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

作者:姜特立 朝代:宋代

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原文

雅道去已久,拘回良独难。
须求正知见,莫学小波澜。
父子专计律,风骚1~1逼将坛。
如今寄佳句,那复阿蒙看。

诗词问答

问: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的作者是谁?答:姜特立
问: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姜特立的名句有哪些?答:姜特立名句大全

姜特立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书法欣赏

姜特立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书法作品欣赏
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雅道

(1).正道;忠厚之道。《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 唐 司空图 《上考功》:“恭惟故府尚书 王公 ,标延雅道,藻耀儒林,业裕匡时,仁周济物。” 清 章学诚 《复崔荆州书》:“今诸縉绅,磨勘月餘,签摘如麻,甚至屡加詆詰嘲笑,全失雅道。”

(2).指创作、欣赏诗、书、画等风雅之事。 隋 江总 《庄周画颂》:“丹青可久,雅道斯存。” 唐 郑谷 《寄题诗僧秀公》诗:“近来雅道相亲少,唯仰吾师所得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序》:“ 唐 几三百年,鼎钟挟雅道,中间大体三变。”

(3).高雅不俗。《红楼梦》第二三回:“踟蹰再四,单把那文理雅道些的,拣了几套进去,放在牀顶上,无人时方看;那粗俗过露的,都藏於外面书房内。”

求正

(1).寻求正道。《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

(2).请求指正。 明 宋濂 《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予慕师之道甚久,近获沉手 护龙河 上,相与谈玄,因出《賸语》一编求正。” 明 李贽 《答耿司寇》:“ 龙溪先生 年至九十,自二十岁为学,又得明师,所探讨者尽天下书,所求正者尽四方人。” 侯外庐 《<船山学案>自序》:“作者把 船山 学术从《中国近代思想史》中抽出来先行发表,以求正于大雅君子。”

知见

(1).见识;见解。《汉书·文帝纪》:“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实 明快之言,如不闻也,然岂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见者俱如是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往所理想,在知见情操,两皆调整,若主智一派,则在聪明睿智,能移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者。”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从这多数的征伐事项中,可以抽绎出下列的几项知见。”

(2).看见,知道。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时都统 冯湛 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廿载繁华梦》第二回:“海关里有两个册房……一个是造真册的,一个是造假册的。真册的自然是海关大臣和库书知见;假册的就拿来虚报皇上。”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大嫂, 刘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过什么,你也知见。”

(3).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 宋 秦观 《法云寺长老疏文》:“无前后来去之际,有解脱知见之因。”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制心一处,何事不办,如开佛知见矣。”

波澜

(1) * 浪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多用于比喻

文章波澜起伏

父子

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计律

计会之法。《周礼·春官·典路》“大丧大宾客亦如之”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 汉 朝上计律,陈属专於庭。” 贾公彦 疏:“ 汉 朝集使上计律法,谓上计会之法。” 宋 郑刚中 《又答谭监务书》:“督苟简以治职业,率将士以就计律,人儻不以为难,而谅其愚,庶几可济。”

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佳句

诗文中精辟的语句

阿蒙

指 三国 吴 吕蒙 。 孙权 劝 吕蒙 “宜学问以自开益。”后 吕蒙 苦学,笃志不倦,学识大进, 鲁肃 上代 周瑜 ,过 蒙 言议,常欲受屈。 肃 拊 蒙 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復 吴 下 阿蒙 。” 蒙 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用以谦称自己为没有学识的一介武夫。 陈毅 《兴国旅舍》诗:“战斗艰难还剩我, 阿蒙 愧负故人情。”参阅《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裴松之 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