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贻京邑同好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书怀贻京邑同好原文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诗词问答

问:书怀贻京邑同好的作者是谁?答:孟浩然
问:书怀贻京邑同好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先自

先已;本已。 南朝 梁 虞羲 《咏霍将军北伐》诗:“骨都先自讋,日逐次亡精。” 唐 上官婉儿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诗之二三:“ 沁水 田园先自多,齐城楼观更无过。” 宋 辛弃疾 《瑞鹧鸪》词:“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又添愁!”《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衙内自思量道:‘先自肚里又饥,却教喫茶!’”

邹鲁

(1). 邹国 、 鲁国 的并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 邹 鲁 。”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 陶 唐 ,家成 邹 鲁 。”

(2). 邹 , 孟子 故乡; 鲁 , 孔子 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清 钱谦益 《河南河南府永宁县知县孙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 邹 鲁 之遗教,作 江 汉 之名儒。”

(3).借指 孔 孟 。

家世

人出生的门第;家庭世系

儒风

儒家的传统、风尚。《南齐书·陆澄传》:“今若不大弘儒风,则无所立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华实所附,斟酌经辞,盖歷政讲聚,故渐靡儒风者也。” 唐 韩愈 《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见寄之作》:“威令加 徐 土,儒风被 鲁 邦。”

诗礼

(1) 《诗经》和《礼经》,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的书

(2) 旧时常用来称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诗礼之家

遗训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

趋庭

亦作“趍庭”。《论语·季氏》:“﹝ 孔子 ﹞尝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 退而学礼。” 鲤 , 孔子 之子 伯鱼 。后因以“趋庭”谓子承父教。 唐 王勃 《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 鲤 对;今晨捧袂,喜託龙门。” 宋 王禹偁 《恩赐宰臣一子可尚书水部员外郎制》:“惟尔严父,为予大臣。嘉其调鼎之功,命及趋庭之子,俾升华省,仍列清曹。” 清 顾炎武 《与李霖瞻书》:“趍庭变学,既已引置 庄 岳 之间;挟策读书,亦都从游舞雩之下。”

昼夜

(1) 白昼与夜晚

不分昼夜

昼夜营业

死生,昼夜事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昼夜搒讯。——《明史》

(2) 又

昼夜不息

昼夜巡扰。——《广东军务记》

自强

亦作“ 自彊 ”。自己努力图强。《楚辞·九章·怀沙》:“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史记·留侯世家》:“上虽苦,为妻子自彊。” 唐 李咸用 《送人》诗:“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宋史·董槐传》:“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此亦赖夫勇猛无畏之人,独立自彊,去离尘垢,排舆言而弗沦於俗囿者也。”

词翰

(1).诗文,辞章。《魏书·儒林传序》:“其餘涉猎典章,关歷词翰,莫不縻以好爵,动貽赏眷。”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争奈匆匆去急,再不见音容瀟洒,空留下这词翰清奇。”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自夫受书,少解词翰,好恶殊别,志在辨惑。”

(2).书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文举 属章,半简必録; 休璉 好事,留意词翰;抑其次也。”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岁餘, 上官仪 伏诛,坐词翰往来,徙居 越 嶲 。” 宋 吴坰 《五总志》:“ 白傅 与 赞皇 不协, 白 每有所寄, 李 缄之一篋,未尝开视。 刘三復 或请之,答曰:‘若见词翰,则回吾心矣。’”

(3).诗文与书法。 唐 杜甫 《醉歌行赠 * 颜十一少府请顾八题壁》:“诗家笔势君不嫌,词翰升堂为君扫。”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二:“ 陆升之 仲高 , 山阴 胜流,词翰俱妙。”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宗室宴》:“其联句诗为 成王 所拟书,词翰并妙。”

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既成

已经完成;已经成为。《诗·小雅·六月》:“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毛 *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有些则造成既成事实再告诉它。” 郭沫若 《革命诗人屈原》:“到了这个时候,或早或迟必然的要起来一次革命,便是文字打破既成的定型而向脱去了桎梏的言语急起直追。”

嗟吁

伤感长叹。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耽眠稀醒素,凭醉少嗟吁。” 元 张可久 《一半儿·落花》曲:“枝上翠阴啼鷓鴣。谩嗟吁,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清 秋瑾 《精卫石》弹词:“婚姻已定难更改,空自嗟吁气恼添。”

不通

(1).阻塞;不通达。《左传·成公十三年》:“东道之不通,则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辞·九辩》:“閔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来。《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礼记·内则》:“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冲 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说着,他动了真气,象不屑于和这个不通情理的人说话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谓学识浅陋。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夫通人犹富人,不通者犹贫人也。俱以七尺为形,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

(6).谓文理悖谬不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是为一论物体,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邑宰见其文,以为不通,贴文於照墙,不取。”

慈亲

慈爱的父母。《吕氏春秋·慎大》:“ 汤 立为天子, 夏 民大説,如得慈亲。”后多指母亲。 唐 聂夷中 《游子行》:“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清 魏源 《接家书喜舍弟归自江南》诗:“汝侍慈亲侧,吾侍严亲行。”

羸老

(1).衰弱的老人。《左传·襄公十年》:“余羸老也,可重任乎?”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行於其郊而少者扶其羸老,壮者代其负荷於道路。”

(2).衰老。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年八十许,尚聪明不大羸老。”

喜惧

(1).既高兴又惶恐。 汉 蔡邕 《让高阳乡侯章》:“稽首受詔,怔营喜惧。”

(2).指高兴和恐惧。《南史·康绚传》:“ 绚 宽和,少喜惧。” 茅盾 《子夜》五:“他的脸上依然没有流露任何喜惧的表情。”

深衷

内心;衷情。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刘参军》:“颂酒虽短章,深衷自此见。” 唐 高适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光禄经济器,精微自深衷。”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三表》:“伏奉圣旨,以臣上表陈让 邠州 观察使事,当体深衷。” 清 陆嵩 《赠龚蓝生照琪大令》诗:“相逢一语感相许,便与深衷吐款款。”

甘脆

(1) 香甜、松脆

这种饼干吃起来甘脆爽口

(2) 味美的食品。又作“甘毳””

臣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战国策·韩策》

不足

(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箪瓢

(1).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亦借指饮食。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劲气侵襟袖,簞瓢谢屡设。”《北史·薛辩传》:“ 濬 遗书 謨 曰:‘吾以不造,幼丁艰酷,穷游约处,屡絶簞瓢。’”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五:“簞瓢取自给,此外復奚须?”

(2).见“ 簞食瓢饮 ”。

屡空

(1).经常贫困。谓贫穷无财。《论语·先进》:“ 回 也其庶乎!屡空。” 何晏 集解:“言 回 庶几圣道,虽数空匱而乐在其中。”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受私桥》:“ 临安府 张大兴 李二 为莫逆交, 李 家虽屡空,然赋性不苟,故 张 重之。”

(2).多次空了。 宋 苏轼 《赵清献公神道碑》:“令皆喜,争尽力, 虔 事为少,狱以屡空。”

执鞭

(1) 手拿鞭子

(2) 举鞭为人驾车,表示景仰追随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管晏列传赞》

执鞭随镫

(3) 指从事教学或教练工作

夫子

(1) 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2) 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4) 称呼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5) 孔门的学生对孔子的称呼

捧檄

东汉 人 毛义 有孝名。 张奉 去拜访他,刚好府檄至,要 毛义 去任守令, 毛义 拿到檄,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张奉 因此看不起他。后来 毛义 母死, 毛义 终于不再出去做官, 张奉 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感叹自己知他不深。见《后汉书·刘平等传序》。后以“捧檄”为为母出仕的典故。 唐 骆宾王 《渡瓜步江》诗:“捧檄辞幽径,鸣桹下 贵洲 。” 南唐 伍乔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诗:“束书西上謁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 明 徐渭 《谢督府胡公启》:“徒知母在而喜,顽然捧檄之情;务拟身教所先,遵以齐眉之敬。”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 毛义 捧檄色喜,固以家贫亲老。”

毛公

(1). 西周 文王 子,名 叔郑 。 成王 时为三公之一的司空。 毛 ,为其所封之采邑名。《书·顾命》:“ 成王 将崩……乃同召 太保奭 、 芮伯 、 彤伯 、 毕公 、 卫侯 、 毛公 。” 孙星衍 疏:“ 毕 、 毛 、 卫 ,皆 文王 子也。” 曾运乾 正读:“ 太保 、 毕公 、 毛公 ,以三公兼领卿职也。”

(2). 战国 时 赵处士 ,“藏于博徒”, 秦 兵攻 魏 时,曾与 薛公 共劝寄居在 赵 的 魏公子 信陵君 回国救援,击败 秦 兵。 三国 魏 应璩 《与满公琰书》:“虽昔 侯生 纳顾於 夷门 , 毛公 受眷於逆旅,无以过也。”

(3).借指豪放不羁而有才能的布衣之士。 清 陈维崧 《满江红·赠娄东周逸园兼怀毛亦史》词:“博徒中,归及见 毛公 ,言相忆。”参见“ 毛薛 ”。

(4).指 汉 初传授《诗》的学者 大毛公 、 小毛公 。 三国 吴 陆玑 以为即 汉 毛亨 与 毛萇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 毛公 述《传》,独标兴体。” 清 钱大昕 《答问三》:“ 毛公 释《诗》,自《尔雅》詁训而外,多用双声取义。”参见“ 毛传 ”。

(5).指 汉 人 毛义 。 唐 孟浩然 《书怀贻京邑同好》诗:“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执鞭慕夫子,捧檄怀 毛公 。”参见“ 毛子檄 ”。

(6).指 汉 人 刘根 。传说 刘根 成仙,身生绿毛,故称。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古迹二》:“ 毛公坛 …… 汉 刘根 得道处也。 根 既仙,身生緑毛,人或见之,故名 毛公 。”

感激

(1) 因为别人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有好感

感激不尽

我把电话打通了,他感激地谢了我。——《小桔灯》

(2) 对于施恩者怀有热烈友好的感情,促使人去报答恩情

感激施舍

(3) 感动奋发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弹冠

(1).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拂土芥也。”

(2).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宋 苏轼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予乃弹冠拭目,拜而窥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内无 金 张 之援,外乏弹冠之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唐 襄阳 孟浩然 ,与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謁之。” 王闿运 《上曾总督书》:“故人朝升而良友弹冠,时相夕贬而党与并空。”

(4).指为官。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宋 陆游 《忆昔》诗:“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参见“ 弹冠相庆 ”。

固穷

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朱熹 集注:“ 程子 曰:‘固穷者,固守其穷。’” 晋 张协 《杂诗》之十:“君子守固穷,在约不爽贞。”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九:“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龚尔位 《怀人》诗:“中有固穷士,尽日枕书眠。”

当途

指掌握政权;也指掌握政权的人

当途者

当途之人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资治通鉴》

知己

(1) 了解、赏识自己

(2) 亲密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己话

投刺

(1).投递名帖。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或有人慕其高义,投刺在门, 元慎 称疾高卧。” 唐 孟郊 《送李观韩愈别兼献张徐州》诗:“ 禰生 投刺游, 王粲 吟诗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 明 季士大夫投刺率称某某拜,开国犹然,近人多易以‘顿首’二字。” 黄远庸 《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盖是日乃 中山君 不见客之日也,投刺而入,即蒙接见。”

(2).留下名帖。表示解职告退。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滂 覩时方艰难,知其志不行,乃投刺而去。”《后汉书·循吏传·童恢》:“及 赐 被劾当免,掾属悉投刺去, 恢 独诣闕争之。”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序:“先君体有不安,昼则輟食,夜则废寝,方寸烦乱,容身无所,便投刺解职,以遵归路。”

离异

(1) 某些生物群的固有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将他们区分成两个或更多的明显不同的、相对持久的品系(例如某些细菌分为粗糙的和平滑的),亦指那样的(种、族)系

(2) 离婚

翻飞

(1) 上下飞翔

几只蜻蜓在房顶上翻飞

(2) 忽上忽下来回地飘动

翻飞的彩带增强了艺术体操的美感

何日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