,内试似 文皇 ( 唐太宗 )。” 宋 苏轼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之二:“ 白傅 閒游空诵句,拾遗穷老敢论亲。” 清 袁枚 《续诗品·灭迹》:“ 白傅 改诗,不留一字。”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 白傅 流风犹想像, 紫阳 遗爱未销磨。”

锦贉

书册或字画卷轴卷头上贴的绫。 清 赵翼 《题肃本淳化帖》诗:“锦贉绣褫白玉匣,重逾介圭緑綟緺。”

气韵

文学或艺术上独特的风格;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以气韵胜。——蔡元培《图画》

老骥

年老的骏马。多喻年老而壮志犹存之士。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老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宋 欧阳修 《送张生》诗:“老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 * 《自题近照绝句》:“百年赢得十之八,老驥仍将万里行。”参见“ 老驥伏櫪 ”。

前程

(1) 前面的路程

前程艰难

(2) 比喻未来在功业上的成就

锦绣前程

前程远大

(3) 特指婚姻

(4) 旧时指读书人或官员的功名、官职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