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八十七首

作者:释慧开 朝代:宋代

偈颂八十七首原文

灵山大1一1法王,末运希所遇。
声名遍天下,乾坤恣独步。
草鞋挂龙休,三宣浑不顾。
凌灭曹源生,训徒参活句。
宗门个样师,熟不生恋慕。
天庭重降勅黄来,凌霄峰顶施甘露。

诗词问答

问:偈颂八十七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慧开
问:偈颂八十七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慧开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慧开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灵山

(1).道家指 蓬莱山 。《文选·左思<吴都赋>》:“巨鼇贔屓,首冠 灵山 。” 吕向 注:“ 灵山 ,海中 蓬莱山 。”

(2).指传说中的 昆仑山 曾城 。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若夫 曾城 ,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 灵山 ,有爱嘉名。” 逯钦立 校注:“ 灵山 ,指 崑崙 曾城 。”

(3).借指 昆仑山 。 南朝 梁 沉约 《锺山》诗:“ 灵山 纪地德,地险资岳灵。” 锺山 , 昆仑山 的别名。参见“ 曾2城 ”。

(4). 印度 佛教圣地 灵鹫山 的简称。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诗》之五:“朝游浄国侣,暮集 灵山 羣。”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 彭泽 因家凡几世, 灵山 预会是前生。”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既到 灵山 ,岂可不朝我佛。” 赵朴初 《访云冈石窟及华严寺》诗:“彷彿 灵山 集海会,弟子或坐或立或语或默或悲或欣然。”原注:“ 灵山 ,即 灵鷲山 ,佛説法处。”

(5).道书所称的福地之一。在今 江西省 上饶县 北。《云笈七籤》卷二七:“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第三十三 灵山 在 信州 上饶县 北, 墨真人 治之。”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上饶县》:“ 灵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 。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

(6).指有灵应的山。《云笈七籤》卷一二二:“ 江油 旧壤,境带灵山,自狩 巴 梁 ,屡照感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七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7).对山的美称。 唐 刘斌 《咏山》:“灵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盖 云阴远, 香炉 烟气多。”

法王

(1).佛教对 释迦牟尼 的尊称。亦借指高僧。《法华经·譬喻品》:“我为法王,於法自在。” 宋 苏轼 《赠虔州慈云寺鉴老》诗:“却须重説圆通偈,千眼薰笼是法王。” 清 金农 《得宋高僧手写<涅槃经>残本即题其后》诗:“法王力大书体肥,肯落人间寒与饥。”

(2). 元 明 等朝授予红教喇嘛首领的封号。 元世祖 至元 七年封萨迦派首领 八思巴 为大宝法王。 明 朝分封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的上层喇嘛为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等。 吴晗 《朱元璋传》第四章二:“ 明 朝继承 元 朝的制度,设立了军事统治机构,并封其长老为国师、法王,令其抚治人民,定期朝贡。”

(3).指天主教教皇。 鲁迅 《坟·人之历史》:“ 罗马 法王,又竭全力以塞学者之口。”

末运

行将衰亡的命运。 清 吴伟业 《赠愿云师》诗:“末运初迍邅,达人先大觉。” 梁启超 《中国之武士道》:“閭里之有游侠,其武士道之末运乎……由 春秋 战国 之武士道而一变为 汉 初之游侠,其势之不足以久存,抑章章矣。” 鲁迅 《南腔北调集·我们不再受骗了》:“它们自身正在崩溃下去,无法支持,为挽救自己的末运,便憎恶 苏联 的向上。”

声名

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独步

独自行走,亦指超群出众,独一无二

独步文坛

草鞋

用稻草或其他长纤维草手工编制的一种简易鞋

挂龙

刮龙卷风。因远看积雨云呈漏斗状舒卷下垂,古人误认为龙下挂吸水,故称。 宋 惠洪 《大风夕怀道夫敦素》诗:“方收一霎挂龙雨,忽作千林攧鷂风。” 瞿秋白 《乱弹·水陆道场》:“一股腥气扑到鼻子里来,据说是龙的腥气。极大的暴风雨和霹雳已经在天空里盘旋着,这是要‘挂龙’了。”

不顾

(1).不回头看。《史记·刺客列传》:“於是 荆軻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 林宗 异而问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顾?’ 叔达 曰:‘甑已破,视之无益。’”

(2).不顾念;不照顾。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楚辞·刘向<九叹·离世>》:“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王逸 注:“不敢顾念身之贫贱。”

(3).不理会。《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珞,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马周 初入京,至 灞上 逆旅,数公子饮酒,不顾 周 , 周 市斗酒濯足,众异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 朱暮堂 不顾 汤富海 的意见,不满地说:‘非筛不行! 苏账房 !’”

(4).不考虑;不顾忌。《韩非子·十过》:“耽於女乐,不顾国政,则亡之祸也。”《后汉书·列女传·太原王霸妻》:“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二·帝王 * 》:“人有恣其淫性而不顾五伦,真禽兽也。”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章:“战士们不顾一切地在钢架上爬行。”

训徒

(1).训练军卒。 唐 颜真卿 《郭公庙碑铭》:“於穆令公, 汾阳 啟封,文经武纬,训徒陟空,简帝心兮。”

(2).训教生徒。《古尊宿语录·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以駡风駡语为训徒,以种菜种蔬为作务。” 元 欧阳玄 《送刘子简之武昌学正》诗:“训徒名门示高爽,棖臬中实皆轮囷。”

活句

(1).佛教禅宗指含意深刻,非从言外之意深参而不能了悟的语句。《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但参活句,莫参死句。”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七:“一任拣机参活句,莫将文字换狂禪!”

(2). 宋 人论诗时亦用以指含蓄生动而有深意的句子。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须参活句,勿参死句。”

宗门

(1).宗族;同族。《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今车骑将军 騭 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姦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勑,勿相容护。”《后汉书·崔駰传》:“ 建武 初,朝廷多荐言之者, 幽州 刺史又举 篆 贤良。 篆 自以宗门受 莽 伪宠,慙愧 汉 朝,遂辞归不仕。”

(2).佛教语。禅宗的自称,而称其他各宗为“教门”。 前蜀 贯休 《春送禅师归闽中》诗:“大化宗门闢,孤禪海树凉。”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余偶论 唐 宋 大家七言歌行,譬之宗门, 李 杜 如来禪, 苏 黄 祖师禪。”

(3).指本门教派。 唐 张九龄 《请御注道德经及疏施行状》:“天旨玄远,圣义发明,词约而理丰,文省而事愜,上足以播玄元之至化,下足以阐来代之宗门。”

个样

这样。 宋 苏轼 《记梦》诗:“不信天形真箇样,故应眼力自先穷。” 宋 刘克庄 《送真舍人帅江西》诗之二:“海神亦叹公清德,少见孤舟箇样轻。”

恋慕

留恋爱慕,依依不舍

天庭

(1) 天帝的宫廷;天帝的朝廷

(2) 帝王的宫廷;朝廷

(3) 天空

这种种声音在无边无际的天庭中响着。——胡也频《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4) 指前额的中央

天庭饱满

凌霄

(1) 迫近云霄。比喻志向高远

浩气凌霄

(2) 凌霄花

峰顶

1.亦作"峰顶"。

2.山峰的顶端。

3.喻事物发展的顶点。

甘露

甜美的雨露

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