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原文

爱景人方乐,同雪候稍愆。
徒闻周雅什,愿赋朔风篇。
欲俟千箱庆,须资六出妍。
咏留飞絮后,歌唱落梅前。
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
瑞邀盈尺日,丰待两岐年。
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
映书孤志业,披氅阻神仙。
几向霜阶步,频将月幌褰。
玉京应已足,白屋但颙然。

诗词问答

问:《四年…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忆雪》的作者是谁?答:李商隐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商隐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商隐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41-74

参考注释

爱景

(1).爱,通“ 曖 ”。和煦的阳光。《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群臣酒行歌》:“玉墀留爱景,金殿蔼祥烟。”

(2).爱,通“ 曖 ”。昏暗的光色。 宋 曾巩 《代翰林侍读学士钱藻遗表》:“犬马之质,难驻于頽龄;日月之光,尚攀於爱景。”

人方

古族名。即 夷方 。人,通“ 夷 ”。 殷 代分布在今 山东 一带。 帝乙 、 帝辛 时曾多次抗 殷 ,后为 殷 所并。参阅《殷虚书契前编》。

周雅

指《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因《诗经》均为 周 诗,故称。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序》:“ 开元 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实由主上恶华好朴,去伪从真,使海内词场,翕然尊古;《南风》、《周雅》,称阐今日。” 元 王恽 《飞豹行》:“元戎兹猎似开先,我作《车攻》补《周雅》。”

朔风

北风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 魏· 阮籍《咏怀》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千箱

形容丰年储粮之多。 唐太宗 《秋暮言志》诗:“已获千箱庆,何以继熏风。” 唐 欧阳詹 《送王式东游序》:“何述万乘之都,千箱之年,有故人而适远,无巵酒以叙别,男儿巵酒之不致,亦何论他日之浮沉哉!” 宋 范仲淹 《稼穑惟宝赋》:“闢五土之时,披沙岂异;载千箱之处,照乘攸同。”参见“ 千仓万箱 ”。

六出

雪花的别称

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宋书·符瑞志下》

飞絮

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歌唱

(1) 唱歌

晚会上有歌唱有舞蹈

(2) 歌颂。以赞颂或好像以赞颂表达

歌唱祖国

落梅

即《梅花落》。古笛曲名。 唐 李白 《司马将军歌》:“羌笛横吹《阿嚲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明 汤式 《一枝花·赠张韶舞善 * 》套曲:“顿挫非《落梅》之趣,悠扬有《折柳》之情。”《随园诗话补遗》卷一引 清 陈望之 《月夜登黄鹤楼》诗:“不知何处笛,解作《落梅》声。”

琼蕊

(1).玉英,玉花。《文选·张衡<西京赋>》:“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 李周翰 注:“琼蕊,玉英也。” 晋 陆机 《叹逝赋》:“懟琼蕊之无徵,恨朝霞之难挹。”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七:“ 崑山 採琼蕊,可以鍊精魄。”

(2).美称白色的花。 晋 陆机 《拟涉江采芙蓉》诗:“上山采琼蕊,穷谷饶芳兰。”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十三:“山河散琼蕊,庭树下丹滋。”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五:“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鳧雏入蒋牙。” 仇兆鳌 注:“言花之白也。” 元 周巽 《水驿梅》诗:“官亭芳树倚寒江,琼蕊疎疎映琐窗。”

妆楼

旧称妇女居住的楼房。 唐 沉佺期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诗:“粧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 唐 白居易 《春词》:“低花树映小粧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清 张宸 《送张翼西驸马还京》诗:“粧楼翠幙春无数,憔悴人间 孙子荆 。”

指妇女的居室。 唐 沉佺期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诗:“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 宋 柳永 《少年游》词:“日高花榭懒梳头,无语倚妆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妆楼晓看荷香十里,猊炉烟烬。”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二场:“[ 侯朝宗 ]:小生有意拜访 香君 妆楼,不知能否如愿?”

粉绵

(1).擦镜之物。旧时以铜为镜,用绵蘸粉摩拭,使之光亮。 宋 陆游 《古别离》诗:“粉绵磨镜不忍照,女子盛时无十年。”

(2).犹白絮。 唐 李商隐 《忆雪》诗:“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此喻雪。

两岐年

麦生两穗之年,指丰年。 唐 李商隐 《忆雪》诗:“瑞邀盈尺日,丰待两岐年。”参见“ 两岐 ”。

预约

(1) 预先约定时间

(2) 预订

预约稿件

访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称访友为“访戴”。 唐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诗:“自然堪访 戴 ,无復《四愁》诗。” 清 秋瑾 《齐天乐·雪》词:“ 谢 家娇女,正笑倚栏干,欲拈丽句。访 戴 舟迴,襟怀多半为伊阻。”

志业

(1).志向与事业。 南朝 梁 沉约 《临川王子晋南康侯子恪迁授诏》:“门下侍中 临川王 子晋 ,志业清敏,器尚夷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董伯念》:“ 伯念 有才名,其志业不凡,不幸为富贵所累,以致短折。惜哉!” 赵朴初 《云淡秋空·哀郑振铎》词:“肝胆文章,和平志业,耿耿星遥。”

(2).专心其职业。志,通“ 识 ”。《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 杜预 注:“志,识也。岁聘以修其职业。”

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月幌

月光照耀的帷薄。语本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夜幽静而多怀,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暉。”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风闺夕敞,携少女於歌筵;月幌宵朧,下 姮娥 於舞席。” 唐 陈山甫 《汉武帝重见李夫人赋》:“寂寞瑶阶,永谢虚无之跡;凄凉月幌,犹分似是之形。” 宋 晏几道 《采桑子》词:“月幌风襟,犹忆西楼著意深。”

玉京

(1).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晋 葛洪 《枕中书》引《真记》:“元都玉京, 七宝山 ,週廻九万里,在 大罗 之上。”《魏书·释老志》:“道家之原,出於 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 唐 白居易 《梦仙》诗:“须臾羣仙来,相引朝玉京。” 金 元好问 《步虚词》之二:“万神朝罢出 通明 ,和气欢声满玉京。”

(2).泛指仙都。 宋 陆游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诗:“斥僊岂復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浩浩荡荡,仙都玉京。蟠桃之花万丈明, 淮南 之犬彳亍行。”

(3).指帝都。 唐 孟郊 《长安旅情》诗:“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宣和遗事》后集:“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清 赵翼 《因邸报秦楚蜀三省同时奏捷喜作凯歌》:“露布星驰到玉京,鐃簫大凯溢欢声。”

白屋

(1).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房屋。一说,指以白茅覆盖的房屋。为古代平民所居。《尸子·君治》:“人之言君天下者瑶臺九纍,而 尧 白屋。”《汉书·王莽传上》:“开门延士,下及白屋。” 颜师古 注:“白屋,谓庶人以白茅覆屋者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白屋》:“古者宫室有度,官不及数,则居室皆露本材,不容僭施采画,是为白屋也已。” 元 李翀 《日闻录》:“白屋者,庶人屋也。《春秋》:‘丹 桓公 楹,非礼也。’在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堊,大夫苍士黈黄色也。按此则屋楹循等级用采,庶人则不许,是以谓之白屋也。”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故此把白屋寒儒,都认做青云贵客了。”

(2).指平民或寒士。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一》:“将军辅翼幼君,将流大化,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効。今士见者皆露索、挟持,恐非 周公 辅相 成王 之礼,致白屋之意也。”《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昔 周公旦 父 文 兄 武 ,九命作伯以尹华夏,犹挥沐吐餐,垂接白屋,故 周 道以隆,天下归德。” 李贤 注:“白屋,匹夫也。”《新唐书·张玄素传》:“ 周公 资圣人,而握沐吐餐,下白屋,况下 周公 之人哉?” 明 何景明 《寿许司马》诗:“不屈朱门贵,能怜白屋贫。”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人人皆可由白屋而为王侯、卿相、师儒,人人皆可奋志青云,发扬蹈厉,无阶级之害。”

(3).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刺史 毛奕 表行贰师将军,将 酒泉 、 敦煌 兵千人,至 楼兰 屯田,起 白屋 ,召 鄯善 、 焉耆 、 龟兹 三国兵各千,横断注滨 河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