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儒真赞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代

宋宗儒真赞原文

宋子勃窣,心有古镜。
朝四暮三,为笑不竞。
於一捻一,犹著禅病。
探丸起死,味药知性。
忧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风听。
若乃脱冠袒裼,扪虱应客,目如愁胡,拊髀而呼。
是必追橡栗於云杪,探水月於江湖,然后怏於心与。

诗词问答

问:宋宗儒真赞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问:宋宗儒真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宋子

(1).《诗·陈风·衡门》:“岂其取妻,必 宋 之 子 ?” 孔颖达 疏:“ 宋 者, 殷 之苗裔, 契 之后也。《殷本纪》云: 舜 封 契 於 商 ,赐姓曰 子 。是…… 宋 , 子 姓也。”后因以“宋子”借指王侯之女。 北周 庾信 《周仪同松滋公拓跋兢夫人尉迟氏墓志铭》:“是生令淑,观《礼》敦《诗》。声超 宋子 ,德茂 邢姨 。”

(2).指 宋钘 。 战国 时 宋 人。与 尹文 同游 稷下 。主张“接万物以别宥为始”,提出“ * 寡”、“见侮不辱”说,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荀子·正论》:“ 宋子 有见於少,无见於多。” 杨倞 注:“ 宋子 ,名 鈃 , 宋 人也,与 孟子 同时。”《荀子·天论》:“ 子宋子 曰:‘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

(3).指 宋玉 。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十:“ 宋子 悲已多, 潘生 叹弥深。”参见“ 宋玉 ”。

勃窣

亦作“ 勃崒 ”。1.匍匐而行;跛行。《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乃相与獠於蕙圃,媻珊勃窣上金堤。”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媻跚勃窣,匍匐上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谁言水北无人到,亦有槃珊勃崒行。”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朱文公足疾》:“出门放步人争看,不是前来勃窣翁。”

(2).犹婆娑。形容才气横溢,词彩缤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刘 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曰:‘ 张凭 勃窣为理窟。’即用为太常博士。” 徐震堮 校笺:“勃窣即婆娑之声转。” 金 高士谈 《次韵饮嵓夫家醉中作》:“清新 李白 诗能胜,勃窣 张凭 理最玄。” 康有为 《六哀》诗之二:“大哉《仁学》书,勃窣天为惊。”

(3).犹婆娑。纷披貌。 明 刘基 《赠道士蒋玉壶长歌》:“流苏勃窣垂鏤膺,斒斕驳马騮骆驓。”

(4).犹婆娑。摇曳貌。 姚锡钧 《即事效湘绮楼体》诗:“玄谭帘勃窣,清照水委迤。”

有古

有远谋。《逸周书·常训》:“哀乐不淫,民知其至,而至于子孙,民乃有古,古者因民以顺民。” 孔晁 注:“皆有经远之规,谓之有古。”

朝四暮三

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不竞

(1).不争逐。《管子·大匡》:“﹝ 桓公 ﹞谓 管仲 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 鲁 。’ 管仲 喟然叹曰:‘ 齐国 危矣!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扬子云 括澹寡营,不竞时名。”

(2).不强;不振。《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 楚 必无功。”《金史·哀宗纪赞》:“ 金 人不竞,遂失故物。” 吴汝纶 《答严幼陵》:“执事之译此书,盖伤吾土之不竞,惧 炎 、 黄 数千年之种族,将遂无以自存。”

(3).谓竞争失利,犹言不胜。《辽史·伶官传·罗衣轻》:“上尝与太弟 重元 狎昵……又因双陆,赌以居民城邑。帝屡不竞,前后已偿数城。”

一捻

一点点,可捻在手指间。形容小或纤细。 宋 刘过 《清平乐·赠妓》词:“忔憎憎地,一捻儿年纪,待道瘦来肥不是,宜著淡黄衫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千般风韵,一捻儿年纪,多宜!多宜!”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饿得那 楚 宫女腰肢一捻香。” 明 朱权 《荆钗记·遐契》:“思忆多娇,想他十指纤纤一捻腰。”

禅病

(1).佛教语。指妨害禅定修行的一切妄念。《圆觉经》:“ 大悲世尊 快説禪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稳。”

(2).借指文笔雕琢、工巧。 明 李贽 《杂说》:“种种禪病皆所以语文,而皆不可以语於天下之至文也。”

(3).指禅定修行不当所引起的诸疾病。 南朝 宋 沮渠京声 译《治禅病秘要法》列有“治阿练若乱心病七十二种法”等发病防治内容十二章。 清 曹寅 《七月十日天池柳下纳凉分韵》之二:“欲除内热生禪病,乍茹新凉胜蔗甘。”

探丸

(1).见“ 探丸借客 ”。

(2).摸取药丸。代指医术。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和甫卢泉水》之一:“愿君不负上池水,囊中探丸起人死。”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张隐君卿子》:“ 陈徵君 继儒 , 明 末潜名里巷,为医自给,能探丸起人死。” 陈三立 《次韵答金大润培金以医名故有探丸之句》:“日饮无何醉乡在,探丸起死眼中谁?”

起死

使死人复活。 唐 裴铏 《传奇·张无颇》:“某有玉龙膏一盒子,不惟还魂起死,因此亦遇名姝。” 宋 杨万里 《罢丞零陵忽病伤寒谒医两旬如负担者日远日重改谒唐医公亮九日而无病矣谢以长句》:“探囊起死无德色,掉臂不为曳裾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皮》:“我术浅,诚不能起死。”

知性

知道人的本性。《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焦循 正义:“知其性,谓知其性之善也。”《朱子语类》卷六十:“人往往説先尽其心而后知性,非也……知性,然后能尽心。先知,然后能尽。”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尽心由於知性,致知在於格物。”

犹智慧。 汉 班固 《游居赋》:“美 周武 之知性,谋人神以动作。”

忧患

忧虑、祸患

生于忧患。——《孟子·告子下》

杯中

指杯中之酒。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吾何痛,且尽此杯中。”

胡琴

弦乐器之一,把系有马尾的竹弓置于两根弦之间,弦固定于蒙覆蛇皮的竹筒上,演奏时马尾摩擦琴弦而发声,如板胡、二胡等

胡琴琵琶与羌笛。——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风听

(1).收集、听取。《国语·晋语六》:“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於民,於是乎使工诵諫於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臚言於市,辨祆祥於謡,考百事於朝,问谤誉於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 韦昭 注:“风,采也。臚,传也。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

(2).由传闻而得知的消息。《宋书·臧质传》:“臣诚庸懦,奉教前朝,虽恧《緇衣》好贤之美,敢希《巷伯》恶恶之情,固已藉风听而宵愤,抚短策而驰念。”《魏书·广陵王羽传》:“然五局所司,专主刑狱,比闻诸风听,多论五局不精。”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其下或及神怪,时有目覩,不乃得之风听,而不刻意构画其事。”

若乃

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 汉 班固 《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 杜 霸 ,北眺 五陵 。”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伐宋》:“若乃天者,则吾焉知其好恶而暇徵之耶?” 金 王若虚 《焚驴志》:“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寘斯酷歟!” 王闿运 《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若乃家推宿齿,礼絶青衣,婢或窥眉不疑,黄气配尊而分。”

脱冠

(1).脱帽。 唐 韩愈 《送惠师》诗:“脱冠翦头髮,飞步遗踪尘。”

(2).脱去冠冕。喻官吏去职。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归客遂海隅,脱冠谢朝列。” 唐 羊士谔 《息舟荆溪呈李功曹》诗:“勉君脱冠意,共匿无何乡。”

袒裼

亦作“ 襢裼 ”。1.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礼记·内则》:“不有敬事,不敢袒裼。” 陈澔 集说:“袒与裼皆礼之敬,故非敬事不袒裼也。”

(2).脱去上衣,裸露肢体。《诗·郑风·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献于公所。” 毛 传:“襢裼,肉袒也。” 陆德明 释文:“襢,本又作袒。”《汉书·晁错传》:“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 唐 刘禹锡 《武夫词》:“酣歌高楼上,袒裼大道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有 陈生 ,读书神祠,夏夜袒裼睡廡下。”

扪虱

(1). 前秦 王猛 少年时很穷苦。 东晋 大将 桓温 兵进 关中 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无人。 桓温 见他不凡,问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 秦 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 说:你不远数千里而来,但“ 长安 咫尺而不渡 灞水 ”,百姓还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样,所以不至。 桓温 无言以对。见《晋书·王猛传》。后以“捫蝨”形容放达从容,侃侃而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披云睹青天,捫虱话良图。”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故国子博士郭公忠恕》:“早佐 襄阴 幕, 汉 鼎入 周 室;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捫蝨。” 清 石韫玉 《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技屠龙,雄谈捫虱,壮志闻鸡。”

(2).泛指任情自适。 唐 李颀 《野老曝背》诗:“有时捫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元 揭傒斯 《题牧羊图》诗:“白昼捫蝨眠,清风满高树。”

应客

应接客人。指接受参观、应对、问询等。《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 何休 注:“示饱足也。” 汉 班固 《奕旨》:“学不广博,无以应客。”

愁胡

谓胡人深目,状似悲愁。多用以形容鹰眼。语本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胡人遥集於上楹……状若悲愁於危处。” 晋 孙楚 《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胡。” 唐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诗:“二鹰猛脑絛徐坠,目如愁胡视天地。” 明 李梦阳 《林良画两角鹰》诗:“载角森森爪拳铁,迥如愁胡眦欲裂。”

拊髀

以手拍股。表示激动、赞赏等心情。《庄子·在宥》:“ 鸿蒙 方将拊髀雀跃而游。”《汉书·冯唐传》:“上既闻 廉颇 、 李牧 为人,良説,乃拊髀曰:‘嗟乎!吾独不得 廉颇 、 李牧 为将,岂忧 匈奴 哉!’” 宋 岳珂 《桯史·稼轩论词》:“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輒拊髀自笑。”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帅阃宾贤》:“正是拊髀思 颇 牧 ,那得 终军 为请缨。” 鲁迅 《南腔北调集·<总退却>序》:“某英雄在 柏林 拊髀看天。”

是必

务必;必须。 元 刘庭信 《一枝花·春日送别》套曲:“你是必早寻一箇着实店房里宿。”《西游记》第八十回:“ 悟空 ,我们才过了那崎嶇小路,怎么又遇这个深黑松林?是必在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你在他家走动,是必在你身上想一个计策,勾他则个。”

橡栗

栎树的果实。含淀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实、橡子、橡果。《庄子·盗跖》:“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 有巢氏 之民。” 唐 杜甫 《北征》诗:“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二五:“食不如橡栗,衣不如紵麻。”

云杪

云霄,高空。 宋 苏轼 《水龙吟》词:“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 明 刘基 《水龙吟·次韵和陈均从 * 曲》词:“广莫风悲,昭华玉冷,声沉云杪。”

探水

探测水的深浅。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月》:“驾小火轮杉板等船,探水而入。”

然后

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心与

以心相许。《文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刘良 注:“心与,心相许也。” 唐 裴度 《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序:“故 州平 心与, 元直 神交。”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