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翁贺除天官次韵

作者:楼钥 朝代:宋代

李才翁贺除天官次韵原文

我居铨部闹簪裾,终羡寒窗只蠹鱼。
每念故交今有几,况如盛德岂容疎。
京尘共叹催人老,市道谁知有隐居。
久苦笔端枯渴甚,楚波正欲借君余。

诗词问答

问:李才翁贺除天官次韵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问:李才翁贺除天官次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楼钥的名句有哪些?答:楼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铨部

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 唐 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职由兵部铨选。 宋 初吏部铨选官员,仅限州县官及幕。文官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由审官院主之;武官刺史、副率以上内职由枢密院主之。至 明 代,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历代吏部职掌甚重,故常以“銓部”指吏部。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銓部类出见次,士大夫乐从远宦。”《宋史·选举志四》:“在朝廷则当量人才,在銓部则宜守成法。” 清 陈梦雷 《绝交书》:“误指不孝曾为伪学士,殊为骇然,而銓部无据呈代题之例。” 梁启超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后世虑选人之请托、銓部之徇私也,於是 崔亮 裴光庭 定为年劳资格之法。”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下》、《宋史·选举志四》、《明史·选举志三》。

簪裾

古代显贵者的服饰。借指显贵。《南史·张裕传》:“而 茂陵 之彦,望冠盖而长怀; 渭川 之甿,佇簪裾而竦叹。”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二:“ 星桥 拥冠盖, 锦水 照簪裾。”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二:“丝竹扬帝熏,簪裾奉宸庆。” 清 方文 《久不得子留消息》诗:“嗟尔有顽父,所志在簪裾。”

寒窗

指冬日寒冷的窗前,比喻艰苦的学习环境

十年寒窗

蠹鱼

亦作“蠧鱼”。1.虫名。即蟫。又称衣鱼。蛀蚀书籍衣服。体小,有银白色细鳞,尾分二歧,形稍如鱼,故名。 唐 白居易 《伤唐衢》诗之二:“今日开篋看,蠹鱼损文字。” 明 张景 《飞丸记·旅邸揣摩》:“夜窥得汗牛编学累丝,昼翻从蠧鱼涎穷滋味。” 宋 陆游 《箜篌谣寄季长少卿》之一:“卷书置篋中,寧使饱蠹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这东西我家多的拿竹箱子装着,一箱一箱的喂蠹鱼,你自看得希罕。”

(2).借指书籍。 清 金人瑞 《立春日送二策入学》诗:“笥锁蠧鱼皆祖往,身从皋比又前缘。” 郁达夫 《杂感》诗之八:“十年潦倒空湖海,半生浮沉伴蠹鱼。”

(3).啃书本。亦指死啃书本的读书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枕席经史,沉湎青緗,却扫闭关,蠹鱼岁月,赏鉴家类也。” 清 唐孙华 《再迭随庵韵》:“衰年髣髴烛光餘,犹向残编作蠧鱼。” 闻一多 《给臧克家先生》:“你诬枉了我,当我是一个蠹鱼,不晓得我是杀蠹的芸香。”

故交

旧友,老朋友,老相识

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唐· 卢照邻《羁卧山中》

故旧不遗, * 不偷。——《论语·秦伯》(不偷:不薄,厚道)

盛德

(1) 崇高的品德

君子盛德

(2) 深厚的恩德

足感盛德

京尘

见“ 京洛尘 ”。

市道

(1).市中的道路。《汉书·韩延寿传》:“百姓遵用其教,卖偶车马下里伪物者,弃之市道。” 颜师古 注:“弃其物於市之道上也。”《后汉书·隗嚣传》:“吏民昏乱,不知所从,商旅穷窘,号泣市道。”

(2).指市井及道路之人,普通人。《汉书·刘辅传》:“天人之所不予,必有祸而无福,市道皆共知之,朝廷莫肯壹言,臣窃伤心。” 颜师古 注:“市人及行於道路者也。”《新唐书·皇甫鎛传》:“ 鎛 以吏道进,既由聚敛句剥为宰相,至虽市道皆嗤之。”

(3).谓商贾逐利之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 宋 陆游 《上虞丞相书》:“上持禄与位以御其下,下挟才与功以望其上,非市道乎?” 明 宋濂 《诸暨陈府君墓碣》:“府君张目大言曰:‘ 方判官 乃以市道交我乎?’”

(4).市场买卖。《明史·外国传六·满剌加》:“俗淳厚,市道颇平。”

隐居

退居乡里,不肯出仕。退居山野

隐居之室。——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笔端

指写文章、写字、绘画时笔的运用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一一呈诸笔端

枯渴

(1).干渴。 唐 元稹 《梦井》诗:“登高意枯渴,愿见深泉冷。”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走的我这口枯渴,热烘烘面皮上浑如火燎。” 鲁迅 《野草·一觉》:“草木在旱干的沙漠中间,拼命伸长他的根,吸取深地中的水泉,来造成碧绿的林莽,自然是为了自己的‘生’的,然而使疲劳枯渴的旅人,一见就怡然觉得遇到了暂时息肩之所。”

(2).形容穷困拮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果然一个道者,领了 轩辕翁 之命,送一挑米一贯钱到 自实 家来。 自实 枯渴之际,只得受了。”

楚波

(1).《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及 楚 , 楚子 饗之,曰:‘公子若反 晋国 ,则何以报不穀?’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 晋国 者,君之餘也;其何以报君?’”后因以“楚波”谓馀波。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托庇》:“远脉曰楚波,餘波所及。”

(2).泛指 楚 地的江河湖泽。 前蜀 韦庄 《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诗:“尸填 汉水 连 荆 阜,血染 湘 云接 楚 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