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侍御宴北楼

作者:储光羲 朝代:唐代

同张侍御宴北楼原文

今之太守古诸侯,出入双旌垂七旒。
朝览干戈时听讼,暮延宾客复登楼。
西山漠漠崦嵫色,北渚沉沉江汉流。
良宵清净方高会,绣服光辉联皂盖。
鱼龙恍惚阶墀下,云雾杳冥窗户外。
水灵慷慨行泣珠,游女飘飖思解佩。
苍苍低月半遥城,落落疏星满太清。
不分开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
轩后青丘埋猰貐,周王白羽扫欃枪。
期君武节朝龙阙,余亦翱翔归玉京。
第一百三十九卷

诗词问答

问:同张侍御宴北楼的作者是谁?答:储光羲
问:同张侍御宴北楼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同张侍御宴北楼是什么体裁?答:七古
问:储光羲的名句有哪些?答:储光羲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38_40

参考注释

守古

遵守古训。 汉 王充 《论衡·程材》:“守古循志,案礼修义,輒为将相所不任。”

诸侯

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宋· 苏洵《六国论》

出入

不符之处,差距

有出入

双旌

(1). 唐 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

(2).泛指高官之仪仗。 唐 李商隐 《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赐以竹符之重,遂使 霍氏 固辞之第,早建双旌。” 徐炯 注:“双旌唯节度领刺史者有之,诸州不与焉。今则通用为太守之故事矣。” 元 刘忠之 《太常引·送郭复斋》词:“何处望双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明 王世懋 《送李太史元甫册封蜀藩》诗:“玉检金泥出大庭,双旌万里去冥冥。”

(3).借指高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倘或无知猖獗,突犯双旌,虽手握兵符,徵调不及,一时亦无如之何。”参见“ 双节 ”。

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时听

时人的视听。 汉 蔡邕 《朱公叔谥议》:“惧礼废日久,将诡时听。” 唐 柳宗元 《<杨评事文集>后序》:“虽其言鄙野,足以备於用。然而闕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夸示后学。”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凡典雅之诗,皆不合时听。”

宾客

(1)

(2) 客人的总称

宾客盈门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3) 门客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得,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登楼

(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

(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参见“ 登楼赋 ”。

(3).特指登上御楼,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仪式之一种。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陛下还京,登楼肆赦,则天下之人,尽皆迁善远罪。”《宋史·礼志二十》:“﹝御楼肆赦﹞其日,刑部録诸囚以俟。驾还至 宣德门 内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宋史·乐志一》:“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宫。”《宋史·乐志二》:“皇帝归大次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为 岷山 主峰。也称 雪岭 。 唐 李白 《思边》诗:“今岁何时妾忆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 唐 杜甫 《野望》诗:“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南起 拒马山 ,西北接 军都山 。有 百花山 、 灵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卢师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为京郊名胜地。

(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称 睡佛山 。有 华亭寺 、 太华寺 、 三清阁 、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风景优美,有“睡美人”之称。

(7).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称 包山 ,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有 缥缈峰 、 销夏湾 、 林屋洞 诸名胜。

漠漠

(1) 寂静无声

漠漠门长掩

(2) 密布;布满

云漠漠,风瑟瑟

(3) 迷蒙

天漠漠

雨漠漠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雁荡经行云漠漠。——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广阔

荒原漠漠

(5) 冷淡,不关心

何乃视之漠漠

(6) 茂盛、浓郁

漠漠芳馨

崦嵫

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县西。古代常用来指日落的地方

北渚

北面的水涯。《楚辞·九歌·湘君》:“鼂骋騖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王逸 注:“渚,水涯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尔乃抚轻舟兮浮清池,乱北渚兮揭南涯。” 南朝 梁 江淹 《王徵君养疾》诗:“北渚有帝子,荡瀁不可期。” 宋 陆游 《北渚》诗:“北渚露浓苹叶老,南塘雨过藕花稀。”

沉沉

(1) 沉重;必需费力才能举起或移动的

穗子沉沉地垂下来

(2) 低而沉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宋· 柳永《雨霖铃》

沉沉入睡

江汉

(1). 长江 和 汉水 。《书·禹贡》:“ 江 汉 朝宗於海。”《诗·小雅·四月》:“滔滔 江 汉 ,南国之纪。” 朱熹 集传:“ 江 汉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 江 汉 之间,不惊鸡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盖。” 清 黄景仁 《黄鹤楼用崔韵》:“欲把登临倚长笛,滔滔 江 汉 不胜愁。”

(2).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荆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十:“ 江 汉 之君,悲其坠屨, 少原 之妇,哭其亡簪。”《后汉书·荀彧传》:“ 绍 既新败,众惧人扰,今不因而定之,而欲远兵 江 汉 ,若 绍 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文选·江淹<望荆山>诗》:“奉义至 江 汉 ,始知 楚 塞长。” 李善 注:“ 江 汉 , 荆 楚 之境也。”

(3).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东部地区。 唐 杜甫 《枯棕》诗:“嗟我 江 汉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鳌 注:“ 江 汉 ,指 巴 蜀 。”

(4).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区。 陈毅 《吟 * 形势》:“ 江 汉 飞传 刘 邓捷,中原重见 李 郑 回。”

良宵

(1).景色美好的夜晚。 唐 皇甫冉 《秋夜宿严维宅》诗:“世故多离别,良宵詎可逢。” 金 段克己 《中秋》之二:“良宵方喜故人共,醉语那知邻舍惊。”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良宵莫把银釭照,最喜相逢似梦中。” 郭沫若 《长春集·游埃及杂吟之三》:“ 春申 相仿佛,煮茗话良宵。”

(2).长夜;深夜。 唐 李峤 《饯骆四》诗之二:“甲第驱车入,良宵秉烛游。” 后蜀 顾夐 《玉楼春》词:“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3).指元宵节的夜晚。 明 无心子 《金雀记·探春》:“千门万户乐新春,三五良宵月掛银。闻道 洛阳 灯似锦,出门俱是看灯人。” 贝青乔 《咄咄吟》:“漫道 狄 家铜面具,良宵飞骑夺 昆仑 。”

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高会

(1).盛大宴会。《战国策·秦策三》:“於是使 唐雎 载音乐,予之五千金,居 武安 ,高会相与饮。” 鲍彪 注:“《高纪》注,大会也。”《新五代史·杂传八·王晏球》:“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高会。” 徐珂 《清稗类钞·狱讼·岳锺琪被冤》:“已率众避寒山谷间,日置酒高会为乐。”

(2).泛指大规模地聚会。 晋 左思 《吴都赋》:“昔者 夏后氏 朝羣臣於兹土,而执玉帛者以万国,盖亦先王之所高会,而四方之所轨则。”《新唐书·王忠嗣传》:“ 天宝 元年,北讨 奚奴皆 ,战 桑乾河 ,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会而还。”

(3).称与人会面的客气话。 宋 范仲淹 《答赵元昊书》:“某与大王虽未尝高会,嚮者同事朝廷。”

绣服

(1).用彩线刺绣的衣服。古代贵者所服。《南史·崔祖思传》:“琼簪玉笏,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艺文类聚》卷四六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为临川王让太尉表》:“安车駟马,望高闕而朝至;绣服緹麾,轥康衢而暮返。”

(2).《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姦猾,治大狱, 武帝 所制,不常置。”后以“绣服”指侍御史。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霜臺有暇,文律动於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於天下。” 唐 钱起 《送裴迪侍御使蜀》诗:“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軺满路光。”

光辉

光明,灿烂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土地》

皂盖

亦作“皁盖”。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后汉书·舆服志上》:“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皁盖,朱两轓。” 唐 白居易 《有小白马乘驭多时溘然而毙不能忘情题二十韵》:“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皂盖春行日,驪驹晓从时。”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二折:“头上打一轮皁盖,马前列两行朱衣。” 清 曹寅 《雨阻不得入城和梅岑》诗:“期君舟楫外,皁盖岂难擎。”

鱼龙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絶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

恍惚

(1) 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精神恍惚

(2) 证名。指神思不定、慌乱无主。由于七情内伤、外邪内干、发汗过多而损伤心气,以致精神不定

阶墀

台阶。亦指阶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 尧 陵东城西五十餘步, 中山夫人 祠, 尧 妃也,石壁阶墀仍旧。” 唐 白居易 《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飭躬趋馆舍,拜手挹阶墀。”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钓者: 南后 和三闾大夫便立在明堂的阶墀上看我们跳神。”

云雾

云和雾,多比喻遮蔽或障碍的东西

杳冥

(1) 幽暗

于恍惚杳冥之中。——《老残游记》

(2) 极高或极远以致看不清的地方

翱翔于杳冥之上。——宋玉《对楚王问》

绝云霓,入青霄,飞腾乎杳冥之上。——《镜花缘》

窗户

(1) 窗和门

(2) ( chuānghu)

(3) 房屋墙上通气透光的装置

水灵

(1) 〈方〉

(2) 蔬菜、水果等鲜嫩多汁

新上市的黄瓜真水灵

(3) 模样美好,有神气

这姑娘长得真水灵

两只眼睛又大又水灵

慷慨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泣珠

指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亦指鲛人流泪所成之珠。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二:“﹝ 吠勒国 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於鮫人之舍,得泪珠,则鮫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 南海 外有鮫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綃。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后用为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实。 唐 王维 《送李判官赴东江》诗:“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明 王世贞 《送刘比部恤刑云贵》诗:“泣珠恩自远,祝网面仍开。”

游女

(1).出游的女子。《诗·周南·汉广》:“ 汉 有游女,不可求思。” 郑玄 笺:“贤女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一说为 汉水 女神。见 刘向 《列女传》及《文选·嵇康〈琴赋〉》 李善 注引 薛君 说。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四:“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2).无业妇女。《管子·轻重甲》:“ 伊尹 以 薄 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于 桀 之国。”

(3). 汉水 女神。 汉 张衡 《南都赋》:“ 耕父 扬光於 清泠之渊 , 游女 弄珠於 汉皐 之曲。”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舞鸑鷟於庭阶, 游女 飘焉而来萃。” 李善 注引《列女传》:“ 游女 , 汉水 神。” 清 姚鼐 《咏古》:“客行 汉江 渚,思见 游女 神。”

(4).指 秦穆公 之女 弄玉 。其夫 萧史 善 * ,教 弄玉 作凤鸣。一夕 * 引凤, 弄玉 遂随夫升天仙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元 李孝光 《八月十八日送张仲举置酒云峰台望月》诗之一:“ 謫仙 被酒骑鲸去, 游女 吹簫学凤鸣。”

(1).出游的妇女。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想游女于 峴 北,愁帝子于 湘 南。” 元 马臻 《春归曲》:“翠鸦游女卷香归,一夜花神老风雨。” 清 魏源 《扬州病起春郊偶泛》诗之二:“游女那知陵谷感,红桥白塔作中秋。”

(2).指妓女。 明 陈继儒 《<楚江情>序》:“自《西楼记》出,海内达官文士、冶儿游女以至京都戚里、旗亭邮驛之间,往往抄写传诵。” 苏曼殊 《碎簪记》:“自由之女、爱国之士,曾游女、市侩之不若。”

飘飖

(1).风吹貌。《文选·班彪<北征赋>》:“风猋发以飘颻兮,谷水漼以扬波。” 刘良 注:“飘颻,风驰皃。” 晋 傅玄 《杂诗》:“清风何飘颻,微月出西方。” 明 何景明 《落叶哀蝉曲》:“凉风飘颻兮吹玉阶,秋叶颯兮鸣蝉哀。”

(2).飘荡;飞扬。 汉 边让 《章华台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 唐 武元衡 《寓兴呈崔员外诸公》诗:“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颻十里雪如风。”《红楼梦》第二七回:“满园里綉带飘颻,花枝招展。”

(3).形容动荡、起伏。 晋 陶潜 《闲情赋》:“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颻而不安。” 唐 欧阳詹 《二公亭记》:“又钓人飘颻於左右,游禽出没乎前后。”《明史·俞通海传》:“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颻若游龙。”

(4).摇动;晃动。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所餘十九齿,飘颻尽浮危。”《西游记》第七七回:“﹝ 行者 ﹞即抽身跳在宝殿寻时,忽见光彩飘颻。”

(5).飞翔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十:“焉得凌霄翼,飘颻登云湄。” 唐 元友直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诗:“继续游蜂聚,飘颻戏蝶轻。” 宋 欧阳修 范仲淹 等《鹤联句》:“頡頏紫霄垠,飘颻沧浪潯。”

(6).形容举止轻盈、洒脱。 唐 柳泌 《玉清行》:“照彻圣姿严,飘颻神步徐。” 明 梁辰鱼 《好事近·寄怀》套曲:“花馆贮多娇,冠当筵风度飘颻,纤歌飞处,柳外乳鶯春晓。”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扫茔遘侠》:“看他丰姿出羣,飘颻韵生,我琳瑯触目今何幸。”

(7).流落;飘泊。《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共至 夏口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隐 《蜀记》:“ 羽 劝 备 杀公, 备 不从。及至 夏口 ,飘颻 江 渚, 羽 怒曰:‘往日猎中,若从 羽 言,可无今日之困。’” 南朝 宋 鲍照 《代櫂歌行》:“羈客离婴时,飘颻无定所。”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郎年少,自分离;孤身何处飘颻。”

(8).形容驰思高远。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夫文章之体,尤难详赏……明飘颻之细巧,蔽於沉深之弘邃也。” 唐 韦应物 《横吹曲辞·长安道》:“丽人綺阁情飘颻,头上鸳釵双翠翘。” 清 刘大櫆 《海门鲍君墓志铭》:“盖君之天才鸿丽,山峙泉涌,放恣飘颻,极驰騖之能,不劳纪律部伍,而自中於法度。”

(9).遥远貌。 南朝 梁 庾肩吾 《经陈思王墓诗》:“飘颻 河 朔远,颭飇颶风鸣。” 唐 高适 《燕歌行》:“边庭飘颻那可度,絶域苍茫无所有。”

(10).指缥渺貌。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近臣零落今谁在,仙驾飘颻不可期。”

解佩

见“ 解佩 ”。

(1).解下佩带的饰物。 汉 刘向 《列仙传·江妃二女》:“ 江妃 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於 江 汉 之湄,逢 郑交甫 ,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僕曰:‘我欲下请其佩。’……遂手解佩与 交甫 。” 五代 李瀚 《蒙求》诗:“渊客泣珠, 交甫 解佩。”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闻琴解珮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 楚 女窥墻日, 文园 病渴年。合欢连组带,解佩杂芳荃。” 清 钮琇 《觚賸·河东君》:“盖就新去故,喜极而悲,验裠之恨方殷,解珮之情逾切矣。”

(2).佩是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饰物,因谓脱去朝服辞官为“解佩”。《文选·鲍照<拟古>诗》:“解佩袭犀渠,卷袠奉卢弓。” 李周翰 注:“佩,文服也。犀渠,甲也。袠,书衣也。卢弓,征伐之弓。谓弃笔从戎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

(3).《汉书·龚遂传》载: 宣帝 任 遂 为 勃海 太守,其地因岁饥,多盗劫。 遂 到任后,劝民务农桑,民有持带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后因以称买牛务农为“解佩”。 宋 苏轼 《侄安节远来夜坐》诗之三:“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参见“ 卖剑买牛 ”。

苍苍

(1) 灰白色的

两鬓苍苍十指黑

(2) 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

天苍苍,地茫茫

(3) 茂盛,众多的样子

蒹葭苍苍。——《诗·秦风·蒹葭》

月半

每月的第十五日

落落

(1) 形容举止潇洒自然;豁达开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别人合不来;孤独 <落落寡合>

(3) 堆积的样子

落落大满。——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太清

(1).天空。《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万灵。” 陆佃 注:“太清,天也。”《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譬若 王侨 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王逸 注:“上凌太清,游天庭也。” 唐 高适 《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清 薛福成 《宁波府学记》:“圣人之道之在天下,犹日月之悬于太清也。”

(2).天道,自然。《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 成玄英 疏:“太清,天道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而物无能营。”

(3).引申指太古无为而治之时。《淮南子·本经训》:“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 高诱 注:“清,净也。太清无为之始者,谓三皇之时。” 汉 班固 《东都赋》:“今将语子以 建武 之治, 永平 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4).古人指元气之清者。《淮南子·道应训》:“太清问於无穷曰:‘子知道乎。’” 高诱 注:“太清,元气之清者也。”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体云气之逌畅兮,服太清之俶真。”

(5).三清之一。道教谓 元始天尊 所化法身 道德天尊 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上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刚,能胜人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或药成,相与期於太清也。” 明 宋濂 《调息解》:“储思乎玄玄之域,游神乎太清之庭。”

不分

(1).不服气;不平。《南齐书·王僧虔传》:“ 庾征西 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 右军 后进, 庾 犹不分。” 宋 梅尧臣 《龙柏》诗:“苦练不分颜色近,紫荆未甘开谢迟。” 古直 《杂感寄楚伧一厂》诗:“蓴鱸不分因秋起,块垒生憎借酒浇。”

(2).不料。 唐 陈陶 《水调词》之二:“容华不分随年去,独有妆楼明镜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天下事,鬢边愁,付东流。不分吾家小 杜 ,清时醉梦 扬州 。” 清 朱彝尊 《咏古》诗之一:“ 汉皇 将将屈群雄,心许 淮阴 国士风。不分后来输 绛 , 灌 ,名高一十八元功。”

(1).不分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作传奇者,能以头绪忌繁四字,刻刻关心,则思路不分,文情专一。”

(2).不分别,不分辨。 和谷岩 《茶花艳》八:“不要一出事就不分青红皂白的狠抓,那样难免会出问题的。”

开襟

(1) 中式上衣、袍子等的一种式样,前面的部分分开,纽扣在胸前的叫对开襟,在右侧的叫右开襟

(2) 敞开衣襟

悲楚

悲哀痛苦

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猫》

愿言

思念殷切貌。《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郑玄 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晋 谢混 《游西池诗》:“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宋 华岳 《早春即事》诗:“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清 顾炎武 《江上》诗:“愿言随飞龙,一上 单于臺 。”

吹笛

晋 向秀 《思旧赋》序:“余与 嵇康 、 吕安 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 嵇 志远而疎, 吕 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 虞渊 ,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因以“吹笛”为伤逝怀旧之典。 北周 庾信 《寄徐陵》诗:“莫待 山阳 路,空闻吹笛悲。”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二二:“病树枝颠天一握,为君吹笛上高楼。”

轩后

即 黄帝 轩辕氏 。 唐 魏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百灵侍 轩后 ,万国会 涂山 。” 宋 王禹偁 《园陵犬赋》:“ 秦皇 採药,岛中之士未廻; 轩后 鍊丹,湖上之龙已去。” 清 朱彝尊 《御试省耕诗二十韵》:“吉日 宣王 祷,空同 轩后 斋。”

青丘

亦作“ 青邱 ”。1.传说中的海外国名。《吕氏春秋·求人》:“ 禹 东至 榑木 之地, 日出 、 九津 、 青羌 之野…… 鸟谷 、 青丘 之乡, 黑齿 之国。”《山海经·海外东经》:“ 朝阳之谷 …… 青丘国 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郝懿行 疏引 服虔 曰:“ 青丘国 ,在 海东 三百里。”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二:“ 青丘 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2).泛指边远蛮荒之国。《北史·隋纪下·炀帝》:“又 青丘 之表,咸脩职贡;碧海之滨,同禀正朔。” 唐 陈子昂 《国殇文》:“且欲蹈 乌丸 之垒,刈 赤山 之旗,联 青丘 之缴,封 黄龙 之尸。”

(3).即 长洲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十岛之一。旧题 汉 东方朔 《十洲记》:“ 长洲 一名 青邱 ,在南海辰巳之地……一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 青邱 。”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宫调曲二》:“ 青丘 还扰圃, 丹穴 更巢梧。”《云笈七籤》卷六:“ 黄帝 东到 青丘 ,过 风山 ,见 紫府先生 。”

(4).地名。在今 山东省 广饶县 北。 唐 杜甫 《壮游》诗:“春歌 丛臺 上,冬猎 青丘 旁。” 仇兆鳌 注引《寰宇记》:“ 青丘 在 青州 千乘县 。 齐景公 田於此。” 唐 杜甫 《虎牙行》:“ 渔阳 突骑猎 青丘 , 犬戎 锁甲围丹极。”

(5).地名。在今 江苏 吴淞江 滨。 明 高启 《青丘子歌》序:“江上有 青丘 ,予徙家其南。”《明史·文苑传一·高启》:“ 张士诚 据 吴 , 啟 依外家,居 吴淞江 之 青丘 。”

(6).即 青丘子 。 明 高启 别号。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丧子》:“我闻 青邱 言,君应传真詮。”

(7).泽名。《淮南子·本经训》:“杀九婴於凶水之上,缴大风於 青邱 之泽。” 高诱 注:“ 青邱 ,东方泽名也。”

(8).星名。属长蛇座。《晋书·天文志上》:“青丘七星,在軫东南,蛮夷之国号也。”

猰貐

窫窳,《山海经?海内北经》: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

王白

唐 诗人 王质夫 、 白居易 的并称。 唐 元稹 《骆口驿》诗之一:“邮亭壁上数行字, 崔 李 题名 王 白 诗。”原注:“北壁有翰林 白二十二 居易 题《拥石》、《关云》、《开雪》、《红树》等篇,有 王质夫 和焉。”

欃枪

(1).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是凶星,主不吉。《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 郭璞 注:“亦谓之孛,言其形孛,孛似扫彗。”《淮南子·俶真训》:“欃枪衡杓之气,莫不弥靡而不能为害。” 高诱 注:“欃枪,彗孛也。” 宋 文天祥 《有感》诗:“夜凉看星斗,何处是欃枪?” 明 夏完淳 《哀燕京》诗:“一出 乾清 翠华列,仰视欃枪大如月。”

(2).喻 * 势力。《文选·张衡<东京赋>》:“欃枪旬始,羣凶靡餘。” 李善 注:“欃枪,星名也。谓 王莽 在位如妖气之在天。”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几时迴节鉞,戮力扫欃枪。” 明 沉寿民 《江上行》:“我生不及全盛时,攘攘欃枪天步危。屠城掠邑义士死,日月无光天地悲。” 清 钱谦益 《干将行》:“鬼怪相戒匿形影,欃枪不敢争妖躔。”

武节

(1).古代将帅凭以专制军事的符节。《汉书·武帝纪》:“朕将巡边垂,择兵振旅,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北史·隋纪下·炀帝》:“朕当亲执武节,临御诸军。” 隋炀帝 《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 北河 秉武节,千里捲戎旌。”

(2).武德。使用武力应遵循的道义准则。《文选·张衡<东京赋>》:“文德既昭,武节是宣。” 薛综 注:“言文武之教,无处不临。” 唐 李德裕 《<异域归忠传>序》:“英才天纵,武节霆驰。” 章炳麟 《辨诗》:“及武节既衰,驰骋者至于絶臏,犹弗能企。”

(3).勇武之气节;尚武的精神。 晋 陆机 《辩亡论上》:“忠规武节未有如此其著者也。”《隋书·地理志上》:“ 平凉 、 朔方 ……地接边荒,多尚武节,亦习俗然焉。” 清 方苞 《读<齐风>》:“ 齐 之立国能强,由其民习於武节。”

龙阙

帝王的宫阙。 唐 岑参 《送韦侍御先归京》诗:“闻欲朝龙闕,应须拂豸冠。” 前蜀 贯休 《读玄宗幸蜀记》诗:“火从龙闕起,泪向 马嵬 垂。” 宋 张先 《木兰花·送张中行》词:“插花劝酒 盐桥馆 ,召节促行龙闕远。”

翱翔

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

展翅翱翔于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就能发现地面上宽广范围内的一只小兔或小鸡。——《眼睛与仿生学》

玉京

(1).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晋 葛洪 《枕中书》引《真记》:“元都玉京, 七宝山 ,週廻九万里,在 大罗 之上。”《魏书·释老志》:“道家之原,出於 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 唐 白居易 《梦仙》诗:“须臾羣仙来,相引朝玉京。” 金 元好问 《步虚词》之二:“万神朝罢出 通明 ,和气欢声满玉京。”

(2).泛指仙都。 宋 陆游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诗:“斥僊岂復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浩浩荡荡,仙都玉京。蟠桃之花万丈明, 淮南 之犬彳亍行。”

(3).指帝都。 唐 孟郊 《长安旅情》诗:“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宣和遗事》后集:“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清 赵翼 《因邸报秦楚蜀三省同时奏捷喜作凯歌》:“露布星驰到玉京,鐃簫大凯溢欢声。”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